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3.17 3.3折 4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吴然|责编:吴颖|总主编:孙建江

出版社浙江少儿

ISBN9787559722799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0元

货号31113005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大世界里的小孩子/谷应
泅出海面/思羽
一个站着死的男孩/张锦江
只不过是一刹那/陈祖芬
竞争意识/刘保法
春城的一场暴风雪/孟晓云
王江旋风/董宏猷
出国梦/庄大伟
母亲的受难日·关于父亲/秦文君
夏令营中的较量/孙云晓
“写作狂”悲歌/江润秋
你离善良有多远/王巨成
怒江的期盼/叶多多
一个人的山路/杨老黑
孤旅/刘东
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韩青辰
“我的小鸟飞走了……”/舒辉波
甘南乡村笔记/陈涛
编后记/吴然

内容摘要
 所谓“非虚构类儿童文学作品”,这里主要指散文和报告文学。
在我国现代散文中,儿童散文是一个独特并独立的存在。虽然它以一个“小弟
弟”的身份出现在现代散文文苑,但正是它“儿童”的这种不可替代性,丰富了我国现代散文的艺术宝库。
本书为《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之非虚构卷《夏令营中的较量》,收录谷应的《大世界里的小孩子》、
张锦江的《一个站着死的男孩》、孟晓云的《春城的一
场暴风雪》、秦文君的《母亲的受难日·关于父亲》、
叶多多的《怒江的期盼》等儿童报告文学作品。

精彩内容
 大世界里的小孩子谷应大客公路弯转处是片三角形的瓜地,一个穿红布袄的小姑娘守着小小的瓜摊。紫蓝色的山峦伏在远方,树林从山脚蔓延过来,四围四野却只见她独自。
汽车不在此地歇脚,司机歇脚处在六十里外摊贩云集的村口,准确地说,是停在村口那位穿牛仔裤、擦香粉、很会照应生意的“大美妞”摊前。
本地人管长途汽车叫“大客”。这称呼听着情意绵绵。人们高看“大客”,或许因为“大客”给这寂寥的山野载来了陌生又引人的城市气息?
小姑娘仰脸呆望着驰来的“大客”,脸膛上闪着笑涡。“大客”拐弯了,她的脸葵花向阳般跟着转。
“那小妞儿多呆!”坐我后排穿白纱裙的女中学生笑话着。
“稀罕城里人呗。”她母亲答,“瞧那身红袄多侉!”“瓜可不错,正宗‘蛤蟆翠’!”再后排,长发齐颈的大小伙炫耀着他对瓜的内行,“镇上一斤卖三毛,城里能卖五毛到六毛!”他的七八位同伴就说弄一车去城里赚赚。“等咱哥们买了车再说!”长发的话引得伙伴哄笑。他们都清楚,瓜再好,车是不会停下的。
世上的事常有巧合。次日返回时,白纱裙的母亲半路突然高声请求司机停下;说她女孩肚疼难忍,必须下车片刻。司机为着车内卫生
只得停下。“男左女右!”他发令,“路上再不停了!”呼啦一下全体出笼。都懂得“男左女右”乃公路左侧划为“男厕”,右侧划为“女厕”。
男士们颇坦然,不要说野地里,就是人声鼎沸的大街上,墙角背过身也好“方便”。女士们却为难,划为“女厕”的公路右侧全无隐蔽处,纵使人烟稀少,也不好“方便”呀。
白纱裙的母亲见女儿着
急,便高声问瓜摊姑娘:“哪儿能上厕所?”小姑娘睁着两只乌黑的眼只顾看“大客”吐出的人们,也许她做梦也没料到“大客”能落脚在近前,快乐得连做生意都忘了。
“小姑娘,附近有弗厕所
?”另一位上海口音的教师拍了拍卖瓜姑娘的肩。
小姑娘觉醒过来:“这疙瘩没。俺家有——上俺家吧。”羞怯又欢喜地用笑眼望着我们一群人,见我们犹豫,又热心地说:“不远。俺领你们去!”她竞撇下摊上三十来只“蛤蟆翠”,充当了我们的向导。她轻捷地沿田埂飞走,口中不住告诫:“那草下是坑儿……留神!前头堆了稀
泥,看滑……”又不断回头查望,拉了距离就站下等。
等的时候,一双眼只欢喜地在我们这批城里人身上扫来扫去。发现我们也打量她,就拿两只巴掌捂住面孔。
城里人对乡下人其实有着同样的好奇,尤其女人们。女教师先问:“多大年岁
?啥名字?上学弗有?”别人接着问:“家里都有谁?
怎么你一个小女孩卖瓜?”白纱裙女中学生最后也问:“你是不是弃学经商了?”小姑娘说她十五岁(本地论虚岁),名叫杏花。妈死了,爹在乡里包工队。她起小儿跟爷爷奶奶住这里。
现在爹又娶了。爷爷是护林员,奶奶养两笼水耗子,钱够花的。小学毕业了,中学设在乡里,来回六十里地,爷爷说算了甭读了。卖瓜是她自个儿要做的,整日在家闷得慌。半亩瓜地也自个儿种,这疙瘩没人,只有养路队来买她的瓜。“瓜可是好瓜,”她说,“养路队都说甜,到了——”指着前头桦林边用桦皮板圈了院墙的木屋。
只听院内狗吠,女士们惊呼“狗!”,往杏花姑娘身后挤缩。“不怕不怕!”杏花姑娘亮了嗓唤道,“奶奶,拴狗,来客啦——”当啷一
阵锁链声,老奶奶笑着颤颤地迎出来。“‘大客’上的人,要用厕所。”杏花似颇得意。“俺烧壶水沏茶,”奶奶说,“完了事进屋歇着!”厕所在院门右首,四根碗口粗木柱托起个木板小棚,人棚需迈五级木梯,活像座古代炮楼。女士们望而生
畏了。
杏花见我们怯场,微笑着踏上木梯拉开木门,露出里头厚板架成的方便处,鼓励说:“好使呢!”急切难耐的白纱裙就在杏花搀扶下抖抖地上阵了。
有人带头,大家都勇敢起来。在我们挨个儿登“炮楼”时,杏花姑娘立在栅栏边守望,黑润的两只眼里透出那样纯真的喜悦与柔情。
“咦,俺差点忘了——你们城里人要净手的!”急忙抽井水,把满盆清水端到条凳上。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