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者发想(革新营销的新视点)
  • 生活者发想(革新营销的新视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活者发想(革新营销的新视点)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72 2.8折 2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04418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2261941

上书时间2024-05-2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创建于1981年,旨在为“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这一理念提供切实具体的表现形式。作为日本市场调查智囊团的领军者,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并不把人看做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从。生活的主体”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类。通过肘序系列调查来跟踪价值观的变迁,以实验的手法来探索未来的动向,深入实际生活与生活者一起思考……我们对生活者韵理解是多元而独特的。世界匕没有任何一家广告公司像博报堂这样,以专业化的智囊豳致力于生活者的研究。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的活动受到欧美和亚洲各国企业,学者,记者的高度关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何谓生活者发想
广告,是关于人的科学
“完整”地看待人
完整地看待就能发现“因果”
将无形之物表现出来
缺少视点,一切无从谈起
“视点诞生的瞬间”
——案例1  某一天的涩谷中央大街
“视点诞生的瞬间”
——案例2  在家里带孩子的母亲没有社会影响力?
“视点诞生的瞬间”
——案例3  没有声音的“耳机”
“视点诞生的瞬间”
——案例4  因孩子减少而增加的东西
“视点诞生的瞬间”
——案例5  会移动的椅子,不是很好吗?
在现实的彼岸欣赏崭新的风景
在中国邂逅的“视点”
第二章  体验生活者发想
如何看待“征兆”
搜集让人“在意”的信息
为临时性大众体验而聚在一起的人们
跳舞发电,发电夜
市民的“共绿”
有一种东西值得我们携手共守
你想成为一个村民吗?
看不懂的女高中生手机短信
事实有根
发生在中国的“在意”的事
如何看待“声音”
人是不善于语言表达的
用过去曾经熟悉的测验的诀窍
从影来说光
你的对白是什么?
人人都有想要倾诉的往事
“落语”中的“出谜题”……心里的想法是什么?
脱口而出的是一个人的心
发现一点,牵出一串
微博+(?)=完美
如何看待“数字”
数字是伟大的表现者
例如,用时间来衡量感觉
请自我介绍一下但是要用数字
读取他人心底的数字
数值的外延,就是心的外延
因年龄增加而变化的心理数值
数字体现出来的人生
生活,其实就是生产数字的过程
中国人心中的数字
如何看待“场景”
“写真”写的是真
餐桌上看到的时代
食物与信息做邻居
“喜欢测量”的人们
情谊拍得下来吗?
安心的构造
喊号子的力量
课题:请拍摄幸福
“可以吃的景观”
透视拍下来的照片上反映着什么
对中国人而言的“好心情(快乐)”
如何看待“波形”
时间推移数据就是雄辩
百分比是有指向的
同步变化的不安和愿望
为我的未来做准备
自费教育
从“朋友式家庭”到“真格的家庭”
选择力,才是生存的战斗力
您给自己买过礼物吗?
YTT的视野
中国的“波形”
第三章  将生活者发想付诸实践
简单的是无趣的
知道“自己的无知”
从提问无应答学到的东西
变化,不是一切
自在就好
日常的心得(1)让创造性变为生活中的实际利益
日常的心得(2)分享带来的增多
日常的心得(3)转向光明的一面
让我们开始生活者发想
致辞有一个星座只有您能描绘
后记再次思考“何谓生活者发想?”
“观察”只是一半的工作,最要紧的是“发想”

内容摘要
 《生活者发想(革新营销的新视点)》源于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
2010年出版的成果,重现了以贡献于实现创造性社会为目的,从2008年开
始实施的开放型学校的教学内容。这个开放型学校不仅有企业的市场人士参加,还邀请广大市民参与,是体验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独具一格
的洞察、获得新发现的技巧的公开性讲座。因此,《生活者发想(革新营销
的新视点)》浓缩了日本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培育起来的各种“事物观察
方法”、“视点”的精华。

精彩内容
 广告,是关于人的科学在介绍我们的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之前,还得先说一下研究所的母体博报堂这个企业的身世。也许很多朋友已经知道,博报堂是创建于1895年的广告公司。为什么广告公司会发展到拥有研究机构的?那我们就先从这儿说起吧。
所谓广告,就是一种将企业提供的价值,广泛地传播给社会大众的业务。比如强调“你使用了这个产品或服务,就一定能够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你能发现新的幸福”,让人们产生做出新行动的欲望。亦即,打动人心是广告的目的。换句话说,那也是一项说服社会大众的工作。
当你要说服某个人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先要了解对方的一
切?他有什么样的嗜好?他期望听到什么样的话语,是不是?广告也是一
样。沟通的前提是了解对方。广告的对象是生活者,只有对生活者了如指掌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所以应该建立一个研究生活者的机构,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1981年,博报堂建立了生活综合研究所。
“完整”地看待人此前我们多次使用了“生活者”这个词,这个词也许是大家平时交谈中很少出现的词汇。但是我们在讲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时,会用到“生活者”这个词。
从企业的视点看,全都容易把人作为自己公司产品的用户、亦即“消费者”来看待。比如,啤酒企业把社会大众当作“啤酒的饮用者”;汽车企业把社会大众当作“车主”。不过,请想一下,我们是为了喝啤酒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是为了开车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不是吧?我们是为了和朋友共度欢乐时光、为了加深和家人之间的情感,把这些商品作为“工具”来利用而已。
我们在作为消费者之前,就有着多重角色:拖儿带女的父母、工作上的生产者、生活社区的一分子、兴趣俱乐部的成员……因此,我们不能将社会上的人单纯地作为消费者来看待,而是当作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全面、完整地来对待。这是提出生活者发想这一概念的出发点。
完整地看待就能发现“因果”360度全方位地看待世人,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
此前看似毫不相关的人的行为,会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根本”。
行动就是结果。而结果呢,必定有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亦即事物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人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态度?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商品而不是其他商品?所谓主要原因,就是促使行动的人的心情、人所
具有的欲望和价值观。真想过这样的生活!该好好珍惜这段时光——产生
这样的欲望也许是下意识的,但是这样的欲求却促使人们采取具体的行动,构成每天的生活。有原因就有结果,也就是我们说的“因果”。
片面地看待人的行为,是无法看出因果的。只有完整地观察,才能发现“原因一结果”是个有机联系的结构。作为结果留存下来的单个行动虽然如同脚印一般,但是作为导致结果的主要原因,亦即人的欲求却是不断催生明天的行动和新生活的原动力。也就是说,解读因果也是我们描绘未来的一种手段。
将无形之物表现出来这里我们来归纳一下生活者发想的思考步骤。
通过多方面地观察人和社会,分析解读事物产生的前因后果,然后据此描绘出未来的生活——这就是生活者发想的基本路径。归纳起来说非常简单,但是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价值观,其内心所憧憬的未来,都是看不见的无形之物。你所能看见的都不过是显现于现实的一个个事物现象而已。
请眺望一下大街吧。
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风景,告诉了我们很多信息,包括人们的表情和穿着,建筑物的设计和广告牌的文字。但是,行人内心深处的想法,还有这个风景将来会如何变迁,则没人能告诉你。
而生活者发想,就是以映入眼帘的景象为线索,来表达看不见的无形之物。或者推测:“大家是否都在向往这样的事?”或者思考未来:“这样的话,未来的生活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吧。”……这应该是充分调动了人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的结果。P14-2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