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月(一种同人期刊与自由媒介的综合透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月(一种同人期刊与自由媒介的综合透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29 4.2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习斌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04818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917931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史习斌著的这本《新月(一种同人期刊与自由媒介的综合透视)》以《新月》月刊为基本研究对象,把同人期刊研究与自由媒介研究结合起来,把媒介研究、传播研究与文学文化研究结合起来,从媒介生态、媒介构成、媒介传播方式、媒介内容、媒介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形成了关于《新月》月刊的文学、媒介和文化研究的多维视野与系统而又独到的阐发,是《新月》月刊和新月同人研究的重要成果。
全书以现代媒介的发生和自由媒介的出场为起点,研究《新月》月刊作为同人性自由媒介的诸多特点:包括以“同人群体”聚合而成的媒介主体,以“股份合作制”和“集体编辑制”为主的媒介体制,以“一体化”为主的传播方式等。在媒介内容上则注重“批评论争”“政论与时论”和“新月文学”的探讨,媒介内容的生产则以“同人写作”为主要方式。

作者简介
史习斌,男,文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写作学会会员。2010年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毕业后到岭南师范学院任教。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在《民族文学》《延河》《写作》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百余篇。著有《隔岸的灯火》(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文学批评与文本聚焦》(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蓝色的旋律——湛江当代诗歌评点》(合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五四”前后的媒介生态
  第一节  现代媒介的发生
    一  媒介技术的进步
    二  媒介制度的成型
    三  媒介从业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四  现代传媒企业的形成
  第二节  “五四”前后媒介所处的历史背景
    一  政治松动
    二  经济刺激
    三  教育发展与文化解冻
  第三节  “五四”前后媒介的整体格局
    一  媒介形式:报纸、期刊和图书
    二  媒介内容:启蒙与革命
    三  自由媒介的出场
第二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构成和传播方式
  第一节  《新月》月刊的媒介主体特点
    一  同人群体:“群”的力量的集合
    二  精英姿态下的启蒙意识
    三  绅士风度背后的秩序理性
  第二节  《新月》月刊的媒介体制
    一  股份合作制:非官方的经济属性
    二  集体编辑制:合作与独立的双重原则
  第三节  《新月》月刊的传播方式
    一  一体化:协作共赢的“营销”策略
    二  《新月》月刊的受众构成与传播特点
第三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内容
  第一节  批评论争
    一  人性论与阶级论:文学之争
    二  翻译之争
  第二节  政论与时论
    一  主张人权呼唤自由
    二  争取法治提倡民主
  第三节  《新月》文学
    一  纯正与理性:形式与情感的双重节制
    二  爱情表达:永恒人性的书写
    三  乡土与底层:非“新月”的《新月》文学
  第四节  同人写作:媒介内容的生产方式
    一  同人写作的类型
    二  同人写作的意义与影响
第四章  《新月》,月刊的媒介影响
  第一节  自由主义的移植和培育
    一  《新月》月刊与“新月派”
    二  “新月派”与自由主义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开拓和公共领域的建构
    一  平社、《平论》与公共空间的开拓
    二  《新月》的言论空间拓展与公共领域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