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45 3.0折 5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文丰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89452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1162745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文丰

笔名李鸿政,广东药科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丁香园、知乎签约医学科普专栏作者。被称为知乎ZUI会写故事的医生。

知乎专栏:李鸿政医生。目前已发布原创医学故事类文章超过310篇,粉丝16万+,文章获得346000+次赞;抖音@李鸿政;公众号:听李医生说。




目录
目录
胸痛未必就是心肺问题 2
一次寻常的“心肌梗死”诊断3
判断心肌梗死就看这两个指标7
一路“绿灯”的冠脉造影剂9
多少英雄好汉,折在三种胸痛疾病之下12
排除三种胸痛大病,又迎来腹痛15

闻“恐水”而色变,我们恐的到底是什么20
年轻人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首先考虑肺炎21
急诊科是病房排头兵25
一杯水引发的集体恐惧28
呼吸困难、乏力、恐水,生命出现大危机31
有救了!“晨轻暮重”之后,绝症诊断被推翻37

小小“阑尾炎”,竟能让人住进ICU 41
无论肾结石还是阑尾炎,其实都不难搞42
微创改开腹,摊上大事了49
 小阑尾“戴罪立功”52

“心门”不能随便开,关不上了才真叫糟糕  55
医生开那么多检查单,总是有道理的56
听到心脏杂音,关键问题浮出水面60
手术风险很大,却是唯一的生机64
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个并发症同时出现72

被忽略的皮疹76
怀疑颅内感染?患者脖子却活动自如77
肺部、泌尿道、颅内??几种最常见的感染灶均被排除83
一通扫射后,“敌人”依旧身份不明86
发现皮疹!终于看到希望的转角91

抗凝药是把双刃剑95
中老年人出现腹痛,一定要关注心电图96
医生对病因的推测速度,时常赶不上病情的发展速度100
不遵医嘱服药,后果很严重109

检验也不能保证100%准确  113
一份急诊科检验报告:不算太差,也不算正常114
奇怪!抗生素没奏效,大多数推测也证据不足117
恙虫病?不是已经被排除了吗?122

“无辜”的20cm小肠 133
女性便血不能大意,失血量大更要重视134
出血灶在哪儿?小肠里发现小小出血点141
概率再小的事件,也可能切实发生145

胸片照出一双白肺,医生的努力却没白费148
前一秒喘气说话,后一秒心脏停搏149
突发呼吸困难,必须警惕气胸153
找到双肺变白的原因,又引起新的担心161

妻子昏迷的真相,藏在“难言之隐”里 165
无缘无故的昏迷,不能只考虑低血糖166
病危通知都下了,感染灶依旧是个谜173
丈夫的坦白证实了医生的猜测181

服用降压药长期没效果: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锅186
中老年人头痛不是小事187
心脏停搏10分钟、血压坐了过山车??还有救吗?193
这种罕见的肿瘤,可没少折腾人199

再暴躁的患者,在病魔面前也没了脾气 203
“特殊”的肺炎患者204
“它不过比肺炎难缠一点,但不是绝症”208
久治无果,或许穿刺能找到答案212
肺穿刺的重磅发现:肉芽组织、多核巨细胞218

ICU里的“一波十三折”224
有家族病史,就不能只考虑肺炎225
不管病因如何,先上呼吸机再做CT造影229
“风险再大,都需要治疗”234
出现这几个症状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238

心碎是一种病243
年纪轻轻突发“心梗”的单身汉244
肌钙蛋白值升高,不一定就是心肌梗死247
什么是应激性心肌炎?250

我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是个失恋的女孩252
“她倒在地上的时候,旁边散落着平时常用的胰岛素”253
“脑死亡”是否等同于真正的死亡?257
医生有时也得干侦探的活儿261
一通起“死”回生的电话265

即使“阅片无数”,医生也是普通人270
咳嗽两年,“咳到怀疑人生”271
抓到了!气管里潜伏两年的“真凶”274

用真实病例告诉你啥叫“祸不单行”277
育龄女性、腹痛休克、停经,医生听完汗流浃背278
怀孕本是件好事,碰上宫外孕就成了大麻烦285
两种少见的脏器破裂,竟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发生290

后记294

内容摘要
一个病症的背后,有很多的可能,面对复杂的病情,医生需要“按图索骥”,对症下药。 每一次急诊救治都是一场对疾病种类的逻辑推理。重症医学科中的诊疗过程,有时可以上演一场关乎生命的“大反转”……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难症状,以及医生如何像侦探一样,从疑惑不解到抽丝剥茧,综合种种原因,ZUI终得出确诊结果与背后逻辑。对确诊过程中关键症状的发现、紧急状态下的医疗处置及其如何改变了医生的医学认知,或改变了患者的人生命运,进行了细致而发人深省的描写。

精彩内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铁打的老马和华哥,流水的病人。老马是一个在急诊科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的“老兵”,华哥也多年驻守ICU病房。他们的从医故事异常精彩。请大家搬好凳子,我们这就开始。
胸痛未必就是心肺问题一次寻常的“心肌梗死”诊断“以后再没风平浪静的日子喽!”进急诊科大门的第一天,老马不自觉感叹了一声。路过的护士听见,暗自琢磨了一下,这话似乎在营造一种“来都来了,就是干!”的豪气,尾音里却多少带点“呜呼哀哉”的意思。
许多年以后某一天的凌晨1点钟,老马毫无倦意地倚在门框上,看着走廊里穿梭的绿褂子医生和病房里躺着的患者,忽然心生感慨,急诊科的日子,其实偶尔也算得上“风平浪静”。
老马正想着,看到身旁熟睡的患者家属揉了揉眼睛,是被越来越近的120车警笛声吵醒了。这声音老马自然再熟悉不过,他像往常一样,双腿比大脑更快一步地冲了过去。
救护车担架上的患者捂着胸口,一脸痛苦的样子,旁边跟着他神情紧张的老婆。这个场景日日可见,老马转过头迅速向护士了解情况:58岁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几年前被诊断为冠心病,一直没有规范治疗,刚刚吃完夜宵,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闷。家属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赶紧打了120。
“以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吗?”老马边问边给患者拉心电图。
“从来没有过,今天是第一次。”患者自己皱着眉头回答道。看起来真是疼得厉害,脑门上都是汗。“刚才120车上给做过心电图了,说没啥异常啊!”家属心里着急,不知道紧要关头老马为啥又做了一遍重复动作。
按理说这个年纪的患者,又有高血压,突然有胸痛、胸闷的症状,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了,更别说老马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对这种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要反复做,半小时一小时就得做一个,做到发现问题为止。”老马尽量耐心解释,家属也从中感觉到了专业人士的气场,点了点头,不再插话。
心电图结果出来了,ST-T段似乎稍微有些抬高。老马嘴上没说啥,心里却咯噔了一下,赶紧让护士抽血化验肌钙蛋白——如果肌钙蛋白也升高,那就要高度怀疑心肌梗死了。
心肌梗死这个病名看上去就挺吓人,又是“梗”啊又是“死”的。虽然生活中乃至电视广告上都比较常见,但没有过相关症状的人,估计看到这几个字都想绕道走。那么这究竟是种什么病呢?肌钙蛋白和心肌梗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心肌梗死,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就是心肌细胞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严重的心肌梗死会让心脏瞬间失去功能。心脏一旦瘫痪,人体血液自然就不流动了,血液停止流动,那么人就只能??
很多人可能想不通,为什么心脏好端端地会发生缺血、缺氧呢?为什么又会严重到心肌梗死的程度呢?其实,多数时候是因为心脏的血管被血栓给堵住了。血液通不过去,心脏细胞自然就缺血了。我们再来打个简单的比方,把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战场上所有的补给都需要通过这条高速公路,现在它塞车了、堵住了,自然粮草就供应不上了,前线士兵忍饥挨饿,快则几分钟,慢则几天就会全部阵亡。
心脏细胞一旦坏死,那么细胞就会破裂,藏在细胞里面的肌钙蛋白就会漏出到血液中,这时候,我们抽血化验肌钙蛋白就会显示升高。急诊科医生一看到肌钙蛋白升高,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心肌细胞的坏死,从而得出相应的诊断。
果不其然,化验结果证实了老马的猜测:肌钙蛋白的确升高了。虽然不是太高,但是已经高出正常值了。结合患者突然发生的胸痛,还有心电图的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既然这样,下一步自然是攻坚克难的专家诊断环节。老马随即转过身安排小护士,也顺便说给一旁的家属听:“赶紧让心内科过来会诊,患者一旦明确急性心肌梗死,必须得马上做介入治疗,开通被堵住的心脏血管,恢复心脏血流。”其实还有半句话,老马用余光瞟了一眼家属,选择了用眼神传递:患者等下万一发生心脏衰竭,就不止胸痛这么简单了。
护士确认过眼神,马上找来了对的人。
心内科医生过来后,仔细瞧了瞧病人,一边语速极快地问了几个问题:“胸痛是怎样的感觉,是像石头压在胸口那样的疼痛,还是像大象踩在胸口那样喘不过气来?胸痛时你在干什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