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你的血管比你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别让你的血管比你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7.21 5.7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芳

出版社科技文献

ISBN9787518945009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238735

上书时间2024-05-2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写一本书,是为了让读者过上更健康、幸福、快乐的人生。

 

 两年前,我写了*本科普读物《汪芳说 血管清爽活百岁》。因为医务工作十分繁忙,而且正值在北京医院牵头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评价工作,故而只能忙里偷闲整理文稿,*终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完成。记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细心的记者拿着那本书问我著书的心路历程,我说:“我不是大文豪,也不是社会学家,写不出优美的词句,也不会有深刻的警醒之语,只是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帮助那些渴望健康活着的人。医学是严谨的,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说晦涩难懂,我衷心地希望能用自己通俗的语言来‘翻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法,帮助大家去伪存真,未雨绸缪,度过健康的人生。”

 

 诚然,*本科普读物耗费了我太多精力,以至于发行后的半年时间里,多家出版商再度找我商谈皆被婉拒。不过,我并没有因为繁重的临床工作而放松科普写作,“汪芳心视界”一如既往地每周与大家见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辛苦的付出为我“赢”得了多个“科普”表彰,其中更多的是勉励,敦促我坚持下去,写出更多的科普读本。我记录门诊患者的各种疑问,也留心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心脑血管疾病预治知识,我发现有意无意的误导很多,大家的不解更多。同时,针对很多反复讲过的内容,仍然有大量的咨询。比如支架该不该放,降压药能不能停,他汀类药物是否伤肝,喝酒到底对心血管系统是否有害等。我扪心自问:这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不是讲过吗?看过一次就应该谨记,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质疑呢?

 

 其实,这个现象不难解答,经过总结和深思后,我找出了答案。对于更多的患者而言,他们缺乏医学知识,加之受到外界不实信息的干扰,甚至一直秉承了一些错误的观念。无论健康人还是患者,当他们真正遇到需要解答的疑问时,且发现自己并不能找到答案,甚至对于某位“专家”的解答也不能完全信任,于是开始不胜其烦地询问。

 

 既然大众真的需要明确、直白和简单易懂的医学解答,那么,作为一名医生就责无旁贷。直到2017 年底,在朋友的建议和微友的鼓励下,我再度准备第二本书。我该从哪里入手呢?我翻看近两年写过的科普文章,发现文中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些信息触动了敏感的神经。我一下子想起曾到某学会论坛所做的报告:“目前全国首位死亡原因——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占到了40%,而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中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肩负家庭和社会的双重重任,如果这部分人放松了对健康的警惕,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决定重点关注这部分特定人群,开始整理和撰写,希望通过这本书引起广大中青年的注意。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是我的人生信条。借整理文稿之机,查阅了很多资料,更新了部分数据。科普书籍*讲究通俗易懂,尤其是医学专业,所以,我注重每一期病例的描写。医学又是有温度的学科,与患者的每一次对话,每一次交流,都如同一段真实的影视记录。当我重温这些经历的时候,我不仅读出了跌宕起伏的病情,也听到了喜怒哀乐的故事,甚至从中还得到了感悟与升华,让我能够更合理、高效地面对医疗工作,时刻提醒我把更多的人文关怀送给每一位患者。

 

 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终于完成了。我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渴望表达的人,愿意用亲身经历、所学所悟去影响更多的人。当下慢性病高发,生活压力过大,我眼里的每一位朋友,无论健康与否都面临着或轻或重的疾病威胁。如果因为自身的疏忽和错误而偏离健康的轨道,希望我的一点点努力能帮助大家健康、快乐和幸福地享受人生。

 

 汪芳

 2018.6.8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近年来,中青年英年早逝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血管刻不容缓!

 

血管出现血栓、血脂高、血压高、血管有斑块……均可导致心梗、脑中风、肾病等严重疾病,全书从血管为突破口,告诉读者,血管成分及血管自身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危害。从症状谈起,让你提前得知疾病的到来。作者选取临床一线诸多鲜活的案例,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字娓娓道来,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血管强,生命更长。

 

作者简介
汪芳,女,主任医师,现为北京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并分配于北京医院心内科。
1996丹麦哥本哈根国立医院心内科作访问学者。
2000-2005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攻读临床型硕士、博士研究生。
200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2007年赴新加坡国立心脏中心主修超声心动图技术。从事心血管临床医疗29年,承担了多项医疗、教学、科研及保健任务。熟悉心血管内科常用及最新的检查与治疗手段,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衰、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擅长各种心血管药物的临床评价;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各种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抢救方法;2006年7月作为医疗专家紧急赴非洲几内亚,成功抢救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的我驻外使领馆人员,获得外交部高度嘉奖。

目录
Chapter 1 血管  左右了我们的生命
  “猝死”带走了多少青壮年?
  CEO的心梗之殇
  心衰: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冠脉痉挛,堤坝上的蚁穴
  冠脉畸形,生命炸弹的引爆器
  血管被血栓堵塞,凶险的急症
  胸“痛”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
Chapter 2 血脂  决定寿命的长度
  一分钟看懂血脂化验单
  血液里流淌着生命的“能量”
  吃完降脂药,还有一项不能忘!
  一个血脂病例带来的深思
Chapter 3 血糖  血管的甜蜜杀手
  这是我最糟糕的一个病例
  糖尿病也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为自己的血糖做主,难吗?
  苹果有糖心,人也会得“糖心病”
  “糖友”降压,用药不能厚此薄彼
Chapter 4 血压  加速肾脏衰老
  总统的“离世”与高血压的“新生”
  肾与高血压之间的是是非非
  夜间高血压的元凶竟是它!
  量血压,敢说你做的都对吗?
  读数知血压:早知晓、谨治疗、严控制
  老人降压,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高血压指标再降!你是否从高危变患者
  降压路上“七宗罪”,你犯了哪条?
Chapter 5 血管斑块  脑中风的潜在威胁
  它,其实比癌症可怕得多!
  脑溢血,防治每一点都不能忽略
  缺血性脑中风,不是“一日之功”
  他们不是老糊涂了,而是……
  颈动脉斑块,无视还是重视
Chapter 6 血栓  心血管疾病的源头
  晕:这些猝死的征兆你都忽略了
  别害怕,这才是头晕的真相!
  明星下厨房,累到心肌炎!
  辨清水肿,生活不被疾病侵扰
  一条腿肿or两条腿肿,差别大着呐!
  这病,玩的就是心跳!
Chapter 7 药  吃对了救命,吃错了害命
  高血压患者要吃阿司匹林吗?
  这些救命药,应急也能辨病
  不想吃降压药,是旧事也是难题
  叶酸服用勿草率,细节见真知
  这种“禁药”很多人在吃!
  华法林,还可以更多人吃!
  老年人“用药安全”是个大问题!
  硝酸甘油、利尿剂,谨慎着吃

内容摘要
 汪芳著的《别让你的血管比你老》从血管为突破口,告诉读者,血管成分及血管自身问题对健康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危害。从症状谈起,让你提前得知疾病的到来。作者总结了30年的行医精华,选取鲜活的案例,以讲故事的方式,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字娓娓道来,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血管强,生命更长。

主编推荐

★业界权威 作者汪芳为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使,“敬佑生命·2017荣耀医者”科普影响力获得者

★贴近生活 全书内容从社会上真实发生的事件、临床一线亲临的医案为切入点

★全书饱含精准的医疗分析、温暖的人文关怀、积极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理念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怎么说没就没了……看过相关报道的朋友不难发现,上述三位不幸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本来好端端的,说没就没了!
没错,说没就没,这就是猝死!
追踪猝死的诱因,很大一部分是心源性的,也就是说突然的心脏停跳导致生命的逝去。当然也有长时间伏案打游戏或坐长途车的人,猛一起身后因为下肢静脉血栓而导致肺栓塞,最后引发了猝死。总之,不论是哪种猝死,都是名副其实的“猝不及防”!
我国每天至少猝死1000人!也许你不相信,但是数据统计的确如此。
在很多人看来,严重的心脏病应该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应该发生在中青年人身上。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观点也要更新一下了。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日趋常态化,常被诸如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一早盯上,由此引发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率持续走高,同时,也正日趋低龄化。
年轻的本钱不抗花!
年轻人认为“年轻就是本钱,折腾点没所谓”,这显然是不对的!
诸多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
血管老化等症状最早在20岁即可出现,而且其中70%以上的粥样硬化斑块为进展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其发展,就极易发生斑块出血、血栓形成等更严重的结果,最终引起青壮年猝死或诱发心肌梗死。
2007~2009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发病监测数据显示: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之以往明显上升。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发作而死亡的患者人群中,年龄处于25-44岁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可见年轻绝不是远离死亡的保护伞!
我在临床中遇到的心源性猝死(特别是中青年人)患者,其生前大多存在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等。再者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如文中这位媒体副主编,其朋友就诉说他平时工作很拼,常年熬夜加班,饮食也非常不规律,很显然这些都是诱发他最后猝死的重要原因。
年轻甚至更危险!
最近几年来门诊找我看心肌梗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说出来很多人不以为意,而这恰恰是我所担忧的——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比老年人更危险!
年轻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心脏结构的特殊性有别于老年人,年轻人心肌梗死的症状、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预后)与老年人也不一样。年轻人突
发心梗时,不像老年人会出现明显的胸部疼痛、恶心、呕吐、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双眼发黑等症状,所以极容易被忽视。
多数患冠心病的年轻人的冠状动脉病变较轻,冠脉(冠状动脉)狭窄也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斑块多数是不稳定的软斑块,极容易破裂或产生裂纹,引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