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风景(精)/当代著名作家美文典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行走的风景(精)/当代著名作家美文典藏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15 1.0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尚明

出版社文化发展

ISBN9787514225020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0603972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文29篇,包括《故乡那口山泉井》《邂逅一树报春梅》《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澎湃在心中的大黄河》等,分“我在城池牵挂故乡”“像树一样活着”“一个人的行走”“走过那片芦苇坡”四个部分。文字温暖如阳,摇曳成一树树花开;铿锵如歌,奏响生命里最美的乐章;猎猎如旗,始终朝着信仰的方向!

目录
第一辑  我在城池牵挂故乡
  我在城池牵挂故乡
  拜读母亲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追忆我逝去的父亲
  娘的那根老拐杖
  在那遥远的黄海湾——追忆我“兵之初”的那段岁月
  故乡那口山泉井
  心中有盏“长明灯”
第二辑  像树一样活着
  像树一样活着
  邂逅一树报春梅
  窗台之上幽兰香
  窗外有片绿竹林
  岭上开满野山菊
  童年的年
  黄河口的黄须菜
  黄河杨柳青
  大地上的红高梁
  难忘当年麦收时
第三辑  一个人的行走
  一个人的行走
  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与楼兰遗址的一次亲密接触
  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
  走过春天的原野
  徜徉在大明湖畔
  走向那高高的井冈山
  在鱼山,一场跨越千年的邂逅
第四辑  走过那片芦苇坡
  走过那片芦苇坡
  俺为蝉鸣
  澎湃在心中的大黄河
  站在北国的雪野上
  秋天,在低处行走
人生无处不风景(代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从作者近几年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每篇均称得上精品力作,作品字里行间充斥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凭着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用饱蘸深情的笔书写了对故乡亲人的爱,对曾经军旅生
活的眷恋和怀念。作者政治立场鲜明,创作头脑清醒,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关注着人生和社会现状,并以平实朴素的风格,把自己的所思所悟融入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良知和道义。尤其作者关于故乡的系列散文,每一篇幅每一章节每一词句,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读之会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给人以灵魂的触动和震撼!

精彩内容
 时间是一条长长的河,对我来说故乡就是那河的源头。自从在河的源头破卵成鱼,我这条沾满土腥味的鱼儿,就不停地随波逐流。游呀游,倥偬间我竞游离源头三十二个春夏,岁月的流沙也渐次冲刷着故乡留给我的那点仅存记忆。游呀游,我终于游到了一座叫作城池的地方,在这座用钢筋、混凝土堆砌的幽深城池里,我囿于一隅,无奈地噬啮着生命的余年。
“妈妈在世,家乡是我的老家。妈妈没了,家乡只能叫作故乡了。”网上流传着一位军人的诗《妈妈没了,儿子就做完了》。在这首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诗篇里,唯独这两句深深烙在我的脑际。我的至爱双亲已故数载,我也只能把生我养我的地方唤作故乡了。
家乡、故乡虽一字之差,但每每写下“故乡”二字,我的心就不由得战栗,那种无可言状的惆怅、酸楚便乘袭心头。我知道,在情感世界里,“故乡”意味着那片我熟
知的山野田园渐行渐远,意味着那浓浓的血脉亲情日渐寡淡。
天宇间拉下夜的帷幔,星星儿又调皮地眨巴起晶亮的眼睛,沿街的霓虹开始炫耀各自绚烂的色彩,广场上大妈们正伴着悦耳的音乐扭得欢实,马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我知道,这一切只属于这座城池,我的心已回归故里……黄河之滨的鲁西平原上,有一个叫东阿的古老县城,这里钟灵毓秀、英才辈出,也是被历代《本草》誉为“上品”、“圣药”的阿胶原产地。在这座古城东南十余公里处,有一座绵延数公里、横贯南北的山峦群岭。极目远眺,此起彼伏的山峦群岭活像一只翱翔天空的凤凰鸟。这样一来,这里很自然地被人们称为“凤凰山”。我们村就坐落在这美丽的凤凰山上,凤凰山是我生长的地方。
村子的东边是草木葳蕤、宛若卧龙的防洪大堤,大堤下九曲黄河在这里突兀地转身摇头摆尾地向东奔去。村子的西边有一片老梨树,这片老梨树究竟生长了多少年,连村中最年长的老者也说不清,反正那棵棵梨树粗得连个成年人也搂抱不过来。冬去春来,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老梨树缓缓苏醒,它如同万物不负春光,起劲地伸展着干瘪苍老
的筋骨,抽枝、吐绿、发芽,开始了它生命的新轮回。满天梨花飞雪,空中芬芳四溢。树上,百鸟齐鸣,蝶飞蜂舞;地上,游人如织,欢歌笑语。此景此情,我想陶翁笔下的桃花源莫过于此!到了中秋,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分得不少的梨子。雪花梨个大如拳脆甜爽口,香面梨小似牛铃绵软如脂。傍晚时分,秋忙的村人早早收工回家,一家老小围坐在天井里吃梨赏月,那场景其乐融融!
村子以南约十公里处有座鱼山,在鱼山西麓坐落着三国时期“建安之杰”曹植的墓地。史载,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任东阿王的曹植一日临登鱼山,看到此山面黄河,瞻泰岳,便生发感慨“喟然有终焉之志,终葬此地”。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二月,四十一岁的曹植改任陈四县(今河南淮阳)王后,因多次上书不得重用忧郁而死。曹植死后,他的儿子曹志遵嘱于次年将其归葬于鱼山。
村子以北六七公里处的艾山,则是有名的黄河水文站。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