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2.85 4.9折 10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伍连德

出版社湖南教育

ISBN9787553975795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30932153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的前辈,扑灭百年前东北鼠疫大流行的总指挥,国际公认的鼠疫斗士——中国抗疫先驱伍连德亲笔自传,再现惊心动魄的抗疫经过。封城、戴口罩、方舱医院……今天的中国抗疫经验来自百年前举世瞩目的东北抗疫!这是一部既有热度、又有长久价值的作品。疫情时期总被提起,历经时间淘洗更显价值。 伍连德口罩、疫情数据、实验现场……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罕见数据图表,配合精彩自述,深度还原历史细节。上下两册,800多页,内容丰富,详尽叙述。

目录
何丙郁序 伍玉玲序 译者前言 原序 第1章黑死病 第2章万国鼠疫研究会议 第3章肺鼠疫研究基础 第4章三次肺鼠疫流行的比较 第5章童年和学生时代 第6章剑桥和圣玛丽医院岁月 第7章欧陆初识 第8章初返马来亚 第9章北上纪略 第10章京华岁月 第11章革命及其影响 第12章在动乱时局中推动医学发展 第13章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 第14章海港检疫管理处 第15章防治霍乱与其他卫生运动 第16章在中国建立医院 第17章毒品问题 第18章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第19章 出席国际会议 第20章对若干国家的印象 第21章中西医的对立 第22章马来亚和马来亚人民 第23章家庭生活 第24章知足常乐——长寿之道 附录 伍连德年表

内容摘要
伍连德(1879—1960)是中国抗疫先驱,在东北鼠疫阻击战中力挽狂澜,成功控制了疫情,当时年仅32岁。晚年在剑桥大学李约瑟的约请下,用英文撰写了这部回望一生的自传。书中不但再现了抗疫过程中惊心动魄的细节,介绍了其中关键的防控措施,还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从求学剑桥到回国报效,建立防疫体系、医院和中华医学会的过程,以及回到马来亚后的家庭生活。

精彩内容
1910年12月24日,一个严寒的下午,北满哈尔滨火车总站上,到达一位年轻的中国医师。他的身高只有5英尺5英寸[1英尺等于12英寸,1英寸等于254厘米],就是从中国南方人的标准来看,也不算高大。随他而来的是他的助手,一位瘦削的广东人。医师右手提着一架英国造的贝克(Beck)牌袖珍型显微镜以及从事细菌学工作所必需的物品;他的助手则提着一个藤箱,里面装满了各种染色剂、载玻片、盖玻片、盛着酒精的小瓶子、试管、白金接种环、针头、解剖钳、剪子等为开展实验室检查工作所必需的工具。另一个较小的藤篮里装有三打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这些试管都用棉花塞住管口,直立在篮子里。这些培养基是常见细菌,特别是黑死病细菌生长所必不可少的。 这位医师就是伍连德,他的助手是林家瑞。此前,这位医师已在天津的陆军军医学堂任帮办3年,而他的助手是从该校40多位高年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在接到外务部(当年外jiao部的称谓)的命令后两天,他们于12月21日离开北京,经3日方抵达。他们第一天在长城东端的山海关过夜,接着在东三省或称满洲的首府奉天投宿第二夜。“满洲”之名,比东三省更为外国人熟知。 海关监督,即由俄国人控制的铁路附属地内中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派遣了一位下属来接待这两位来客。忙乱与兴奋之余,这位官员尽其所能照看他们车中的行李——除了两个箱子,还有应对此处寒冬必不可少的两条厚厚的被褥。车站里的搬运夫都是俄国人,他们身着厚重的羊皮外套和棉裤,足蹬坚硬笔挺长及膝盖的毡靴。要搬运这四件沉重的行李,需要两个人抬。尽管这些行李异常沉重,但对这些高大健硕的搬运夫来说却轻而易举。他们用简单的铁钩子熟练地将行李挂到系于双肩的皮带上即可搬运。室外的空气极其寒冷,寒暑表显示为零下25~35摄氏度,然而干燥、清新。该车站有两个候车厅,一个供头等和二等车厢乘客候车,另一个供三等车厢乘客候车。从户外进入候车室,就像从冰窖进入了火炉。俄国人认为,要想保持室内温暖,就应采用8英尺高的大火炉,里面还要塞满10到15块长达1俄尺[阿尔申俄尺,约等于071米]或2英尺的大木柈。 车站正门外停着一辆由两匹蒙古小马拉着的俄式敞篷四轮马车,车轮是硬胶皮的,它正在等候这一行来客。他们乘车经过一座跨越铁道的高桥,来到市镇里叫做埠头的商业区。早已为这两位来客预留了房间的旅馆,紧挨着铁道,店主是一位俄籍犹太妇女。她的店伙计是一位来自山东的身材高大的男子,忙里忙外,在旅馆里无所不干。伺候客人洗过热水澡后,便享以美味的俄式晚餐,餐桌上有罗宋汤(卷心菜、胡萝卜加上西红柿和肥牛肉块一齐烹煮,并用数量随意的酸牛奶调味)、俄式牛肉条(腰条肉、新鲜奶油及洋葱煎制)、大块的俄式面包“列巴”和新鲜奶油。用过难忘的晚餐,躺在厚实松软的床垫上,在暖融融的房间里,伍博士和他的助手很快便进入梦乡。待到他们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清晨8点多钟。 在当地,不管俄国人还是中国人,都不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因为俄国人依然只认从老式的儒略历,它比世界公用的格里历要晚整整13天;而中国人当然只恪守孔夫子的历法[指中国的农历],只有等到1月31日,他们才去庆祝新年。于是这两位来访者只得去用简单的早点。除了黑面包,就是俄式咖啡(随意用新鲜热牛奶稀释的味道醇厚的咖啡精)。走出旅馆,他们在街上看不到任何为烘托节日喜庆气氛而装饰的房舍,商店全都照常开门营业。只见大小玻璃窗上,都被厚厚的一层冰覆盖。他们扬手招来一辆马车,乘车来到了道台衙门。这座中国海关监督的办公院落,也在哈尔滨的埠头,距来客住处不过半英里[1英里约等于1609千米]之遥。马车进入东辕门,西边则是单向出口。入门后是一个大四合院,里面有马夫正在训练十几匹矮种马。就像绝大多数中国官衙建筑一样,道台衙门的平面设计千篇一律:正面大门面朝正南,有门吏看守;各种办事机构以及官吏属员们的生活用房分列两旁;一道正门通向处理政事或是接待显要客人的正堂,后院则是官员及其家属的私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