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66 1.4折 49 全新

库存18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著

出版社读者

ISBN9787552706444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31172573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 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 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辑一  一本好书, 无限人生
002 开卷有益 
005 谈读杂书 
007 《晚饭花集》自序 
013 人之相知之难也 
? ? ? ——为《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而写 
017 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 ? ? ——徐卓人小说集《你先去彼岸》代序 
023 《菰蒲深处》自序 
026 一个过时的小说家的笔记 
? ? ? ——曾明了小说集《风暴眼》代序 
033 又读《边城》 
041 推荐《孕妇和牛》 
043 《独坐小品》自序 
045 忙中不及作草 
050 《草花集》自序 
052 美——生命 

辑二  日日三餐, 慢品生活
贴秋膘 060 
手把羊肉 063 
故乡的野菜 065 
菌小谱 070 
萝? 卜 075 
豆? 腐 080 
干? 丝 088 
昆明菜 090

辑三 山河远阔, 人间烟火
102 翠湖心影 
? ? ? ——昆明忆旧之一 
108 皖南一到 
116 四川杂忆 
129 沽? 源 
133 初访福建 
142 泰山片石 
157 初识楠溪江

辑四  草木虫鱼, 万物皆美
花 170 
云南茶花 176 
紫薇 179 
果园的收获 183 
果园杂记 187 
岁朝清供 190 
草木虫鱼鸟兽 193 
昆虫备忘录 198

辑五 按住当下,万般自在
204 我是一个中国人 
? ? ? ——散步随想 
210 我是一个中国人 
? ? ? ——我的创作生涯 
214 生活·思想·技巧 
? ? ? ——在张家口市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227 关于作家和创作 
239 文章余事 
245 美在众人反映中 
? ? ? ——老学闲抄

内容摘要
如何过好每一天?过出圆满自在的一生?
本书精选汪曾祺42篇文章,从生活的五个不同侧面反映汪曾祺的快意人生:读一本好书,吃一顿好饭,看一片好风光,认识一些草木虫鱼 ,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平凡的我们顿觉行走在喧嚣红尘,虽然有疲疲累累,却更有生活的千般可爱,万种风情。
一草一木,一食一味,人间值得。

主编推荐
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当下社会集体心理需求)
如何去生活,是生活本身给予我们创伤的抚慰和生命的滋养。
学会好好生活,拾掇生活点滴细碎的小幸福,抚慰疲惫的身体和灵魂。
2、汪曾祺快意人生的趣味与坚守——(汪曾祺典型生活特征)
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经受住自己不可捉摸的命运和多变世界的考验,
安守一心,活出快意人生。全书从五个方面看汪曾祺怎么做的。
3、全面地、真正读懂汪曾祺,也就读懂了生活的意义
活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汪曾祺用一颗赤子之心,爱着草木时光,爱着寻常日月,爱着成长中的磕磕绊绊,爱着一生的故交挚友,爱着这个大千世界。

4、名人推荐:贾平凹、铁凝 、毕飞宇、王安忆、吴玄、冯唐、金庸……

5、汪朗先生特授权插入汪曾祺书法绘画。更加全面展现汪曾祺其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生活趣味。

6、经典设计,裸书脊锁线装帧
用纸品质,纹理自然、手感柔和,健康环保。

封面温馨治愈,特邀飞乐鸟专门绘制封面插图。
内封朴素热情,裸书脊锁线,典雅别致。

7、超值馈赠:特别印制1枚汪曾祺绘画书签

8、汪朗指定汪曾祺研究专家李建新亲自审校,全面校订很多市面汪曾祺图书的错讹地方二十多处

精彩内容
开卷有益大概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一年暑假,我在我们家花厅的尘封的书架上找到一套巾箱本木活字的丛书,抽出一本《岭表录异》看起来,看得津津有味。接着又看了《岭外代答》。从此我就对笔记、游记发生很大的兴趣。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这一类书的文字简练朴素而有情致,对我的作品的语言风格是有影响的。
我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教国文的老师都是高北溟先生。高先生教过的课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有一年暑假,高先生教了我郑板桥的家书和道情。我后来从高先生那里借来郑板桥的全集,通读了一遍。郑板桥的元白体的诗和接近口语的散文,他的诗文中的蔼然的仁者之心,使我深受感动。全集是板桥手写刻印的,看看他的书法,也是一种享受。
有一年暑假,我从韦子廉先生读了几十篇桐城派的古文。“桐城义法”,未可厚非。桐城派并不全是“谬种”。我以为中学生读几篇桐城派古文是有好处的,比如姚鼐的《游泰山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
我读书的高中江阴南菁中学注重数理化,功课很紧,课外阅读时间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我买了一套胡云翼编的《词学小丛书》,在做完习题后或星期天,就一首一首抄写起来。字是寸楷行书。这样就读了词也练了字。抄写,我以为是读诗词的好办法。读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买了一套《词学小丛书》;同时词里大都有一种感伤情绪,流连光景惜朱颜,和一个中学生的感情易于合拍。
江南失陷,我不能到南菁中学读书,避居乡下,住在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一个庵里。随身所带的书,除了数理化教科书外,只有一本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一本上海的“野鸡书店”盗印的《沈从文选集》。我于是反反复复地看这两本书。可以说,这两本书引导我走上了文学道路,并且一直对我的作品从内到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我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了中文系,选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是沈先生的名副其实的入室弟子。沈先生为了教课所需,收罗了很多文学作品,古今中外,各种流派都有。他架上的书,我陆陆续续,几乎全部都借来读过。外国作家里我最喜爱的是:契诃夫和一个西班牙作家阿索林。因为,他们有点像我,在气质上比较接近。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有志成为作家的青年,应该博览群书,但是可以有所侧重,有所偏爱。一个作家,应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气质。而认识自己的气质之一法,是看你偏爱哪些作家的书。有的作家的书,你一看就看进去了,那么看下去吧;有的作家的书,看不进去,就别看!比如巴尔扎克,我承认他很伟大,但是我就是不喜欢,你其奈我何!
我主张看书看得杂一些,即不只看文学书,文学之外的书也都可以看看。比如我爱看吴其濬的《中国植物名实图考》,法布尔的《昆虫记》。有的书,比如讲古代的仵作(法医)验尸的书《宋提刑洗冤录》,看看,也怪有意思。
古人云:“开卷有益”。有人反对,说看书应有选择。我觉得,只要是书,翻开来读读,都是有好处的,即便是一本老年间的黄历。
1991年10月21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