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件减半(图解精益制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零件减半(图解精益制造)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39 4.0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三木博幸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792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891089

上书时间2024-05-2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日】三木博幸1964年入职久保田钢铁株式会社(现为“株式会社久保田”)。1964—1980年在研究本部从事耕地机、插秧机、拖拉机的开发工作。1981—1983年作为海外技术研修生被派遣到纽约学习。1983—2003年从事拖拉机的事业革新和事业再建(拖拉机、插秧机、自动售货机)。2004—2009年任久保田机械设计株式会社董事长。2009年至今,任株式会社成本开发研究所董事长。
目前主要业务:开发现场的技术指导,讲演、研讨(造物讲座、成本培训、机械制图培训等)。
其著作《成本减半》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目录
卷首语
第1章  成本是“创造”出来的
  成本不是产品开发的结果
  成本计算手册要让每个人都一目了然
  成本计算手册活用实例
  如何制作成本计算手册
  通过计算成本提高开发能力
  成本最小化设计才是降低成本的极致
  表里一致的“成本最小化采购”
  价格降低15%+品质提升20%=性价比提升35%,
  通过削减30%以上的变动费用来提升极限利润10%以上
  口号是“零件减半、成本减半”
  不可或缺的前期管理
第2章  创造成本的技术和智慧
  从其他行业的产品中发掘IP
  从失败中学习以挖掘PP
  通过发掘PP将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
  每天30分钟的学习会议可使现场脱胎换骨
第3章  技术指导的巨大作用
  无须在一线进行指挥也可以降低成本
  <实例1>向净化槽开发人员传授的技巧与智慧
  <实例2>通过发掘IP和PP起死回生的空调机事业
  <实例3>支援大型联合收割机业务进入亚洲市场
第4章  全日本的现场都是“宝库”
  <实例4>印刷机械中蕴藏的巨大宝库
  <实例5>挑战体育场里的可移动式座椅
  <实例6>三厘米的笔记本电脑铰链也可以做到成本减半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的开发人员对成本不了解
  将宝库真正变为宝贝
第5章  可降低成本的图纸的绘制方法
  设计的总结方法
  绘图方法的基本常识
  创造具有市场性、品质高和低成本的综合技术
第6章  “零件减半、成本减半”20实例
  1  减速机(粉碎机)
  2  转向销(拖拉机)
  3  差速齿轮(拖拉机)
  4  前车轴箱体部位(拖拉机)
  5  变速拨叉部位(拖拉机)
  6  控制阀(拖拉机)
  7  踏台部位(拖拉机)
  8  曲轴后端盖
  9  自动启动器
  1O  散热器(拖拉机)
  11  防尘网(拖拉机)
  12  护风圈
  13  操作杆支点部位(拖拉机)
  14  操作链杆部位(拖拉机)
  15  方向盘(拖拉机)
  16  油压气缸(插秧机)
  17  升举阀(插秧机)
  18  油底壳(发动机)
  19  管接头(普通)
  20  圆形管件边缘部位(普通钢管)
第7章  成本开发与价值创造
  旨在开发革新进行技术指导的过程
  目标是削减30%以上变动费用
  开发负责人的指导决定成败
  开发负责人亦是领导亦是队友
  成本降低即价值创造
  彻底追求产品的“必要性”
  希望经营者能够明白
第8章  专利与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创意是开发的原动力
  忘我开发以致忘记提出专利申请
  取得专利和保护专利都是开发人员的工作
  专利属于谁
  与老前辈重逢
  写在论文中的肺腑之言
  创造可调动开发人员积极性的职场环境
结语

内容摘要
“减少零件数量制造出的产品,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的信誉度。”“产品的利润在开发阶段就已经被决定,不会在生产阶段产生。”作者要向现场开发人员传达的降低成本的理念,就是通过充分认识零件材料和加工、组装、物流所花费的成本,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来创造性能和功能都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本书中,作者想从更加注重实践的角度出发,让读者能够切身掌握“只要减少一半零件,就能降低一半成本”的现实。这也是能够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方式,可以称之为积极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作者将这个可以使管理层和开发人员都能满意的方法称为“成本开发”。基于40年来作为开发者的亲身经验,作者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能实现成本降低,就无法开发出市场欢迎的产品。作者希望通过本书为开发现场的“成本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找到渡过经济低谷期的突破口。

精彩内容
如果想在开发现场降低成本,首先必须做到的是使自己公司产品从开发到生产及销售等所有流程中的成本清晰可见。我自己将在久保田时代经过试验并取得成果的开发手法,即对成本有充分意识的手法,称为DTC(DesigntoCost)开发。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从一个零部件到加工、组装等所有程序中的所有成本都清晰可见。
我之所以开始注重DTC开发方法,是因为一次亲身经历。大约40年前,当时我在久保田的耕耘机技术部,正着手开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四轮驱动拖拉机。那是第一次在日本开发国产机型。
将美国产的四轮驱动大型拖拉机拆分后,对其结构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制作出了试验机。结果,机器的性能和品质都超乎想象,当时看来直接推向市场也胜算十足。“这样的话,绝对会畅销!”试乘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自信满满。但是,真正到了商品化的时候,却被喊了暂停。专业部门对售价、生产台数、利润率等进行精细测算后,发现成本过高,很难获利。那一年之后,我们整个小组全体出动,奔走于全国各家制造商之间,为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而搜集报价。在一家汽车制造商那里,我们以较低价格采购到了几乎所有的零部件。于是,将试验机搬到了这个工厂,让他们看实际使用的零部件和组装后的状态。工厂的工作人员将我们设计的四轮驱动拖拉机进行拆解,对机器的每个部分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针对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加工工艺,也一个个地指出了我们的画蛇添足之处。比如,“这个箱体如果使用塑料来做的话,会比用钣金更加便宜”,“这里用不着两面都进行焊接,只要焊接其中一面就可以了,焊接过多的话,反而会容易引起热变形”,“这一部分的折弯是不是可以省略?省略这一个折弯就可以降低15日元的成本”等。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具体并且可以马上予以实施的实用性建议,如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怎么进行组装,采用什么样的构造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绝对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体验。就这样,在这里学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被我们带回了公司,并运用在开发中。结果,最终投入市场的四轮驱动拖拉机,比以前的二轮驱动拖拉机成本还要低。
这一次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所谓成本不是产品开发的结果,而是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与产品一同被创造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创造利润的根本就在于开发”。要想让每个人对成本都一目了然,就必须掌握产品整体所需的成本。这时就需要下边这个非常有用的公式。
产品成本=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利润变动费用指的是直接材料费用、公司内部加工费用、物流费用等,固定费用指的是设备投资和人工费等。公司不同、所生产产品的种类不同,各费用也会有一些差异。但在制造业中,一般情况下把产品全部成本算作是100的话,变动费用、固定费用和利润的比例一般是60、30和10。
其中,开发人员能够大展身手降低成本的部分,自然就是变动费用的部分。可以说,对在全部成本中占60%的变动费用如何进行削减,是决定降低成本成败的关键。对占据60%的这一部分,再进行细分则是直接材料费占48%,厂内加工费占8.5%,物流费占3.5%。开发现场发生的成本,即直接材料费和厂内加工费,约占全部变动费用的94%。在四轮驱动拖拉机的开发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的使用方法、加工方法,可以说就是控制直接材料费和厂内加工费最为具体的体现。如何让这些成本更一目了然,如何更有效率地设计产品并降低成本,这就是DTC开发的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将久保田时代的资料加以整理并制作成了“成本计算手册”,在小组内进行活用。这一手册也是可以使成本降低的对象,它使产品每个零部件的成本构成一目了然。
“成本计算手册”提到的成本是对直接材料费、厂内加工费、物流费再进行细分后的各个部分,即材料费、加工费、各个加工工艺中的费用、涂装费、组装费、冶具费、模具费、包装费、
物流费等。关于成本一词,平常都会听到、说起。这个词的含义应该也不会有让人误解的地方。但是,对于如何掌握某个特定产品中由多个零件组成的单元的成本,如何对成本进行计算的阶段,却并不一定存在确切的方法。不同业种和产品的成本条件原本就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零部件,其成本也会因使用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此外,材料费和加工费等的价格也有上下浮动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成本意识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在进入开发流程之前,需要制作出像手册一样的一览表,让每个成员都看到成本的组成部分,并进行正确理解。通过这样的手册,就可以让所有参与开发的成员对每一特定零件单元的成本有共通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让开发团队成员在同一个矢量内进行降低成本工作的大前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