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中国工程
  • 了不起的中国工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了不起的中国工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2.44 5.4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工程院新闻办公室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102343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1613179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工程奇迹,塑造中国
列车载着刚刚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旅客们驶出了青龙桥车站。几分钟前,这趟列车的车头和车尾刚完成了一次角色互换……虽然中国早已进入高速铁路时代,广袤的土地上奔跑着无数的动车组,但在青龙桥这段翻山的铁轨上,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列车仍然遵循着古老而安全的限速标准前进着。
在古朴的青龙桥车站站房旁边,詹天佑先生的铜像静静地“凝视”着自己当年的杰作。据了解,1905年,詹天佑奉命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908年,当铁路修至青龙桥关沟段时,由于此地段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詹天佑创造性地修建了“人”字形线路,即采用两台机车相互推拉折返的方法,让火车爬坡难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京张高铁与老京张铁路在青龙桥车站的正下方位置交会而过,为之前的“人”字形线路添上一横,重新组合变为一个“大”字。可以说,这是百年来继京张铁路后中国人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这两项不同年代的工程奇迹,象征着中国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代工程技术人员凭着永不气馁、永不言败的坚定信念,缔造着中国光明的未来。
近代,中国曾努力地追赶西方发展越来越快的科技之轮,尽管路途坎坷,有志之士依然不改初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各个领域奋起直追,最终攻克一道道科技难关,打造出一项项捍卫国家安全、造福民生百业的超级工程。
开始于1952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重塑了中国的水网;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让我们培育出能够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并最终改变国人命运和影响世界的种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伟业,以及贯穿全国的高速铁路网络,乃至公路和铁路上规模惊人的桥隧工程,成为中国工业的骨架与血脉。
当下,面对保护环境的历史大势和化石燃料枯竭的危机,中国也将目光聚焦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成为中国在能源领域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而就在本书出版之际,更为先进的获取电能的方式,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之中了。
中国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古老梦想,交由星际探测器和深海潜水器来实现。新锐的“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超越了同样很先进的上一代潜水器“蛟龙号”,能够抵达海洋的最深处,一窥终年不见阳光的海底真面目。“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让我们更加了解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将珍贵的月球土壤标本带回地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它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更为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奔忙。从地球轨道上的“天宫”空间站,到正在筹备之中的载人登陆月球和火星计划,再到计划于20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发射到达太阳系边缘的探测器,一项项堪称奇迹的中国工程,将伴我们走向更为辉煌的未来。
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们完成了一项项了不起的工程。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接力棒也会交到你的手中。或许,你的智慧与能力,将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某一个值得称颂的动人篇章。
你,做好准备了吗?"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本书由2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创作、审定而成,主要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的重大的工程科技成就,包括工业、农业、航天等众多领域,如青藏铁路、城际高铁、特高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火星探测等共19个振奋人心的科技工程,向青少年展示了中国工程科技的智慧成果。



作者简介
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程院新闻办公室是中国工程院的一个组成机构,负责中国工程院的新闻宣传等事宜。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力量,改变世界
青藏铁路:高原上的铁路奇迹
杂交水稻: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
激光照排:印刷的全新篇章
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的水利奇迹
高速铁路:“C”位出道的中国名片

第二章 工程科技,联结九州
南水北调:世纪工程重塑九州水网
“三北”防护林:守护祖国北疆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西气东输:横贯神州的能源“大动脉”
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助力远方来电
港珠澳大桥:联结三地的跨海通道

第三章 国之重器,泽被神州
“两弹一星”: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华龙一号”:核电的“自主创造”品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勇探海洋之心
北斗导航:蹈海探天的卫星阵

第四章 仰望星空,逐梦未来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寻梦星空的中国天梯
“神舟”系列:从“神一”到“神十三”的飞天梦
探月工程:从“嫦娥工程”到迈向深空
“天宫一号”:中国空间站的起点
“天问一号”:开启中国火星之旅

内容摘要
本书由2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创作、审定而成,主要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的重大的工程科技成就,包括工业、农业、航天等众多领域,如青藏铁路、城际高铁、特高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火星探测等共19个振奋人心的科技工程,向青少年展示了中国工程科技的智慧成果。

主编推荐
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创作审定。本书由2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联合创作、审定而成,凝结众多科研人员多年心血成果,让青少年充分领略科技魅力。紧跟科学前沿,内容精益求精。19个振奋人心的科技工程,囊括了工业、农业、航天等众多领域,引导青少年深入浅出地学习、了解工程科技知识。探近现代科技,求新技术创新。从1952年南水北调工程方案设想的提出,到现在的火星探测,旨在带领青少年全方位了解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科技工程发明或创建过程。新时代科学技术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激发青少年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培养工程师思维,弘扬科学家精神。从艰苦的研发环境到辉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青少年树立保家为国、造福百姓的伟大志向,培养忍辱负重、勇往争先的高尚情怀,弘扬创新为国、奉献求实的科学家精神。

精彩内容
2020年,从7月中旬开始,各个航天大国都开启了密集排队去火星的行程,最先拉开序幕的是阿联酋航天局。2020年7月20日5点58分,阿联酋航天局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升空;我国的“天问一号”也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毅力号”也在同年的7月30日发射升空。
为什么各国要扎堆去火星呢?难道飞往火星还有所谓的“黄道吉日”? 答案是,YES!但是这个“黄道吉日”并不是每年都有的,而是26个月才有一次!火星发射窗口期意味着这时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
曾有人误认为,如果从地球上正对火星发射一个探测器,沿地球、火星两点之间的直线飞行,不就是最短旅程吗?
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火星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沿着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即使探测器能正对火星飞行,它也不可能遇上火星。其次,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探测器不可能正对火星方向飞行,但是只要达到一定的起始速度,探测器就能在或长或短的预定时间内到达火星轨道,而不是到达火星。
由于火星在轨道上按自己的规律运行着,为了使探测器在到达火星轨道时,火星也正好运行到同一点与之相会,这就要求探测器从地球上出发时,火星与地球之间有一个特定的相对位置,这一相对位置对应的时间就叫发射窗口期。另外,由于探测器走得快,火星走得慢,所以探测器从地球发射时火星应在地球前方某一个位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