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掏空行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掏空行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53 5.8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际陆|责编:高文欣

出版社中国财经

ISBN9787522319056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756201

上书时间2024-05-2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文主要以产权性质为视角,采用分组分析的方法研究终极控制权、董事会行为和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文章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从“问题提出→背景分析→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四个层面逐步展开研究。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贡献;第2章“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掏空行为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了制度环境和董事会行为对掏空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研究打下经验基础;第3章“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机理和特征分析”描述了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实际情况,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现实的制度与环境背景,使本文的研究能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第4章“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分析了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和所有权比例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终极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掏空行为理论模型,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5章“控制权、控制人变更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是基于2005-2010年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先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第6章“董事会行为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在第5章基础上,在加入董事会行为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终极股东控制权对董事会行为的影响,进而导致通过董事会行为影响掏空行为;第7章“制度环境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在第5和6章的基础上,在加入制度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制度环境对终极控制权和董事会行为的影响,进而导致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又结合主成份分析法研究了制度环境、董事会行为和终极控制权三个因子对掏空行为的影响程度大小,以期明确主次,对症下药;文章后是第8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治理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政策建议,同时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作者简介

刘际陆 ,男,汉族,浙江温州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学院教师,台州"21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VAR与资本市场。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贡献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终极股东的掏空行为
  2.2  董事会行为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
  2.3  制度环境对掏空行为的影响
  2.4  文献述评
3  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特征和机理分析
  3.1  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特征分析
  3.2  掏空行为的微观机理与经济实质
  3.3  我国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制度背景分析
  3.4  掏空行为的抑制机制
4  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4.1  理论分析
  4.2  模型假设
  4.3  模型构建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控制权、控制人变更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5.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董事会行为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实证研究设计
  6.3  实证研究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制度环境对终极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  实证研究设计
  7.3  实证研究及分析
  7.4  进一步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相关对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制度背景,创新构建了基于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终极股东掏空行为模型,并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终极股东控制权、董事会行为和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的影响。本书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特征,丰富和完善了公司治理理论、终极产权理论以及终极股东掏空行为研究,为规范和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也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等主体进行企业所
有权改革、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等提供实践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