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之书·我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 羽之书·我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 羽之书·我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羽之书·我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1 2.4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昂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2608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310903

上书时间2024-05-2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次“精英文化”与“丧文化”的正面交锋,魔性文字带你进入平行宇宙的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部总编辑看完直呼“这是啥啊?”的书,却让北大95后助理编辑如获至宝。
★“独立日?少数人的生活”系列,勾勒亚文化基因携带者的精神世界,透视生活的X种可能性,给“沉默的大多数”以启迪和力量!
★像李娟一样诙谐文章,像许知远一样“丧”,拥有少数人能拥有的资源,又选择了更少数人选择的路。从人大附中到康奈尔大学政治系,她本是一枚“精英青年”,却不按常规出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义无反顾地离开康庄大道。而且,看起来她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模范情侣坎迪郑和许迈克、网红学姐Y、金融界“新星”芙蓉、向往象牙塔的唐娜、北大光华学院的雷波顿……作者描绘了一幅鲜活的人物群像,堪称当代青年的精神素描。
★装帧设计小巧精致,适合随身携带,是“地铁读物”和“枕边书”的不二之选!
★反映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困惑、矛盾、敏感、颓废,以及勇气、自由、坚持与理想主义,我们需要这样真诚的表达者;★作者拥有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善于自我剖析与自我排解,用灰色幽默来调侃生活中的不顺:“我是一个顶固执的人。诚然,我在十年前未踏上正途,如今只能将计就计,为自己设置一个被时代所抛弃的世外高人形象:晋有陶郎,今有许昂。社会若是有毒,就让我先暂且活在空气净化器中吧。”★巴黎、慕尼黑、里斯本、巴塞罗那、罗马……跟着作者游历欧洲各国,旅途趣事让人忍俊不禁,异域风情令人心驰神往;★她的生活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行为艺术”,假装自己是一叶竖着大旗的扁舟,迎着风浪、穿越人海,前往太阳升起的地方。

目录
1  北京
二十不立/003 
只要我不再吃薯片/019
2  巴黎
巴黎三日/039 
地下铁/050 
我们去巴塞罗那/059
蒙太奇/068 
不要在慕尼黑逃票/077 
蛋挞蛋挞/088 
勃艮第之春/094 
打开巴黎的正确方式/102 
在巴黎我什么也写不了/108 
夏日的坦白/115 
看不见的罗马/120 
尼斯的海/129
3  伊萨卡
康村爱情故事/137 
回村/151 
二十一/159
红/165
GPA 消亡史/179 
七个毕业生/185 
离开伊萨卡/212
4  北京
我妈/227 
黄庄一中往事/234 
仲夏日之梦/250 
光华有个雷波顿/257 
二十二/273

内容摘要
许昂生于北京,上着最好的中学,进入常春藤大学。但在这样一份完美履历的背后,她眼里的世界是另一番样子。在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同龄朋友A拿到了高薪offer;同龄朋友B已经和完美的情侣结婚;同龄朋友C虽然跟她一样,但有一个看得见的美好未来;而她一事无成,每天吃许多薯片,不爱学习,不想工作,不谈恋爱,只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创作理想,看起来很不合时宜……许昂的文字有特殊的魅力,她不写青春正能量的世界,也不是无病呻吟的伪文青。在她笔下,“丧”是属于这一代人的一种日常状态,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琐事,却闲笔自如,读来有趣。本书集结了青年作者许昂的随笔,分为四个部分,从“北京”到“巴黎”到“伊萨卡”,最后回到“北京”,记录了她的求学经历、生活絮语,其间不乏恰到好处的思省与感悟,反映着年轻人所面对的时代与文化的变迁,萃取了属于这一代人的精神价值。

精彩内容
打开巴黎的正确方式你坐在波音773上,翻开《局外人》中译本的第一页。如果你的心脏周围有泪腺,它一定早已泪流满面了。只是空姐突然送来一份飞机餐,你放下小桌板,无聊地吃下几块油腻的鸭肉,便以一个不太舒服的姿势沉沉睡去了。
在此之前,你背下了一首波德莱尔的诗,阅读了《存在与虚无》的序言,也知悉了萨特和波伏娃之间的诸多故事。
假使你那时知道福柯的话,你一定会购买至少一本福柯的作品,在笔记本上摘抄下十个名句。
飞机即将降落在巴黎北郊的戴高乐国际机场,你已经完成了你在巴黎要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你要在蓬皮杜美术馆的天台上观赏日落中的埃菲尔铁塔,以及除了铁塔之外没有名字的景色。你还可以试图和巴黎的晚霞合影,但是由于逆光的缘故,你和晚霞,只有一位被允许漂亮地留在相片上。
第三,你要倒着坐在四号线上从始发站“蒙鲁日”出发,一路向北,直到终点站“克里倪昂谷门”。
全程一共二十七站,三十三分钟,还有一位推着婴儿车的神情疲惫的母亲,两位激情演讲的流浪汉,三位态度谦恭的乞讨者,五个跟中国初中男孩没什么两样的法国初中男生,六个和初中男生没什么两样的高中男生,以及几十个面无表情、双眼不知聚焦在何处的乘客,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来到巴黎第一天,你的朋友们就告诫你,不要在地铁上笑,也不要试图跟任何人眼神交会。
列车是一条身姿敏捷的长龙,在忽明忽暗的隧道里来回穿梭。
第四,你要在随处可见的咖啡机前购买五十欧分一杯的咖啡,不能加糖。
你同自己说好,尽量不去星巴克;如果不得不去,就点冰美式,权当回忆你站在美国的大巴站里或是坐在学校图书馆里的生活。
第五,你要将购买机打咖啡而省下的钱用在皮埃尔?艾尔梅的马卡龙上。可是你不喜欢马卡龙,于是你决定购买一个汇聚了玫瑰、荔枝以及覆盆子精华的伊斯法罕(一种巨型马卡龙)。
不过无论如何,不要买拉杜丽,巴黎人几乎不吃拉杜丽,巴黎人喜欢皮埃尔?艾尔梅。
第六,你要在蒙马特的小馆子里吃一顿地道的法国菜。
离开地铁车门的时候你还浑然不觉自己已在地下三十六米处,因而你疑惑地经过了在电梯前排队的人们,登上了螺旋楼梯。十分钟后,你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地面。不过你不是最不幸的,因为你盛装出行的女伴踩着七厘米的高跟鞋。
餐馆很小,只有一个服务生,旁边食客的肘关节则不时出现在你的桌子上。但是你和同伴狭小的桌子足够依次装下漂亮的鹅肝焗蛋、不大漂亮的蜗牛、丰满的鸭腿肉片、入口即化的勃艮第牛肉,以及焦糖总会粘在牙齿上的法式炖蛋。
如果你和美国朋友或是声音洪亮的中国朋友同行,则要做好心理准备,邻桌的六十岁上下的本地绅士一定会不下数次比出“嘘”的手势。
在蒙马特的传统法式餐馆中,你一定会摄入你身体所需要的两倍的热量。因而如果想散步,可以在健壮高大的男性同伴的陪同下,在巴黎的红灯区毕加勒的街巷上行走,躲开迎面而来的高喊着“你是我梦中情人”的醉醺醺的青年男性,躲开暧昧场所前试图招徕你的男性同伴的中年男性。你可以和红磨坊红彤彤的招牌合影,可以在比较体面的酒吧里喝一杯名叫“毕加勒”的红色鸡尾酒。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位高大健壮的或是长相凶的男性陪同。
第七,你要在卢浮宫观赏“卢浮宫三宝”,并且在参观后享用博物馆内的安吉丽娜下午茶。北京也有安吉丽娜,你在那里尝试过一个并不出色的歌剧院蛋糕。但是大家都说法国的安吉丽娜比国内的好吃许多,所以你决定试它一试。
你第一次去卢浮宫的时候,“蒙娜丽莎”前的人并不多,于是你急切地与她进行了合影。只是等你再依次找到无头的胜利女神和断臂的维纳斯之后,发现拿破仑三世旧居陈列室旁的安吉丽娜已经关门大吉了。
你第二次去卢浮宫的时候,在墙上看到了大卫的画,连连惊叹,原来大卫的画都这么大。每一幅你都在两年前的艺术史课上学过,所以你试图为同去的朋友讲解一二。不过你什么都想不起来,幸亏比起听你讲解大卫,同伴更愿意去安吉丽娜吃一个迅速的下午茶。
只是这时是午饭时间,卢浮宫的安吉丽娜在中午3点后才开始供应甜点和饮料。
你和同伴不甘心地离开卢浮宫,来到十分钟步程外的另一家安吉丽娜,雀跃地购买了一些大吉岭红茶和一个并不算多么出色的泡芙甜点。
第八,你要在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尝试午间套餐,然后在塞纳河左岸闲逛,试图用风景的美丽降低一些负疚感,因为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几道菜不一定比你在新年夜里食用的麻辣火锅更加使人满足。
第九,你要在夜间观赏埃菲尔铁塔。
白日里,埃菲尔铁塔是一座可以从城市各个角落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冰冷的铁塔。夜里,她则是一位温暖而闪烁的女神。
她炯炯有神地望着你,她用黄澄澄的光芒笼罩着脚下的城市,而你痴痴地站着,脑子里一个形容词都没有。
那一刻,你多么希望每一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可以来巴黎看一看,即使这样的呼吁只是让你手里的笔显得十分软弱无能。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你描绘不出巴黎的美丽。这种美丽蛰伏在地铁站刺鼻的排泄物的气味中,在流浪汉理直气壮地仇恨社会的演讲里,在衣着优雅而神情冷漠的行人背后,在你初次踏进这座城市的时候,是看不到的。
可是某一天,她突然就来了,像个任性的孩子,又像母亲一样有力地包裹住你的周身和你惶恐的内心。那一刻,你终于知道,她来了,巴黎也来了。
但是你更加悲哀,因为你知道,你一定会离开这里,就像年迈的母亲和长大的孩子都会离开你一样,就像你明知道母亲总有一天会离开,你却先离开了她。
第十,你要在完成以上的九件事前,带着满脑子的幻想和偏见走出戴高乐机场。那一刻的你,以及每一刻的你,并没意识到,你的幻想和偏见、怀疑和期许、雀跃与恐惧,往往毫无根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