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教育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特殊教育导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78 6.5折 52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猛 张玲 王东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321028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31926390

上书时间2024-06-0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邓猛,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部特聘教授,特殊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融合教育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兼任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融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统计分会副会长、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发表国际学术论文70余篇,SSCI收录3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            
王东升,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融合教育领导力、融合教师教育、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在《中国特殊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张玲,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特殊教育教材研发专家。主要从事民族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区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00 
第一节儿童的差异与共性00 

第二节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00 

第三节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00 

第四节特殊儿童的权利与教育公平0 

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0 

第一节西方特殊教育发展历史0 

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史0 

第三节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0 

第三章融合教育的发展0 

第一节融合教育的历史发展0 

第二节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0 

第三节融合教育的本土化实践0 

第四章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0 

第一节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概述0 

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政策法规0 

第三节西方国家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0 

第五章感官障碍儿童的教育0 

第一节视力残疾儿童概述0 

第二节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与支持0 

第三节听力残疾儿童概述0 

第四节听力残疾儿童的教育与支持0 

第五节肢体残疾儿童概述 

第六节肢体残疾儿童的教育与支持 

第六章智力异常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三节超常儿童概述 

第四节超常儿童的教育 

第七章沟通与交往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二节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三节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八章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教育 
第一节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二节病弱儿童的教育 

第三节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九章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与安置 

第一节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 

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安置模式 

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转衔 

第十章特殊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特殊教育体系概述 

第二节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与转型 

第三节特殊教育的班级 

第十一章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特殊教育课程概述 

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学概述 

第三节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 

第四节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十二章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与培养 

第一节特殊教育教师概述 

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内容摘要
本教材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背景与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系统阐述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范畴与知识体系。教材从广义的特殊教育视角对残疾类型进行整合与划分,就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政策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评估与安置、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帮助学生掌握特殊教育的理论架构和基础知识,为他们形成特殊教育专业素养奠定基础。 
在内容编排上,教材秉持多学科视野,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问题和案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和学习材料,以通用学习设计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与原则编排教学内容与活动。教材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基本教材,也可作为师范生修习融合教育课程的主要教材,还可为相关研究者、实践者以及关心特殊教育事业的人士提供专业参考。

精彩内容
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难以正确地组织识记材料,经常采用很简单的机械、重复方式
去记忆①。因此,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效果和正常儿童相差甚远。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
不集中,记忆无目的性,难以选择重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进行记忆,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
内容很难进行记忆。 
4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表现形象、直观、具体,缺乏分析、综合与概括能力。他们的思
维大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局限于事物的某种形象,很难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
质。在学习和生活中,当家庭、社区等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难以将学校学习到的技能进
行迁移并加以应用。因此,对于智力障碍程度严重的儿童,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的在自然环
境下进行,以使他们获得更真实的生活体验。 
除此之外,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当他们在尝试思考和解决
问题时,常常局限于固定的情景条件下,难以根据条件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
的思维还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常常难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容易追随
别人的想法,并且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缺乏评价能力。 
5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
语言障碍是智力障碍儿童最常见的问题,智力障碍儿童大多有语言缺陷,与正常儿童
相比,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较晚,且语言发展的速度缓慢,儿童智力的受损程度愈高,
语言发展的水平也愈低。 
(1)在语言理解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的词汇发展明显滞后,词汇理解不准确、不全面。研究者发现,智力障
碍儿童理解最好的三类词是身体称呼类名词、生活用品类名词、人物称呼类名词,理解最 
差的三类词是描述物体属性的修饰词、数词、描述个人特征和情感的修饰词②。此外,智
力障碍儿童在句子理解上有显著的障碍,明显落后于同龄普通儿童。 
(2)在语言表达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但发展的顺序与普通儿童基本一致。这类儿童
普遍存在构音障碍,语言表达不清,连贯性差,并且缺乏有序的组织和表达,经常出现重
复和停顿;他们所表达的句子通常结构简单、成分残缺或者语序混乱等,往往不能使用清
晰、有意义的话语来传达信息,由此造成交往障碍。 
6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特点
(1)动机不足。 
由于自身的缺陷,智力障碍儿童从小就饱尝失败的苦恼,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常常充
满着失败的自卑感。社会的大环境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接受和包容程度也较低,包括老师、 
父母等对他们的期待值也普遍偏低,导致他们的行为动机水平不高,积极性下降。 
(2)兴趣单一、稳定性差。 
由于自身认识能力、交往能力的限制等,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狭窄,常常局限于某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