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长的岁月(精)/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 悠长的岁月(精)/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 悠长的岁月(精)/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 悠长的岁月(精)/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悠长的岁月(精)/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09 2.2折 36 全新

库存3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兰坡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239795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6元

货号30626175

上书时间2024-05-2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悠长的岁月》是“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中的其中一本,是作者贾兰坡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个客观回顾。从“初到周口店”、“发现了三个头盖骨”到“与胡适谈合作”“从死神身边逃脱”,为孩子讲述自己的一生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并配有数十张珍贵的照片,使图书更通俗易懂,更具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贾兰坡,河北省玉田县人,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贾兰坡1929年于北京汇文中学高中毕业,未上过大学。1936年11月15日至26日,贾兰坡在11天之内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而震惊世界学术界,这是一次伟大的发现。贾兰坡的成功是他孜孜不倦、刻苦自学的结果。
贾兰坡一辈子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为培养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人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由于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他曾多次受邀去国外讲学,受到同行们的热列欢迎。

目录
我的童年
断断续续的学校生活
考上练习生
初到周口店
狗骨架和两本书
难忘的省级考试
学会“四条腿走路”
刻在心间的名字
主持周口店发掘
盐井沟挖“龙骨”
发现了三个头盖骨
辗转云南行
升为技士
周口店日寇大开杀戒
进修解剖学
南下受阻
北京人失踪
“偷”出北京人遗址图
结识夏景修
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
与胡适谈合作
重振周口店
一场长达四年之久的争论
发现了丁村遗址
寻找比“北京人”更早的人
广西探洞寻“巨猿”
河西之行
在“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中
寻找细石器的起源
从死神身边逃脱
路途依然遥远
流逝的岁月留下了什么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套大科学家为青少年写的书。这些大科学家走过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一生求学、科研和做人的故事。从中我们能看到他们奋斗的历程,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近一个世纪里,我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他们无疑是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科学发展基石的大科学家,他们用亲切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时代背景下拼搏的一代人是怎样的伟大,如今的青年人不应该忘记他们,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的传承。
本这套书一共5册,分别是《悠长的岁月》《神奇的符号》《生命的密码》《与鸟儿一起飞翔》《无尽的追问》。
这是中国**的科学家们为青少年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他们用平实而睿智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求学、科研、为人处世的小故事,期望青少年能够从中汲取面对未知的好奇、追逐梦想的激情、拥抱生活的热情、直面坎坷的勇气、击败困难的力量!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

精彩内容
1908年11月25日,我出生在河北玉田县城北约8公里的小村庄——邢家坞。这个不足200户的村子,北临山丘,南望一片平原,土地贫瘠,村民的生活比较贫困。
据坟地碑文记载,我们贾家原籍河南省孟县朱家庄,在明代初期才迁移到邢家坞。
听老一辈人说,我的曾祖有兄弟二人,大曾祖父没有儿子,按我们家乡当时的规矩,需要把我二曾祖父的长子,即我的大祖父过继给大曾祖父。我的二祖父也没儿子,又从我祖父一门中把我的父亲过继给二祖父。由于生活困难,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只身到北京谋生。
我们村里有个叫宋竹君的,据说他是燕京大学的前身汇文大学(后改为汇文中学)毕业的,在北京英美烟公司任高级职员。经他介绍,我父亲也进了英美烟公司。父亲本名贾连弟,号荣斋。他的工作部门叫“调换处”,实际上是做一种广告性质的工作。人们只要能集到一定数量英美烟公司出品的香烟空纸盒或烟盒内的画片,就可以到调换处换取挂历、成套茶具及小玩意儿等物品。
由于工作渐有起色,人来人往日渐增多,人们都习惯称父亲为荣斋,而他的本名反而没人叫了。当时父亲每月薪水18元,他自己省吃俭用,每月需花8元,其余10元就托人捎回老家,家中的日子自然好多了。
我家村后的东山上有两个山洞,一大一小,我常常跟
着其他小孩到小洞里探洞玩。大洞深不可测,我们从不敢进去。有时用石头打成圆球,从山上往下滚着玩。想不到这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发现石球的打制过程和用途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村北的小山下,有一个南北向细长的水坑。这也是我们孩子常常光顾的地方。我们就在坑里洗澡、打水仗。
我们还常常到地里逮蝈蝈、捉蜻蜓和小鸟。在鸟中,我们最喜爱“红靛颏”和“蓝靛颏”,凡是我们网着的鸟,除了这两种,其余统统放生。当然我们小孩之间,也常常为逮鸟打架,母亲只是拉开了就完,最多打几下屁股。她不许骂人,骂人或偷拿别的小孩的东西,准挨一顿掸把子,东西还要送回。
我外祖母家在门庄子,位于邢家坞村和玉田县城之间,地处平原,风光秀丽,是个200多户的村子。外祖母住在村前街的西头路北,家中有五间北房。东侧有条路通往后街,小路东边有个数十米长、直通南北街的大水坑,水坑东西有三四十米。前街路南有一个菜园,冬季多种大白菜,夏天除种各种蔬菜外,还种甜瓜、西瓜等。外祖母家我也非常爱去,除了因为有水坑可以游泳外,更因为那个很大的菜园子,有很多好吃的瓜果和蔬菜,比邢家坞的果蔬多了很多,何况还有一个比我大13岁的表兄,他常带我去坑里摸鱼和捉螃蟹,又好玩又能解馋。
大约到了7岁,我在外祖母家开始上学了。当地没有学校,读的是私塾。所谓私塾,就是在老师家上课。老师教几个学生,屋里没有课桌,只有个方桌,炕上放个炕桌而已。教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还记得,老师叫谷显荣。每天进老师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牌位行作揖礼,然后各就各位,背书或描红模子。学完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