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土与时运(江南乡民的日常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土与时运(江南乡民的日常世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8.77 5.5折 17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小田|责编:耿晓明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74583

出版时间2020-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78元

货号31039369

上书时间2024-05-2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日常史的问题意识
  第一节  问题意识及其生成
  第二节  学术史:问题意识的检讨
    一  日常史研究及其检讨
    二  近世以来江南乡村史研究及其检讨
  第三节  问题导向与叙述框架
第二章  江南乡民的时空坐落
  第一节  中观江南
    一  自然要素:生态环境
    二  人文要素:物质生活方式
  第二节  类型江南
    一  不同类型的生活形态
    二  类型江南的自然根基
  第三节  共同体江南
    一  共同体:日常空间
    二  农家生计半径
    三  信仰及相关活动半径
    四  影响生活半径的因素
第三章  近代性劳作与生计
  第一节  女红的近代性
    一  作为农家经济结构的要素
    二  在市场中实现近代转换
    三  被纳入近代世界市场体系
    四  作为家庭生计方式
  第二节  乡民特种劳作
    一  特种劳作之特质
    二  特种劳作所在的经济结构
    三  特种劳作的历史价值
第四章  日常境遇:以村妇为中心
  第一节  苏州轿妇的日常地位
    一  名声:他人的定位
    二  收入:客观的定位
    三  人格:内在的定位
    四  平民女性的日常地位
  第二节  乡村女巫的近代境遇
    一  在传统小世界:倍受崇奉
    二  晚清官府对女巫的例禁
    三  清末民初制度转换中的女巫境遇
    四  民国社会建设中的女巫境遇
    五  两个世界的不同逻辑
第五章  乡土共同体关系
  第一节  共同体关系的传统构建
    一  人神关系的建立
    二  家族关系的显现
    三  邻里关系的实现
  第二节  共同体关系的地方性
    一  共同体知识
    二  当地人话语
  第三节  租佃关系的日常性状
    一  租佃关系的日常维持
    二  租佃关系的变故
    三  租佃关系的日常意识
    四  租佃关系的非日常认识
第六章  婚姻生活与乡里环境
  第一节  婚姻的缔结:抢亲俗例
    一  抢亲:一个俗例
    二  俗例存在的社会环境
    三  俗例发生的历史条件
    四  社会史视野中的俗例
  第二节  婚姻的变故:孀妇乡居环境
    一  助成孀居的江南风土
    二  家族介入孀妇生活
    三  乡邻闲话中的悖论
    四  乡里权力结构中的孀妇
第七章  乡间休闲及其教化
  第一节  庙会休闲
    一  庙会休闲生活节律
    二  庙会休闲方式
    三  庙会中的村妇休闲
  第二节  乡间戏文与教化
    一  江南乡民的戏文生活
    二  神圣戏文与乡民教化
    三  凡俗戏文与乡民教化
  第三节  茶馆生涯
    一  乡村茶馆的江南特色
    二  茶馆休闲方式
    三  茶馆书场与乡民教化
第八章  乡民观念的表达与存续
  第一节  乡民观念的地方表达
    一  观念表达的地方资源
    二  民众观念的历史脉络
    三  乡民生活的日常消解
  第二节  乡民观念的日常存续
    一  乡民观念的存活方式
    二  意识形态的日常版本
    三  乡民观念的生活逻辑
第九章  乡村生活的改进
  第一节  徐公桥:拯救乡村的日常路径
    一  从民族国家到日常共同体
    二  主客角色的理性定位
    三  生活教育的枢纽地位
    四  小康世界的现代设计
  第二节  唯亭山:异质文化的调适
    一  异质文化的相遇
    二  健全人格的生活灌注
    三  乡里领袖的先觉
    四  地方传统的时代更生
    五  乡村改进的青年会式
第十章  日常史的凭据
  第一节  村妇生活的凭据:吴歌越谣
    一  歌谣的民间性与村妇生活
    二  村妇生活的艺术展示
    三  村妇生活的元素提取
    四  村妇生活的时代性确认
  第二节  乡民生活的素材:写实画文
    一  符号一行为意义上的乡民生活
    二  乡民生活的意义表达
    三  对乡民生活的主位观照
  第三节  乡村文献的生成:故土记事
    一  底层社会的现代关怀
    二  风土经验的深度理会
    三  乡村共同体的全盘观照
第十一章  日常史的整体思维
  第一节  整体史及其历史维度谱系
    一  全面关照中的日常要素
    二  结构关联中的日常维度
    三  新维度谱系的日常性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与整体性:史学视野
    一  共同体:孤立的与世界的
    二  边缘人物与社会角色
    三  日常事件与时代特征
    四    “一日史”的整体意义
  第三节  历史维度与整体性:人类学视野
    一  泛中国与共同体中国
    二  中心事件与地方事件
    三  从日常共同体到世界
    四  乡民生活叙述的历史本位
后记

内容摘要
 何处是江南?言人人殊。这里的江南在近代,偏向于社会变迁和离乱更为显著的民国;这里的江南在乡土,立足于乡民直接照面的基层共同体;这里的江南在世界,在渐趋一
体的整体格局中观照地域
社会;这里的江南在日常,着眼于乡村社会生活的细部。本书以日常诸要素为逻辑依据,首先刻画江
南乡民的时空坐落,确认其基本生活单元,接着从劳作与生计、日常境遇、
人际关系、婚姻生活、休闲方式和民众观念诸面相进行横向的微观考察,而乡民生活的改进则偏重于纵向轨迹的勾勒,最后从研究法的角度对社会史的另类史料和思维方式问题进行专门思考。我们以当时人、当地人、当事人的立场体悟乡民生活的意义,在风土社会与文明世界的关系巾展示江南乡民的日常世界,整合多学科资源以回应社会史的时代和学术关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