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18 3.6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大利亚)南茜·加图|译者:赵金基

出版社河南文艺

ISBN9787555904373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767908

上书时间2024-05-2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南茜·加图著的长篇小说《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是一部不朽的作品,是一部精致的作品,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与别的史诗不同,它不是一个民族的史诗,不是一支军队的史诗,不是一个家族的史诗,它是一个人的史诗。
它是黛丽——一个女人的史诗。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她在第一节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海难,父母与兄弟姐妹都不幸葬身海底,只有她侥幸逃生、孤苦无依的十几岁的小姑娘。到了故事的末尾,她在最后一章出现的时候,已是一位子孙满堂、事业有成但是疾病缠身的七十九岁的耄耋老人,一位头发花白、皮肤松弛、行动不便、风烛残年的老妇人。

作者简介
赵金基(1969-),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辽宁庄河人。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与文学翻译工作。译作有《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澳】、《海浪》【英】、《瓦尔登湖》【美】以及《英译当代中国闪小说精选集》等。出版有个人文集《西沟笔记》和闪小说集《槐花飘香的五月》等。
南茜·加图(NancyCato)(1917—2000),澳大利亚女作家,诗人,环保主义者。生于南澳大利亚州,属第五代澳洲人。1939年毕业于阿德莱德大学。从事过战地记者、文学评论员等工作。“琴鸟作家协会”创始会员之一。作为“维护澳洲传统运动”的成员之一,她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反映澳洲传统文化的选集。她个人共创作出版小说、传记及诗集等二十余部。主要作品包括:《舞蹈的树枝》《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绿野之藤》《望西北》《红糖》等。由于她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方面的突出贡献,在昆士兰州各地都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园、餐馆和大街等。

目录
第一部  自由的河
第二部  时光曼流
第三部  静水流深
第四部  此岸彼岸

内容摘要
 南茜·加图著的长篇小说《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讲述了:从海难中逃生、惊魂甫定的黛丽,被早一些移民来到澳大利亚的姨父一家收留,她的初恋表兄亚当溺水而亡。她不得不独立,一边挣钱养活自己,一边绘画。后来,她遇到了强悍的布兰顿船长,两人结了婚。黛丽开始了船上漂泊。在船上,她陪伴丈夫,生育子女。可惜丈夫不幸中年中风。黛丽只得撑起一家人的生计。她成为墨累河上第yi位女船长。
她的美丽,她的意志,她的智慧,她的诚信,征
服了所有人。她不知疲累地在这条河上奔忙。买了房屋,养了孩子,治愈了丈夫的病。让丈夫在找回自尊的快乐里辞别人世。黛丽以一个坚强女性的钢铁意志操持着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强大的理性,对丈夫的忠诚,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们的言传身教,让她实现了近乎残酷的自我克制。
六十七年,她送走了丈夫,一个儿子在战场英勇献身,一个儿子接替她成了轮船的主人,女儿是一名的护士,还有一个儿子成为著名的外科大夫。真正到了晚年,她才成了自己的主人,她才有心情画画,就在创造艺术的陶醉中和被疾病的折磨中消磨着自己的晚年时光。

精彩内容
 她开始收拾起零散的物件:一副手套,一个毛毡旅行包——备用长筒袜,手绢,衬裙,几双替换的鞋,水果盒,一本《妇女家庭杂志》——塞得鼓鼓囊囊的。她戴上那顶系着黑丝带的新草帽。这顶草帽是在墨尔本的时候那位完全陌生但很友好的律师坚持为她买的。“不用谢我,孩子,如果你想还我钱,可以等你的事安排好了,再从你父亲的遗产中付给我。”他又给她添了一副手套和几双鞋。
每个人都那么友好,实在是太好了。她身边这一
包东西是布朗罗太太硬塞给她的,她也是在这位太太的照顾下一路步行到了孤儿堡,并从那儿搭上了火车。甚至她身上的一条裙子(太大了些)和旅行披风也
是布朗罗太太的。布朗罗太太的同情心是实心实意的,但太让人受不了。她一度高兴地发觉终于可以一个人待一会儿;而此时她却感到紧张。一切都是漆黑而陌生的。她希望姨父会来车站接她。
那个乘警——看着最后这位乘客白皙的小脸——放下了职务架子,变得慈祥了。“把票给我吧,小姑娘。”他说,“把那边的包递过来。东西都装好了吗?看看座位下面?好喽——”她跟着他走出车厢,走进冷飕飕的风中。小小的火车站里微弱地亮着两盏矩形灯。一个满脸胡子的高个子男人向她走过来。他穿了一件几乎抵到脚后跟的大衣,戴了一顶宽边毡帽。
“这位是费拉黛菲娅·高顿小姐吗?”他问道。
“您是她姨父?”乘警说,“她告诉我她要投奔康德拉的一位查尔士·杰米逊先生。”“对,我就是。多谢您了,给——”乘警不露声色地把什么东西握到手掌中。
“还好吗,孩子?”高个子男人弯下身,亲吻了她的脸颊,络腮胡子扎得她痒痒的。她腼腆地抬起头对他笑了笑。他只是她的姨父,但他是她见到的第一
个亲人,几乎是在这块新土地上唯一的亲人。
他有些惊奇地低头看着她。“你就是费拉黛菲娅!我本来想象你是一个——一个小女孩。”他打了个手势,表示不到他膝盖那么高。
“噢,姨父,我快到十三了!在这个年龄我是长得太高了。母亲总说——”她哽咽了,由于兴奋而抑制住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刺痛她。“——母亲总说我拔高太快。”他放下包,拉过她的手放到他胳膊上,另一只手拍着它说:“孩子,我希望希斯特姨妈会像你的亲妈妈一样。我——我们都非常盼望你来。无论如何,我们要让你长胖一些,你姨妈可是一位大厨啊!”令她感到欣慰的是,他没有对那条船的失事说一
个字,因为每一次说起这件事都令她心力交瘁。当他们一起走向旅馆的时候,她对他讲了如何从南部海岸随运货车队来到墨尔本,她的朋友——那位船员如何从水中把她救起,使她成了船上唯一幸存的乘客。但是她没有提到他们在海滩上度过的那些可怕的日子,那些在海浪中无力地挣扎着的黑黢黢的幽灵还时不时地出现在她的梦中。
当他们步出火车站的候车室时,一阵风迎面扑来,空气寒冷、干燥、稀薄,一下子就穿透了那件借来的披风。她注意到旅馆的名字叫“澳大利亚怀抱”,她的身子却莫名其妙地微微打了个激灵。
“我们最好睡会儿觉,因为到阿达米纳比去的马车明早六点出发。”姨父说。
天色仍然漆黑一片,她就被叫了起来。借着烛光,她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早餐的茶太热,一口也喝不下;面包片也烤焦了,上面蘸了没溶化的大块的咸奶油。当他们走向亮着灯的马车时,她仍然处于半睡半醒状态。
乌沉沉的天幕上还可以看见大片的星星。地平线周围似乎耸立着巨大的幽灵。空气中有一种登上绝顶的感觉,没有风,却冷得刺骨。
马车突然向前一蹿就出发了。寒冷、清新的空气一下子让她完全醒了,她突然感觉到一阵兴奋如气泡一般涌上她的喉咙。她多么愿意在这奇妙的晨曦中,向某个地方,向任何地方——出发!
“查尔士姨父,跟我讲讲您的金矿吧。”她说。
她感觉有必要和姨父拉近关系。
P3-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