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极精灵--科学家考察手记
  • 北极精灵--科学家考察手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极精灵--科学家考察手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35 2.5折 25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位梦华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ISBN9787501615995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30916770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饱含汗水与泪水的诚意之作:位梦华教授多次进入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对那里的自然状况以及动植物都非常熟悉了解,这部作品是他北极科考经历的真实记录,是他穿越极地冰雪,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蘸着自己的汗水写出来的诚意之作。
2、有关北极生物、气候及科学考察的知识:北极苔原、地衣、草莓、柳树等植物的生存状态,北极蚊子、黑蝇对极地动物的威胁、北极旅鼠“自杀”的秘密、渡鸦与因纽特人、“绿色”的北极熊等等。4、妙趣横生的奇闻趣事:书中不仅有大量科学知识,还有许多孩子们甚至成年人都不曾熟悉甚至闻所未闻的有关科学家南极科考的奇闻趣事,比如,被北极蚊子围攻、见证旅鼠试验田、见证北极熊到人类聚集地遛弯、被渡鸦驱赶,等等。这些元素的加入,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科学。
5、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作品:这部作品既是浪漫的,又是纪实的;既是脚踏大地的,又是仰望星空的;他是包含情感与喜怒哀乐的,又是冷静的克制的理性的;他是打动孩子的,又能使我们大人震撼的。

作者简介
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靠前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一九八二年首探南极,一九九一年次进入北极进行科学考察,一九九五年作为总领队,率领中国抢先发售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北极点。迄今为止,他是靠前对北极考察次数很多、在北极居住时间很长的人,也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北极的科普文章和科学专著很多的中国科学家。作品荣获中国图书奖、第八届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全国很好少儿读物一等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他的《旅鼠之谜》《气候的威力》等散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目录
序言
北极植物与核冬天
北极草莓与北极蚊子
北极昆虫的绝技(一)
北极昆虫的绝技(二)
北极旅鼠实验室
鸟类学家戴克兰
老猎人谈狐狸
“狼博士”的狼故事
我和北极熊的多次遭遇

内容摘要
苔原、地衣、草地、鲜花、野草莓,见证北极盛夏生机;昆虫、旅鼠、渡鸦、狐狸、北极熊,玩转北极动物世界。
这部书由曾经进行北极科考、对那里的自然状况以及动植物都非常熟悉了解的科学家撰写,不仅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有许多孩子们甚至成年人都不曾熟知甚至闻所未闻的奇闻趣事。作者的叙述不但显示了作为科学家特质的简洁明快,逻辑清晰,有条有理,而且每一个段落都生动有趣,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睛和心灵,是一部很好的科普著作。

主编推荐
1、饱含汗水与泪水的诚意之作:位梦华教授多次进入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对那里的自然状况以及动植物都很好熟悉了解,这部作品是他北极科考经历的真实记录,是他穿越极地冰雪,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蘸着自己的汗水写出来的诚意之作。2、有关北极生物、气候及科学考察的知识:北极苔原、地衣、草莓、柳树等植物的生存状态,北极蚊子、黑蝇对极地动物的威胁、北极旅鼠“自杀”的秘密、渡鸦与因纽特人、“绿色”的北极熊等等。4、妙趣横生的奇闻趣事:书中不仅有大量科学知识,还有许多孩子们甚至成年人都不曾熟悉甚至闻所未闻的有关科学家南极科考的奇闻趣事,比如,被北极蚊子围攻、见证旅鼠试验田、见证北极熊到人类聚集地遛弯、被渡鸦驱赶,等等。这些元素的加入,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科学。5、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作品:这部作品既是浪漫的,又是纪实的;既是脚踏大地的,又是仰望星空的;他是包含情感与喜怒哀乐的,又是冷静的克制的理性的;他是打动孩子的,又能使我们大人震撼的。6、适合讨论和写作的主题,启发孩子去思考:这是一部描绘众多南极生物的科普作品,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生态环保作品:它引导读者从人类的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论走向地球中心主义和地球中心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有生命种类的共同体比单个人类生命有更大的价值,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万物的责任。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保护自己身边的自然万物,保护环境。

精彩内容
无论是从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还是从加拿大的丘吉尔港,如果乘上飞机往北飞,都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脚下的森林都是针叶林,而且愈来愈矮,愈来愈稀,最终完全消失。这一分界,就叫做树线,大约就在北极圈附近徘徊。再往北去,脚下则变成光秃秃的一片,这就是苔原带。因为南纬60度以南,直到南极大陆边缘,都是海洋,汪洋一片,既无亚南极森林,更无南极苔原。所以,泰加林带和北极苔原带,就成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大景观。
苔原之所以奇特,皆因寒冷所致。冬天一片白茫茫,没有一点生气。但是,一到夏天,冰雪完全消融,苔原便显出了其无穷的生机和活力。若从飞机上看下去,你会发现,有的地方阡陌连片,布局整齐,就像是千亩良田;有的地方,圆丘高隆,犹如山岭,但却并非岩石,而是透明的冰丘;有的地方,湖泊连片,河流纵横,就像是人工建造的灌溉系统,但却并非人为,而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有的地方,河道弯曲,圆环成片,排列规则,一个连着一个,仿佛是在苍茫的大地上泼墨挥毫,随心所欲,勾画出了一幅巨大的水墨画似的。
一天下午,我正在小木屋里埋头写东西,忽然有人敲门。“请进!”我说了一句,继续敲计算机。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我起身开门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外面站着一个陌生的女士,看上去直径大于高。她的身体,比我住的小木屋的门还要宽,所以站在那里,望门兴叹,颇犯犹豫。见此情况,我赶紧迎了出去,主动和她打招呼。她笑着问道:“我是爱丽斯?巴德菲尔博士,你是位博士吧?是朗格博士让我来找你的!”“哦?朗格博士?”我握住她的手,笑着问道,“她在哪里?”“她在纽约。”爱丽斯?巴德菲尔博士挪动着肥胖的身体,似乎两条腿不堪重负似的,拢了一下头发,进一步解释说,“不过,她是研究性学的,我是研究植物的。”“噢?真的?”我微微点头,半开玩笑地说,“物以稀为贵,在这里研究动物的很多,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研究植物的科学家。你是研究哪一个领域的?”“你知道,”爱丽斯?巴德菲尔博士非常坦诚地说,“植物也有两性的问题。朗格博士研究人类性学,我研究植物性学。所以我们两个志同道合,非常熟悉。”“植物性学?”我觉得非常新鲜,第一次听说,笑着问道,“我是搞地质的,对植物性学一窍不通,朗格博士为什么让你来找我?”“是这样的。”爱丽斯?巴德菲尔博士微笑着解释说,“我本来是在哈佛大学教植物分子学,现在不干了,想筹建一个私营植物博物馆。我想采集一些北极的植物标本,但我对这里不熟悉,一个人没有办法出野外,朗格博士让我来找你,说你也许可以帮助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