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戏剧(精)/东瀛艺术图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戏剧(精)/东瀛艺术图库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13 2.8折 42.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唐月梅

出版社上海文化

ISBN9787553512853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8元

货号30424707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日本戏剧(精)》由著名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唐月梅精心编写。
本书注重对各个流派来龙去脉的记述,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歌舞伎、茶社、戏院等各行业的品位、爱好、生活乐趣,鲜活而生动地再现了日本的风土人情。
本书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通俗性与艺术性兼顾。

作者简介
唐月梅,1931年生,海南文昌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横滨市立大学客座教授。专著有《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传》《日本戏剧史》以及散文集《三岛由纪夫与殉教图》等,与叶渭渠合著有《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简史》《20世纪日本文学史》《日本人的美意识》。独译有三岛由纪夫著《春雪》《金阁寺》《假面自白》《爱的饥渴》《潮骚》《太阳与铁》《残酷的美》等小说、散文系列,与叶渭渠合译《日本文学史序说》《源氏物语》《浮华世家》等。

目录
概说
能乐
狂言
木偶净琉璃
歌舞伎
新剧

内容摘要
 唐月梅编的《日本戏剧(精)》全面叙述了日本戏剧的历史发展轨迹。从神话传说中的戏剧因素开始,到引进中国伎乐、舞乐、散乐,并促其本土
化,形成日本的民族艺能,过渡到古典戏曲,诞生
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能乐”和“狂言”。

精彩内容
 随着奈良时代遣唐使和留唐学生交流的扩大,日本不仅引进中国唐朝的正乐(乐舞、雅乐)和伎乐,前者是作为宫廷乐而被吸收,后者则为寺院所采纳,同时也输入唐朝的大鼓、笛、铜钹等乐器及假面具、服装和乐书。在考古发掘出来的古坟时代土
俑中,有持乐器者或舞者的土俑,而乐书则有《乐书要录》《写律管声十二条》等。至7世纪后半叶天武天皇设立“乐官”,召民间能歌者习隋唐乐,创作隼人舞等。大宝二年(703年),根据《大宝律令》设雅乐寮,学习唐朝的乐制,下设和乐、唐乐、三韩乐和伎乐四部,统辖雅曲杂乐,集歌师、乐师、
舞师等教授各乐。主管朝廷婚葬、国祭、诸蕃朝聘的治部省,也设立雅乐寮掌管其事。至此艺能完成了从单纯咒能到娱乐艺能的过渡,出现了服务于上层的艺能集团和职业乐官,并向专业化、华贵庄重化的方向发展。
8世纪下半叶初期,乐舞、雅乐逐渐流行起来,不仅在宫廷的各种仪式上演奏,也在寺院举行的法会上表演。比如天平胜宝元年(749年)东大寺就在法会上与表演祈祷丰收的田舞等一起,演奏了唐乐等,尤其是胜宝四年(752年)在东大寺供奉卢合那大佛开眼仪式上,集雅乐寮的乐人和药师寺等大寺院的乐人,演出了华丽的乐舞和雅乐。据《续日本纪》记载,“集所有雅乐寮及诸寺种种音乐”“东西发声,分庭演奏”“自佛法东归,斋会仪式尚未有如
此盛况”。于天平宝字七年(763年)正月,朝堂飨宴,也上演了唐乐舞、隼人舞和汉乐舞等。起初雅乐寮将外来乐称为杂乐,此时才将外来的以古代中国、三韩、印度为主的亚洲乐舞集大成,作为乐舞主流,向“雅曲正舞”(雅乐)的方向发展。
在大量引进唐乐舞等外来乐舞的情况下,日本为了发展自己的和风乐舞,便于天平八年(736年)和天平宝字三年(759年)先后设立歌舞所、大歌所和内教坊,主持乐舞、神乐歌和风俗歌,以及教授女伎习唐乐等乐事,有意识地发掘和整理隼人舞和地方风俗舞,发展和风的歌舞,称为“倭舞”(大和舞)。首先,创作神乐歌,作为宫廷的神事艺能,在镇魂祭上由舞人和巫女起舞,用笛、筚篥、和琴等乐器伴奏。其次,将在宫廷飨宴上表演的田舞,扩大到在宫廷举办的正月节会、白马节会、踏歌节会、
大尝祭、新尝祭五个节日上表演。天武天皇之世,还创作了五节舞,由大歌伴奏,少女起舞。天平十
五年(743年)五月五日皇太子阿倍内亲王在王臣百官前演奏五节舞、田舞,两者结合,并称“五节田舞”,不仅实现乐舞艺能走向和风化,而且成为向节
会表演发展的契机。再次,将诸县地方艺能的土风歌舞集于都城,并使之宫廷化,比如天平六年(734年)圣武天皇御驾朱雀门观赏歌垣,集男女240余人,演奏《难波曲》《倭部曲》《浅茅曲》《广濑曲》等乐曲。当时舞乐已初具曲艺的诸要素,为其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