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词话(全译注典藏版)
  • 人间词话(全译注典藏版)
  • 人间词话(全译注典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间词话(全译注典藏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8 1.1折 39.8 全新

库存20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国维 李经邦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4256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625792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人间词话》手定稿
《人间词话》未刊稿
《人间词话》删稿
附录:
《人间词甲稿》序
《人间词乙稿》序
王国维年表

内容摘要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全书以“境界”说为核心,立论精辟、自成体系,堪称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
本书汇集了由王国维亲手删改的《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未刊稿50则和删稿12则,呈现了《人间词话》的全貌,并对每则都做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让读者轻松地走进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殿堂。同时还收录了王国维的两篇《〈人间词〉序》,并整理了王国维的生平附于文后,全方位展现了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精彩内容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①者在此。
注释:①独绝:独领风骚。
译文:有境界的词才是绝佳的词。有境界自然会有很高的格调,自然会出现有名的句子。五代和北宋的词能够独领风骚的原因即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译文:词的境界有“造境”,也有“写境”。这是理想派和写实派之间的区别。但是这两种风格很难区分。因为大诗人所营造的境界,一定是与自然相符的,所描写出来的境界,也一定与理想的境界相近。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①出自冯延巳(一说欧阳修作)《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出自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出自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出自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士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译文:词的境界分为“有我的境界”和“无我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从我的眼光看待事物,事物都带有我的色彩;无我之境,是从忘我的眼光看待事物,所以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物。古人填词,完成“有我之境”的词人非常多,但并不是不能够写无我之境,只有格局宏阔的人才能够完成这样的词。
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译文:无我之境,只有词人在心思沉静的时候才能够达到;有我之境,是词人心思涌动、触及内心深处的情绪才能够达到。所以一个意境优美,一个意境宏壮。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①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注释:①遗:舍弃,摒弃。
译文: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限制。然而,如果把它们写进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一定会舍弃它们中相互关联、相互限制的地方。所以即使是写实家,也是理想家。
另一方面,即使是虚构出来的情境,其中运用的材料也一定是从自然之中得到的,它的构造也一定会遵从自然的法则。所以即使是理想家,也是写实家。
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译文:境界并不是仅仅指景物,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境界之一。所以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的人,才能够称为有境界,否则称为无境界。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①,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②,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注释:①出自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②出自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红杏枝头春意闹”,仅仅凭借一个“闹”字,整首词的春意便喷涌而出。“云破月来花弄影”,仅仅用了一个“弄”字,就把诗人月下弄影的情境描写出来了。
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①,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②?“宝帘闲挂小银钩”③,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④也? 注释:①出自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②出自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③出自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④出自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见第三则注释②。
译文:境界有大小之分,但这不是评价诗词优劣的标准。怎么能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呢?怎么能说“宝帘闲挂小银钩”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
九严沧浪①《诗话》谓:“盛唐诸公(一作“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②,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当作“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当作“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③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注释:①严沧浪:严羽(约1192—约1245),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南宋诗论家、诗人,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有《沧浪诗话》和《沧浪吟卷》传世。
②羚羊挂角:事见《景德传灯录》卷十六、卷十七。传说羚羊夜间睡觉,以角挂树上,足不着地,不留痕迹。参见北宋学者陆佃《埤雅·释兽》。
③阮亭: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山东新城人。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传世。
译文:严羽在他的《诗话》中说道:“盛唐中的一些诗人,仅仅凭借兴趣创作诗词,就好比羚羊挂角,没有任何踪迹可以寻找。所以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玲珑剔透,绝不是堆砌词语就能够做到的。就好像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语言有限但是寓意无穷。”我认为北宋之前的词也是这个样子。但是严羽所谓的“兴趣”、王士祯所谓的“神韵”,仍然不过是说出了它的表面而已,倒不如我概括出的“境界”二字,这才是探索词的根本所在。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①,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②之《渔家傲》③,夏英公④之《喜迁莺》⑤,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注释:①出自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②范文正: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东川(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有《范文正公文集》流传于世。
③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一作“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夏英公:夏竦(985—1051),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北宋文学家、古文史学家、政治家,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有《文庄集》传世。
⑤夏竦《喜迁莺·霞散绮》: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一作“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译文:李白的诗作纯粹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个字,便成千古名句。后世只有范仲淹的《渔家傲》与夏竦的《喜迁莺》,勉强可与之媲美,但是气象却逊色很多。
十一
张皋文①谓飞卿②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③足以当之。刘融斋④谓飞卿“精艳(当作‘妙’)绝人”,差近之耳。
注释:①张皋文:张惠言(1761—1802),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清代词人、散文家、易学家,精于易学,与惠栋、焦循并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的词作选编入《词选》,有《茗柯文编》传世。
②飞卿: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花间词代表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有《温飞卿词》等传世。
③冯正中:冯延巳(903—960),字正中,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④刘融斋: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清代文学家、文论家,江苏兴化人。有《艺概》传世。
译文:张惠言说:“温庭筠的词,深美绰约。”我认为这四个字只有冯延巳能够担得起。刘熙载说:“温庭筠的词,精妙绝伦。”这个评价才是比较中肯的。
十二“画屏金鹧鸪”①,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②,端己③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④,殆近之欤? 注释:①出自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②出自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③端己:韦庄(约836—约910),字端己,晚唐五代词人、政治家,长安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有《浣花词》传世。
④出自冯延巳《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远(一作“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译文:“画屏金鹧鸪”是温庭筠的词句,而他的词风和这一句差不多。“弦上黄莺语”是韦庄的词句,他的词风也和这一句差不多。冯延巳的词风,如果想要从他的词句中找到一句相符合的,那么“和泪试严妆”是不是比较相近呢?
十三南唐中主①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②,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③正不易得。 注释:①南唐中主:李璟(916—961),史称南唐中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南唐二主词》传世。
②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③解人:知音。
译文: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给人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觉。可是自古至今都喜欢“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由此可见知音难觅。
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①之词,神秀也。
注释:①李重光: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后主,词人。与南唐中主李璟有《南唐二主词》传世。
译文:温庭筠的词,词句华美。韦庄的词,风骨奇特。南唐后主的词,就是神韵秀美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