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性政治与礼乐教化--礼记礼乐释义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5.16 5.4折 13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树业|责编:孙萍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6756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39元

货号30959853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华夏礼乐文明源流:《礼记》的历史根基
  第一节  华夏礼乐文明之滥觞与早期演变
  第二节  周代礼乐文化之特质与其理想性
  第三节  宗周政制衰退与礼乐文化之转型
第二章  先秦诸子礼乐反思:《礼记》的思想本源
  第一节  礼所以本:春秋诸贤对礼乐的认知与阐释
  第二节  何以文为:战国诸子对礼乐的批评与质疑
  第三节  与于斯文:儒家礼乐释义理论之兴起与发展
第三章  《礼记》通论部礼乐政教思想疏义(上)
  第一节  《礼记》通论部文献概说
  第二节  《礼运》:道之行隐与礼之运转
  第三节  《礼器》:忠信之本与义理之文
第四章  《礼记》通论部礼乐政教思想疏义(中)
  第一节  《哀公问》:爱人与成身
  第二节  《仲尼燕居》:制中与周流
  第三节  《孔子闲居》:达礼乐之原
  第四节  《儒行》:礼乐人格的辩护
第五章  《礼记》通论部礼乐政教思想疏义(下)
  第一节  《坊记》《表记》《缁衣》:仁义文质之道
  第二节  《中庸》:礼乐政教义理纲维的全面开显
  第三节  《礼记》通论部礼乐释义思想综论
第六章  教学之道与礼乐政教:《礼记》学礼诸篇疏义
  第一节  古代学校制度与礼乐教化
  第二节  《学记》与古典教学方法
  第三节  《经解》与儒家六艺之教
第七章  礼乐人生与成德之教:《礼记》吉事诸篇疏义
  第一节  《冠义》:成人之道与“礼之始”
  第二节  《昏义》:夫妇之义与“礼之本”
  第三节  《乡饮酒义》:尊贤养老以成政教
  第四节  《射义》:志正体直以立德行
  第五节  《燕义》《聘义》:君臣宾主相敬之道
第八章  情文意识与终极关怀:《礼记》丧祭理论疏义
  第一节  “称情立文”:《礼记》丧礼释义
  第二节  “致敬鬼神”:《礼记》祭礼释义
  第三节  丧祭礼与华夏古典政教精神
第九章  乐与儒家政教理想:《乐记》礼乐论通诠
  第一节  华夏乐教传统与儒家音乐境界
  第二节  本情象德:音乐之本原与特质
  第三节  广乐成教:乐教之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天地中和:礼乐政教之全体大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礼乐文化深度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和精神世界,是华夏文明的根本标志和传统教化的重要形式。《礼记》因其荟萃早期儒家礼乐释义文献,全方位论析礼乐之本原、本质、结构、特性、功能与意义,成为理解礼乐文化精神的核心经典。本书致力于回归传统经学诠释思路,化用章句、义疏等解经体裁,通过对《礼记》的精细解读,勾勒儒家礼乐政教思想之全貌,阐扬其理论特质和精神价值。
作者首先系统疏解《礼
记》通论部文献,以考察儒家对礼乐文化之形上哲理根基、价值观念系统、社会政治理想和生命意义追求的理论诠表,阐发其一天人、本性情、合外内、通物我、协文质、尚中和的思想主旨;其次,对《礼记》礼仪释义专论进行阐释,集中呈现儒家对冠、昏、丧、祭、乡、
射等礼仪之情感内蕴、象征
意义和政教功能的深刻理解;最后,以《乐记》为本诠解儒家乐论,推明礼乐同源、相成互补之义,探析乐何以成为古典教化的终极形式和儒家德性人格、生活理想的最高表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