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可行性评估与实践路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可行性评估与实践路径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97 6.2折 71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勇|责编:杨洋//卢玥丞

出版社经济科学

ISBN9787521821215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1元

货号31208122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经济学博士(国民经济核算专业),东北财经统计学院副教授(科研突出型)、硕士生导师。国际投入产出学会会员、华人产业生态学会会员、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会员,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东北财经杰出学者。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环境-经济系统分析与政策优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特色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篇  国家层面的可行性评估
第二章  峰值目标预测:碳排放达峰预测的方法比较与实践进展
  第一节  碳排放峰值预测的方法比较
  第二节  区域碳排放峰值预测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行业碳排放峰值预测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碳排放峰值预测结果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达峰外在影响:不同情景下碳排放达峰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构建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参数设定及情景设计
  第四节  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峰值目标分解:中国碳排放峰值目标的省区分解及产业分解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分解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中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省份分解
  第四节  中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产业分解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达峰路径规划:中国实现碳峰值目标的最优路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情景设计与碳排放量计算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结果
  第五节  中国实现碳峰值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第六节  实现中国碳峰值目标的最优路径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全球层面的国际比较
第六章  目标国际比较一:“基础四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力度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础四国”INDC目标减排力度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基础四国”碳排放历史公平性及碳排放再分配
  第四节  “基础四国”自主贡献力度评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目标国际比较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INDC评估——兼论全球温控目标能否实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各国碳排放历史演进的经验分解
  第四节  各国自主贡献减排目标评估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篇  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
第八章  重点城市实践:中国一线城市碳排放达峰的影响因素及组合情景预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构建
  第三节  情景设计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第五节  中国超大城市碳排放达峰的组合情景预测
  第六节  讨论与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重点省份实践:高耗能省份碳排放达峰的预测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第三节  情景设计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篇  行业层面的实践路径
第十章  工业部门实践:中国工业碳排放达峰的情景预测与减排潜力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三节  碳排放达峰预测及减排潜力的模型构建
  第四节  中国工业碳排放达峰的情景预测
  第五节  中国工业碳排放达峰的减排潜力评估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电力部门实践:中国电力部门碳达峰的因素分解、经济脱钩及预测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介绍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中国区域电力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结果
  第四节  中国区域电力部门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电力部门的脱钩指数预测
  第六节  讨论与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业实践: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碳达峰的经验分解与情景预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四节  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碳排放的因素分解结果
  第五节  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碳排放的达峰预测
  第六节  讨论与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建筑业实践:中国建筑业碳排放达峰的因素分解与达峰预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构建
  第三节  中国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
  第四节  中国建筑业碳达峰的预测结果
  第五节  讨论与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国家层面可行性评估篇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全球层面国际比较篇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地区层面实践路径篇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  行业层面实践路径篇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不仅是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国际承诺,更是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书以中国碳排放达峰为核心,重点从国家、全球、地区和行业四个层面展开系统分析:第一,从国家层面对碳排放达峰的目标预测、达峰影响、目标分配、达峰规划进行分析;第二,从全球层面对中国碳达峰目标进行国际比较;第三,从地区层面对中国一线城市和重点碳排放省份的碳排放达峰进行分析;第四,从行业层
面对工业、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碳排放达峰进行分析。由此,本书形成了中国碳排放达峰的国家层面评估→全球层
面比较→地区层面实践→行业层面实践的研究逻辑,搭建了中国碳排放达峰可行性研究和达峰实践的主要分析框架。本书不仅从数理方法和逻辑分析层
面推动碳排放达峰研究走向的深入,其研究结论也
将为中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中长期减排工作和任务分解提供数据和决策参考,为不同地区和行业实行碳排放达峰的目标管理积累经验,为应对碳排放自主达峰带来的经济影响提供前瞻性的信息参
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