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式平传(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邵式平传(精)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48 4.2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国强

出版社江西人民

ISBN9787210085379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0474184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邵式平富有个人特色的光辉一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党的光荣和伟大,展示着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李国强、李希文著的《邵式平传(精)》的出版问世,不仅客观真实再现了一个革命家的光辉一生,为党史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内容翔实的读本,更主要的是通过对式平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平和事业的缅怀和弘扬,教育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懂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来之不易,从而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必定要胜利的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目录
序  方志纯
第一章  学生时代
  一  家世与童年
  二  满门忠烈
  三  结识方志敏
  四  秀才考试
  五  一中风云
  六  京城喋血
第二章  投身大革命
  一  特派员
  二  弋阳建党
  三  大闹“天师府
  四  战友与伴侣
  五  横峰点将
  六  农训班教育长
  七  临危受命
第三章  创建赣东北(一)
  一  弋横起义
  二  大战金鸡山
  三  巧取横峰城
  四  士兵运动
第四章  创建赣东北(二)
  一  军委主席
  二  信江军校政委
  三  奇袭景德镇
  四  进军九江
  五  在一、二次反“围剿”中
  六  与王明路线苦斗
第五章  从闽赣到长征
  一  瑞金汇报
  二  筹建闽赣省
  三  在五次反“围剿”中
  四  一段弯路
第六章  抗战岁月
  一  陕北公学教务长
  二  晋察冀边区专员
  三  粮食局长
  四  重返延安
  五  研究闽浙赣(赣东北)党史
第七章  在东北解放区
  一  西满一年
  二  在经济战线上
第八章  省长任上(一)
  一  建设南昌
  二  情系老区
  三  办垦殖场
  四  发展工业
  五  蒋巷试点
  六  调粮
第九章  省长任上(二)
  一  技校校长
  二  创办共大
  三  名誉教授
  四  青年导师
  五  教师益友
第十章  省长任上(三)
  一  处置械斗
  二  尊重科学
  三  重视理论
  四  关心文艺
  五  省长回乡
  六  清廉自持
第十一章  病中
  一  就地医治
  二  方邵情
  三  晚晴
附:邵式平生平活动年表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摘要
 邵式平(1900-1965),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红十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强、李希文著的《邵式平传(精)》依据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完整地叙写了邵式平光辉的一生。1992年6月,经中共江
西省委宣传部批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此次再版,主要是订正了原书中的差错,调整原书的开本。

精彩内容
 第一章学生时代一 家世与童年1900年1月27日(农历己亥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邵式平诞生于江西省弋阳县北端邵家坂。
邵家坂是弋阳县最大的一个村庄,有500余户、2000人口、良田5000亩,阡陌纵横,一马平川。邵式平的故居,就坐落在村的西头高地上,远眺着一望无垠的田野。
这个村庄所以称为邵家坂,是因为这里邵姓集族居住,“是一个宗法社会的典型村子”。据家谱记载,邵姓人系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德兴县黄柏迁来。黄柏是山区,这里是平原,相距30余里,迁移原因是平原更便于生
产发展,谋取生路。邵家坂共有邵姓8大房,分住于东邵、
西邵。东邵有前房、后房、章房、五房,西邵有银房、街房、丘房、官房。在这8大房里,银房最大,但又最穷、最
弱。因为银房在清末以来连秀才这类有功名的人也没出过。邵式平家就属于这一房。在封建社会里,有功名才有权势。邵家坂村前上千亩旱涝保收的良田均落在秀才或贡生
出身的地主豪绅邵茂林、邵麒麟、邵作忠等8家手里,就连祠堂的田谷也被他们占为己有。他们与官府勾结,串通一
气,在政治上进行压迫,经济上进行盘剥,文化上进行控制,“苛捐杂税,无奇不有;贪污腐化,无恶不作;横行霸道,如狼似虎”。他们除了以“国法”统治之外,还有“族法”、“家法”,祠堂“就是施行‘族法’,‘家法’的地方。打开祠堂门,分大小,讲纲常,实行家长统治。至于妇女呢,还要加上三从四德,接受男权的支配”②。“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弋阳邵家坂村就是当时这种封建宗法制度的缩影。它致使邵家坂村人口占多数的贫苦农民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甚至家破人亡的境地。邵式平家自然也身受其害。
邵式平的父亲邵茂奎有兄弟4人,祖辈没有给他们留下家产,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邵茂奎小时帮地主放牛,成年为地主打长工,受尽地主压榨,备尝旧社会的辛酸。
他30岁时,家境才好转,开始租田自种,生活近于中农水平,娶妻成了家。邵茂奎,“秉性纯朴勤俭”,为人厚道;其妻汪喜莲,贤淑善良,终年操劳家务。婚后,生下儿女多人,费尽千辛万苦,才把守清、守松、守壹、守忠、
守经等5子和1女水鸾拉扯大。邵式平排行居三,即守壹,乳名三仔,式平这个学名,是后来他的启蒙老师邵宝发取的。邵老师为什么给他取这个学名,曾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式通拭也”,即“拭尽人间不平”之意;另一说是“式,榜样也”,希望他“做一个时代楷模人物”。胡德兰说,邵参加革命后,曾用名:一之,出自《论语-卫灵公》“予以一贯之”,意思是一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艰苦奋斗作风。
邵式平家世代务农,家中没有人读过书。邵茂奎因为不识字,常受财主欺骗,吃亏上当。据说,有两件事最使他伤心:是他给地主打长工的第一年,东家念字据时,明明说是一年工谷七石⑤,供食宿,可是年终拿出字据一看,却是一年工谷五石,伙食从工谷中扣除,房钱每月谷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