• 王新民文集(共3册)/芳草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新民文集(共3册)/芳草文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8.12 4.9折 1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新民|责编:李晶晶

出版社武汉大学

ISBN9787307215405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8元

货号31024321

上书时间2024-06-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新民,笔名斯民。湖北武昌人,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武昌县电力局机关文书、团委副书记,武昌县农工商总公司秘书,《武昌报》副刊编辑,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湖北省作协理事,武汉市作协理事,武汉青年作协秘书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二级编剧。著有抒情诗集《走向黎明》《美丽的阵痛》,散文诗集《颤抖的灵肉》,少儿诗集《温柔的小溪》,评论集《与缪斯女神握手》,散文集《悠悠岁月》等。作品曾获武汉地区首届中青年作家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广西《漓江》优秀文学作品奖。

目录
王新民文集(1诗歌卷)/芳草文库
高原
  这个世界多么干净
  白色的白
  今天我们应该低下头颅
  沙漠
  我是一枚闲章
  闲人
  痛
  这道伤口长满思想
  饥饿
  我这辈子欠两笔债
  无题
  永生的化石
  人间留下一首绝唱
  其实人生也像桃花
  时光握着利剑向我走来
  时光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有一种乡愁
  桃花溪
  冬天缩影
  对渐渐远去的雪白表示敬意
  忽添一种安详
  站在千年银
  对话
  母亲的一次闲谈
  小时候
  屋檐下的空地
  我的诗歌痛断肝肠
  连绵起伏的苍凉
  远方还是远方
  千年古琴
  让灵魂自由飞翔
  十二年
  想在心中挖一座巨大的坟
  我融化成了湖中的一汪水
  这首白话诗是多么苍白无力
  我们俩同时打了一个寒战
  丘陵日出
  在茶馆品茶
  任何生命都微不足道
  谁能清清楚楚认识一个人
  无意中弄出一个中国
  极致之美
  在雨中奔跑
  城乡沉默不语
  白
  点燃香烟
  葵花
  最为美丽的诗篇
  狂风暴雨
  向心灵的山峰走去
  稀奇古怪的东西
  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的我们
  秋风
  烦躁
……
《王新民文集(2散文卷)/芳草文库》
《王新民文集(3评论卷)/芳草文库》

内容摘要
本书为武汉作家王新民的作品集,是《芳草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王新民写作以来的一系列优秀作品。本书总共分为三卷:诗歌卷、散文卷和评论卷。所收录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其中诗歌卷既有对时事的击,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既有对朴素乡民的赞美,又有对人间真情的吟唱。散文卷则是作者的一些随笔感想、散文创作和为一些作品写的序跋,记录了作者在人生旅程中的一些所思所想、逸闻趣事和武汉当地的风土人情。评论卷分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和小说评论,作者评论中肯,于评论中见其深厚的文学理论素养。总的来说,作为《芳草文库》系列丛书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武汉地方文学的发扬具有一定的意义。

精彩内容
 《王新民文集(2散文卷)/芳草文库》文化冷暖文学的雅与俗雅文学的俗化和俗文学的雅化,在当今中国文坛,似乎正在渐渐靠近。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提倡和祝福的好事情。
在滚滚奔涌的商潮的冲击下,雅文学为了摆脱“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困窘.开
始走出自命不凡和自娱自慰的孤岛,转而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景观和情感世界。而俗文学为了摆脱市
民气味的庸俗和油滑。开
始以高雅情趣和高妙品格
来提升市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的品位。雅文学通常是俗文学雅化的结果,而俗文学通常也是雅文学俗化的结果,流芳千古的《诗经》是民间歌谣雅化的结晶,而辉耀史册的《红楼梦》《金瓶梅》则是大俗大雅、雅俗兼备的经典。
文学过雅则曲高和寡,失去大众;文学过俗则粗鄙无文,贻害读者。于是,雅俗共赏就成了补偏救弊的时代良方。雅俗共赏从理论角度来考察。能使雅与俗相得益彰,让不同文化层次、文化趣味的人都各逐其趣、各有所得,既给雅文学解危济困又让俗文学登堂人室,可谓皆大欢喜,众望所归。然而,雅化与俗化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神秘化、古奥化、贵族化的雅化固然会把俗文学化得故作高深,而庸俗化、粗鄙化、功能化的俗化更会把雅文学化得不伦不类。历史上,堆砌奇偏词汇的汉代大赋和过分强调形式的骈文的消亡。很大程度上都得归因于矫枉过正的雅化,而明末时期色情泛滥的功能文学的凋败,无疑是步入歧途的俗化难以逃脱的命运。
这些年来,一些名利之徒把雅俗共赏作为冠冕堂
皇的借口,将庸俗的低级趣味奉为圭臬,为取悦于金钱而亵渎灵魂。他们的作品既没有雅的品格。又缺乏俗的生机,而是弥漫着商贾的铜臭,充斥着肉欲的渲染和奢靡的沉醉。
这类作品把文学变成哗众取宠的非驴非马的艺术怪物。
文学作品要达到大俗大雅、雅俗兼备的美妙境界,绝非一蹴而就,这需要
作家在寂寞和孤独中用心血凝成。假如唯市场需要
,放弃艺术追求,急功近利地降格以求,那么,充其量只能制造出一些速效而又速朽的作品。文学如
果失去了精神品位,无法让人开启灵智和灵魂,雅也好,俗也罢,又有什么意义呢?当前,有不少作家深怀对文学现状的忧戚,纷纷投入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们相信,中国文坛一定会出现更多的雅俗共赏的大作和大作家。
(1998年6月8日)大众文化与庸俗文化文化属于历史范畴,是历史的投影。中国有中国的大众文化,西方有西方的大众文化。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大众文化。中国文化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进。但多属封建专制文化。
直至进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改的雨露使社会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才逐渐抛弃了封建的极“左”桎告。开始正视现实生活,理直气壮地讲文化娱乐,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然而,与此同时,一些较低层次的文化,一
些庸俗文化,也都使出十
八般武艺,拼命抢与文化市场,于是,大众文化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日益者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
有意无意地迎合了人们的某些低级欣赏趣味,刺激
了一部分人的原始本能,促使了一些丑恶现象的发生。
P355-35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