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捏小手开小方(好孩子身体棒)/中医健康绝学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捏小手开小方(好孩子身体棒)/中医健康绝学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0.16 3.4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何世桢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

ISBN9787513227711

出版时间2015-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3373976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世桢,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全国名老中医王旭名医工作室成员。现在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文宣工作。为《健康报》《健康时报》《中国中医药报》《大河报》《家庭医生报》等全国多家媒体供稿4000余篇,曾荣获“河南省卫生新闻二等奖”“《健康时报》特约记者工作科普奖”,并连续5年荣获“《家庭医生报》通讯员”的荣誉。曾独自出版或与人合作出版著作十余部。

目录
第一篇  健脾养胃助成长
  1.让孩子食欲大增的好办法
  2.按揉中脘助消化
  3.让孩子不挑食的秘诀
  4.孩子消化不好,肚子咕噜叫,就揉外劳宫
  5.孩子便秘的征兆
  6.诊治便秘常识
  7.按揉“龟尾”和“七节骨”促排便
  8.专治儿童腹胀的天枢穴
  9.补脾土治小儿腹泻
  10.勤洗手防腹泻
  11.清胃火防治孩子吐奶或呕吐
第二篇  孩子常见外感疾病防治常识
  1.孩子感冒发烧,推推就好
  2.养阴润肺止干咳
  3.流感到底是什么东西
  4.有的孩子为什么会反复感冒
  5.孩子嗓子里的痰要这样化
  6.手足口病无须怕
  7.小儿“寒燥”怎么办
  8.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每位父母都要了解的疾病
  9.对琳琅满目的退烧药如何选择
  10.认清儿童肺炎,家长才能临危不乱
  11.肺炎爱找哪些孩子
  12.增强脾胃功能才能防止肺炎侵扰
  13.小儿患肺炎到底该不该用抗生素
  14.孩子发热久不退时须警惕“传单病”
  15.川崎病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
  16.预防哮喘发作须规避变应原
  17.雾霾为什么会导致哮喘频发
  18.为什么儿童哮喘会反复发作
  19.孩子咳嗽须警惕哮喘
第三篇  小孩子耳鼻喉问题一扫光
  1.小孩子的鼻炎、鼻窦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2.中医治“鼻”有诀窍
  3.生活中两个常见鼻腔护理误区
  4.正确处理孩子流鼻血
  5.小儿慢性咽炎的“病根”在饮食上
  6.孩子人来疯,谨防“叫喊性喉炎”
  7.为什么平常不用给孩子挖耳屎
  8.小儿患中耳炎不用怕
  9.鼻塞不通找迎香穴和印堂穴
  10.孩子老是抠鼻子,须防鼻内有异物
  11.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诀窍
第四篇  如何让孩子睡得安稳
  1.为什么扁桃体会反复发炎、肿大
  2.孩子腺样体肥大怎么办
  3.孩子打呼噜的病根在哪儿
  4.对小孩打呼噜管不管
  5.治疗打鼾不能一切了之
  6.用中药巧治小儿打鼾
  7.口舌易溃疡记得清心火
  8.孩子夜啼可掐四缝
  9.宝宝晚上哭闹不乖怎么办
  10.宝宝趴着睡可以吗
  11.用好三味中成药,孩子就没“内热”
第五篇  让孩子长高长壮的诀窍
  1.莫让孩子的身高输在起跑线上
  2.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有哪些
  3.生长痛无须治疗,补充营养即可
  4.莫忽略孩子脊柱侧弯
  5.让孩子长高个儿的推拿绝招
  6.微量元素无须刻意补,均衡饮食重要
  7.如何判断宝宝缺哪些微量元素
  8.合理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第六篇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1.为啥孩子看起来聪明但学习不好
  2.孩子说话晚,您可别不当回事
  3.怎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4.小儿脑损伤须早发现,早治疗
  5.小儿走路易摔倒,家长不能大意
  6.孩子不说话,警惕小儿自闭症
  7.患儿哭闹不安可能跟脑损伤有关
  8.把儿童尿床的问题说透彻
  9.小孩子挤眉弄眼、吸鼻、清嗓子是何因
  10.改变孩子命运的“小儿癫痫”
  11.别让“小儿肾病”反复发作折腾孩子
  12.“过敏性紫癜”就在孩子身边
  13.孩子不过敏真好
  14.我们都误会了,原来核磁共振没有放射线
  15.孩子爱动,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16.孩子玩小鸡鸡,家长不用太在意
后记  希望我们不会因为对孩子疾病的不了解而悔恨

内容摘要
 由于国内的儿科医生普遍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向大家普及育儿的知识,因此,家长对很多婴幼儿及儿童的常见病的概念认识不清楚,所以对一些疾病非常的纠结。何世桢编著的这本《捏小手开小方(好孩子身体棒)》通过大数据,收集了家长最为关心的50多个小儿常见病问题,以采访多位包括全国名老中医、
博士生导师、省管优秀中医儿科专家的形式,用生动通俗的文笔,将疾病原因、如何预防、家庭护理(包括食疗、小儿推拿)等,把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告诉家长。

精彩内容
 因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叫功能性便秘,如上文所说的热性便秘、虚性便秘。临床上,除了功能性便秘外,还有一类便秘是由于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所致,医学上将其称为器质性便秘。比如,孩子原本患有肠粘连、甲状腺功能减退、肛裂,继发便秘。在这种情况下肠粘连、甲状腺功能减退、肛裂属于原发病,而便秘则属于继发病,治疗时应把问题重点放在原发病上。
器质性便秘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疾病在某种情况下都存在诱发便秘的可能,但是闫大夫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生活中最为多见的三类器质性便秘:肛裂导致的便秘、先天性巨结肠导致的便秘和结肠冗长症导致的便秘。
①肛裂导致的便秘:不少家长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些尚不能表达的小孩,平常乖巧可人,可一
到排便的时间孩子就哭闹不止,百般抗拒。其实,从孩子的哭声中我们就可以提取出一些信号,孩子为什
么会哭,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疼”,而什么原因会让孩子平常不疼,排便的时候疼呢,答案肯定在肛门处。
成年人肛裂的时候排便尚疼得呲牙咧嘴,更别说咿呀学语的小孩子了。闫大夫说,肛裂和便秘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便秘引起肛裂,肛裂又加重便秘。孩子肛裂后,因疼痛排斥排便,能忍则忍,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使肛裂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有时候很多家长不解,明明用上了便秘药可为什
么不见效果,这是因为孩子因肛裂而排便疼痛,强忍着不便造成的。
如果小儿排便时哭叫,便中带血丝,这个时候家长们应细心留意下孩子存不存在肛裂,观察下孩子肛门周围有没有疮面,如果存在那便是肛裂,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便秘,就必须先把肛裂问题解决掉,让孩子怀着一颗轻松的心情排便。
对于这种情况,闫大夫推荐带孩子去医院请肛肠科大夫会诊,一般肛肠科都有自制的润滑油,给孩子抹一点,排便疼痛就会缓解很多。
②先天性巨结肠导致的便秘:先天性巨结肠属于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病症,就是有的孩子生下来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存在持续痉挛段,肠道痉挛的时候非常疼痛,而此类患儿就是因为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少或功能异常,使肠管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通而不畅,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近端肠管代偿性增大,肠壁增厚,排便困难。
对于此类疾病,家长无须自己做出判断,因为如
果婴儿出生48小时内无胎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胎便,医生、护士就会告知其家长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了。
不过对于一些轻微的、难以察觉的巨结肠病,因为症状不典型,在医院没有查出来,小儿回家后只是阶段性地出现便秘症状,也不严重。这个时候家长也
不用急着带小儿去医院治疗,注意观察就行,一般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器官发育逐渐完善,此病慢慢就好了。
当然,对于严重的巨结肠病,家长们还是要听从大夫的安排尽早做手术,因为粪便排不出去会引发感
染,那么小的孩子,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③结肠冗长症导致的便秘:结肠冗长症,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孩子的结肠比正常小孩的要长,结肠增长了,类似于路途变远了,粪便在“路上”耗的时间太多,走到肛门处就没有“力气”了。因此,结肠冗长症也会引起慢性便秘。
对于这种类型的便秘,闫大夫建议家长采取保守治疗即可,就是根据上文所讲的功能性便秘证型给予中药保健治疗,平常多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定时让孩子上厕所,就算他没有便意,拉不出来,也要他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建立排便意识。对于尚无自理能力的婴幼儿,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排便意识,同时确立一种语言或手势告诉孩子“现在是大便时间”。正常情况下,只要孩子排便顺利,随着年龄的增长,冗长结肠的影响就会慢慢消失。
三分治疗,七分锻炼。闫大夫说,有了病不要光想着吃药,对于便秘问题,咱们要注重功能锻炼,把吃药作为最后的手段。他在临床上遇见过许多患有便秘的孩子,其患病过程跟心理有关。比如一些孩子胆小,害怕抽水马桶的声音,于是抗拒排便。再比如一
些孩子在幼儿园有便意时不敢举手向老师汇报,自己忍着。这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当身体每次有便意信号发出时,大脑相应的排便功能区域都会做出反应,若对此反应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会使身体的排便机制失调,继而导致顽固性便秘。
所以,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帮助训练孩子的排便功能,让其多做排便动作,排不出来也无所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排便就正常了。当然,对于经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器质性便秘,还是要适时进行手术治疗。
P16-1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