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壶济世的杏林圣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悬壶济世的杏林圣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48 3.6折 2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高栋|责编:林尧

出版社首都师大

ISBN9787565671654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3.8元

货号31763287

上书时间2024-05-2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上古名医
  中药始祖神农
  中医的开创者黄帝与岐伯
  中医学奠基人扁鹊
第二章  汉晋时期名医
  病历的发明人淳于意
  外科鼻祖华佗
  医圣张仲景
  脉学第一人王叔和
  针灸鼻祖皇甫谧
  古代急救专家葛洪
  隐居的宰相医家陶弘景
第三章  隋唐两宋时期名医
  病原学创立者巢元方
  医龙救虎的“药王”孙思邈
  古典方书作家与兽医学奠基人王焘
  儿科创始人钱乙
第四章  金元明清时期名医
  金元四大家
  伟大的药学家李时珍
  弃武从医张景岳
  功同良相的王肯堂
  传染病病因学发现者吴又可
  温病学派宗师叶天士
  中医解剖学代表王清任
  外治之宗吴尚先
第五章  近代京城四大名医
  创办北平国医学院的萧龙友
  鞠躬尽瘁的儒医孔伯华
  医术高超治学严谨的汪逢春
  提倡中西结合并捐献遗体的施今墨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介绍从古至今的中医名医,共计五章,分别是上古名医、汉晋时期名医、隋唐两宋时期名医、晋元明清时期名医和近代京城四大名医,介绍不同时期名医的生平、行医的经历等。
首先,第一章分别介绍了上古时期的名医神农、黄帝、
扁鹊。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汉晋时期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脉学第一人王叔和、针灸鼻祖皇甫谧、急救专家葛洪、宰相医家张仲景。
第三章介绍了隋唐两宋时期
的名医巢元方、孙思邈、王焘、钱乙等。第四章分别介绍了李时珍、张景岳、王肯堂、吴又可等晋元明清时期
名医。第五章介绍近代京城的四大名医: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施今墨。每章都配有名医的图片、照片,以供作者阅读,书稿整体阅读起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对于读者了解我国从古至今的名医有一定的帮助。

精彩内容
 中药始祖神农神农是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他还有一个名字叫“炎帝”。炎帝与黄帝并称为“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神农长着
牛头、人身,力大无穷,他发明了农具,还教百姓开垦农田、种植粮食、制造陶器和炊具,同时,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相传神农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所在的部落在今陕西宝鸡姜水一带,最初定都在陈地,然后又迁移到山东曲阜,后来神农的部落和黄帝的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部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农是中药的始祖,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流传至今。当时的人们都是吃生肉、饮生水,因此经常有人生病或者中毒,为了帮助百姓辨别食物、
消除病痛,神农亲自尝遍世间百草,寻找能食用的植物和治病的药物。
有一次,在他尝了某种草药之后,便感觉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这些都是中毒的反应,于是他就找了一个地方停下来休息,结果正好躺在一颗茶树下,树叶鲜嫩翠绿,还散发着微微的清香。神农顺手从树上摘了几片叶子塞进嘴里,顿时一股清鲜的气味在嘴里弥漫开来,他慢慢地咀嚼,然后惊奇地发现,这树叶的味道苦涩中带着甘甜,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中毒的症状也逐渐消失了。于是他意识到这种树叶可以解毒,以后外出寻找草药时神农都会随身携带这种茶树叶子当作解药,这就是传说中茶叶被发现的过程,也是史书中讲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
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
种从没见过的植物,谁知刚放到嘴里,霎时感觉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下来。同行的人慌忙把他扶起来,他明白自己中毒了,可是已经无法开口说话,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同伴们慌忙把那棵灵芝放进他的嘴里,神农吃了灵芝后毒逐渐解了。从此,人们认识了灵芝。后来,神农误食了含有剧毒的“断肠草”,因为救治不及时,最终中毒而亡。
这一传说更加突显了神农尝百草的艰辛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正因为神农对医药和农业的重要贡献,他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成为传说中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也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中医的开创者黄帝与岐伯黄帝也是中国上古时期
的一位部落首领,是华夏文明早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以其文治武功统一了当时的各个氏族部落,成为中华民族最早的领袖之一,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因此,黄帝也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设问作答,并将这些设问作答编纂成书,形成了中医学最伟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医学的基础理论,并沿用至今,后人称为岐黄之术。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后世将歧黄之术指代中医,“岐黄”也被视为中医的开创者。
岐伯是我国上古时期最
著名的医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是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岐伯从小善于思考、志向远大,喜欢观察日月星辰、
四季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来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中医学奠基人扁鹊在我国医学史中,记载有两个不同时代的“扁鹊”:一个是黄帝时期的扁鹊,另一个是战国时期的扁鹊。
黄帝时期,黄帝和他的属臣发明了文字、乐律、舟
车、医药等,其中掌管医药的臣子叫扁鹊。但由于历史久远,有关黄帝时期扁鹊的传说大多都没有保存下来,我们只能从史籍中看到一些零星的记载。
现在人们所说的扁鹊,大多是指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本名秦越人,又号卢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当时的人们就借用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
他。
扁鹊是战国时期勃海郡(今河北沧州)人,年轻时开过旅店。当时一位长住旅店的旅客长桑君是位医术渊博的医生,得知此人后,扁
鹊拜其为师,开始学习他的医术和秘方,加之扁鹊天生
聪明,得到传授后又苦心专研古人的医术,最终成为一
代名医。
扁鹊在中医学上最大的成就是发明了切脉诊疗的方法。据说在他之前,医生看病仅凭观察病人的面色、声音等作为诊断依据,比如以有没有呼吸判断病人的生死状态,这种方式经常产生误诊。当运用了扁鹊的切脉法之后,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
史书中记载了扁鹊通过切脉为晋国大夫赵简子治病的事。
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连续五天五夜不省人事,扁鹊前去诊治,通过切脉发现脉象正常,便说:“不要
紧,两三天就好。”众人不相信,结果两天半后赵简子果然苏醒了。
P3-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