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小青经典散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范小青经典散文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 1.9折 3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小青

出版社山东文艺

ISBN9787532945627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3098444

上书时间2024-05-2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范小青,女,江苏苏州人。1978年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担任文艺理论教学工作。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主。已出版长篇小说17部,中短篇小说近300篇,电视剧100多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中短篇小说《城乡简史》、《我们都在服务区》、《嫁入豪门》,电视剧《费家有女》、《干部》等。

目录
第一编行走人生
唯见长江天际流
坐火车
灵山的夜晚
我们到李市干什么
老街
亍一个山村叫虹口
在温地行走
到平江路去
每花驿站
以花为名,幸会武进
在水开始的地方
苏州小巷
从山塘街到鼓浪屿
苏州园林
从善卷洞出发
看茶去
相逢骆马湖
阳澄湖边是我家
坐在山脚下看风景
高邮,我们共同的家乡
看海去
永远的故乡
毛过石桥
今日相逢
过往今来说兴化
七都在哪里
永远留下那一片海
出门在外
人在江湖
——住旅馆之一
千虑二失
——准旅馆之二
习以成性
——住旅馆之三
东南西北客
——住旅馆之四
世间桃源
迷路在用直
感悟江南
回家去
西行日记
《乡间野趣》之沈万三秀
上杭州
《乡间野趣》之小岛一夜
《乡间野趣》之古街漫步
《乡间野趣》之退思补过
《乡间野趣》之二十年没
去乌镇
第二编  平常时光
思想的湖
人生
心情
速不求工
鸟语花香
来客
家务事
旧藤椅
旧家具
衣服
镜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现代生活
路途
写信
说玉

假期的孩子
我们和警察
清唱
养鸡阿婆
阿弥陀佛
邻居
余音绕梁
表亲
乡下
大妹
文满
五姨
母校
口味
玩具羊
文学路路通
意外的相逢
写作的时光
不像作家
栖息地
附录
范小青创作年表

内容摘要
 这本《范小青经典散文》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作品,包括《旧家具》、《衣服》、《镜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现代生活》、《路途》、《写信》、《说玉》、《病》、《假期的孩子》、《我们和警察》、《清唱》、《养鸡阿婆》、《阿弥陀佛》、《邻居》、《余音绕梁》、《表亲》、《乡下》、《大妹》、《文满》等。

精彩内容
 小时候住在一座古老的小城里,也曾经听说过长江,以为是很遥远很古老的故事,与自己是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有什
么关系的。当时自己更没有什么想象的能力和虚构的本事,即使知道世界上有一条江叫长江,也无法在自己的心里或脑海里勾画出它的形象和模样。于是长江就这样从一个小孩子的一个耳朵里穿进去,又从另一个耳朵穿出来,流
走了。
长到少年的时候,跟着家里的大人从城市来到了农村。这农村倒是个水网地区,湖荡沟渠遍布,水很多,不过那不是长江水,是江南的水,是江南的细细小小的水,是江南的青山绿水的水。所以,在江南农村的那些年里,,虽然是被水浸润着的,虽然是被水抚育了的,但却仍然与长江无缘,与长江仍然相隔两茫茫。
然后长大,进入大学中文系,忽然就在眼前打开
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图书馆在阅览室,我认识了长江,唐诗中的那些写长江的诗句,总是令人心动不已,吟诵不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终于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翱翔,去了解长江,去亲近长江,长江
与我不再是陌生
的了。
但是,这毕竟还只是纸上的长江,诗中的长江,古人笔下的长江,自己与长江,还未、曾谋面,还没有机会亲密接触,零距离相遇。
别急别急,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千里来相会。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临了。我与长江的结识,缘于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是正宗的长江北边的人。我在大学的篮球场上,看到他的身影,后来就谈恋爱了,当然是地下的,再后来,我就跟着他回家了。
那时候我对江北一点地理概念和方向感都没有,因此头一次去婆家就给了我二个大大的下马威。从前李白乘个小舟便能“千里江陵一日还”,而我们坐着四个大轮子的长途汽车,清晨五点出发,一直开到下午六点才到盐城,直坐得两腿发麻,两眼发直。
记得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我头一次见到了长江。说来惭愧,那一年我已经二十七岁了,但是革命不分早晚,认识长江也一样不分先后。二十七岁的时候,我和江北的小伙子,坐在肮脏破旧的长途汽车上,汽车开到江边的渡口,停下来,大家下车;空了身子的汽车开上停在江边的渡船,下了车的乘客,再逐一步行上船。混浊的江水就在脚下,滔滔的波浪拍打着渡轮,水花一直溅到甲板上。
这个摆渡口,在长江的江阴段,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走在这条路上,不由得思绪就翻腾起来,想起电影《渡江侦察记》里国民党情报处处长的“经典”台词:“报告军座,像这样坚强立体的防线,如果共军没有飞机和登陆艇配合作战,那是很难突破这长江天堑的……”话音未落,解放军的“经不起一发炮弹的木帆船”就冲过来,就在这地方,百万雄师过大江了。
上了船,虽然很冷,甚至有江水泼洒过来,我却没有像其他乘客一
样急急地躲到车上去,毕竟,这是我头一次见到长江
呀。
生于江南、长于江南、习惯了江南和风细雨的我,确确实实被这个长江震撼了,甚至震惊了。这尚且是一个风浪不大的冬天,江水便已是如此雄壮而粗犷,如果碰上雨季风季,这个长江又会是怎么个样子呢?那样的样子,有一回终于是让我赶上了。那是几年以后了,我们已经从地下转为地上,从恋人成了夫妻,却是一对两地分居的夫妻。于是,寒暑假里,逢年过节时,你来我往,奔波于江北江南。一个深秋的日子,我在婆家住了几天后,独自一人回苏州。一上路就已是风雨交加,车到江边时,一眼望出去,真是长江滚滚向东方;那滚滚之势,让那样巨大的渡轮可怜得就像一叶小舟在风雨中飘摇。
我们停在岸边等侯渡船,渡船却在江上遭遇了危险,巨大的风浪把船板打断,一辆停在船尾的汽车,差一点滑进江里。经这一惊吓后,有关部门立刻通知封江。
这是我头_次听到封江这个词,以后也再没有碰上过。封江了,所有的汽车都停在江边,排起了长得望不到底的车队。大伙儿似乎也不怎么着
急,也没有见谁慌慌张张,到处打探的,不像现在,一碰上堵车,哪怕一个小小的堵车,大家都会烦躁不安,跳起脚来。到底时代不同了,速
度也不同了,情绪也不同了。虽然大家很泰然,我心里却很不安然。长江南边,父母亲等着我早早归去;长江北边,丈夫也
等着我到家后跟他联系,我却两头没着落地停在了江边。一急之下,我便顶着风雨,下车去探听消息。可是除了风雨,哪里有什么消息。是呀
,谁又能知道这风雨什么时候才肯停息呢。
结果倒是火了江边的小食店,生意大好。我又冷又饿,又惊又慌,赶紧躲进一家小店。想喝点热水,却连茶杯也没有,借了一个碗,买了一碗热水,哆哆嗦嗦刚端上,还没送到嘴边,一阵狂
风过来,打起了门帘,门帘又打着了我的手,碗就从我的手里摔出去,打到地上,碗碎了,水泼了。那卖水的妇女皱着眉头朝我看了看,又拿出一个碗来给我,倒上热水,可我竟然又犯了一个完全相同的错误,第二次将碗打碎了,将水泼光了。那妇女也急了,指着我连连说,你这个人,你这个人,你这个人。我没有听到她后面说了什么,她可能也确实没有再说什
么,在这样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你这个人”四个字也就足够
了。当然,最后我还是喝到了热水,也吃到了东西,吃的什么虽然忘了,但毕竟没有饿着自己。我虽然打碎了那妇女两个碗,但她还是给“你这个人”提供了喝的和吃的。我早已经忘记了她的模样,但我知道她是一个住在长江边的妇女。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