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传统聚落声景观遗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贵州传统聚落声景观遗产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3.02 5.7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琳箐 康健 刘彬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ISBN9787112261994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31259149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丛书总序
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声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2  声景观与传统聚落
    1.2.1  声景观概念的由来
    1.2.2  传统聚落的活态保护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
    1.3.1  关于贵州传统聚落的研究
    1.3.2  关于传统声景观的研究
    1.3.3  关于声音与空问的物质关联研究
    1.3.4  关于声音的非物质文化研究
  1.4  声资源的挖掘与整理
    1.4.1  田野调查法
    1.4.2  文史梳理法
第2章  贵州传统聚落的文化与声音
  2.1  自然文化概况
  2.2  人文文化概况
    2.2.1  地域文化
    2.2.2  民俗文化
    2.2.3  居住与生产文化
  2.3  声音文化概况
第3章  基调声景观与生态住居文化
  3.1  聚落模式的生态适应性
    3.1.1  苗寨依山凭险而居
    3.1.2  侗寨河谷族团聚居
    3.1.3  汉商古城沿河杂居
  3.2  单一声源的声学分类与特性
    3.2.1  地理声源
    3.2.2  生物声源
  3.3  典型聚落空间的声景特征
    3.3.1  少数民族山地聚落空间
    3.3.2  汉族天井聚落空间
第4章  标志声景观与民族声音文化
  4.1  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声音
    4.1.1  物质生活类声音
    4.1.2  精神文化类声音
    4.1.3  社会交往类声音
  4.2  与物质生产相关的声音
    4.2.1  文化类型的辨析
    4.2.2  生产工具的声音
  4.3  音乐与语言中的声景观
    4.3.1  唱腔曲调与韵味
    4.3.2  方言与语境
    4.3.3  象声词与语境
  4.4  史料文献中的声景观
    4.4.1  传统民俗的声景描写
    4.4.2  侗人歌乐的声景描写
    4.4.3  生活习俗的声景描写
    4.4.4  丧葬祭祀的声景描写
第5章  信号声景观与族群社会文化
  5.1  “防御性”声源
    5.1.1  木鼓的声音文化及特征
    5.1.2  火药枪的声音文化及特征
  5.2  “群体性”声景
    5.2.1  苗族鼓社制的象征——铜鼓坪
    5.2.2  侗款合款制的象征——鼓楼
  5.3  观演型声景
    5.3.1  铜鼓坪观演模式分析
    5.3.2  傩戏楼观演声场模拟
第6章  传统声景观的非遗特征与保护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分析
    6.1.1  文化属性
    6.1.2  活态属性
    6.1.3  非物质属性
  6.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6.2.1  历史传承价值
    6.2.2  精神认知价值
    6.2.3  文学艺术价值
    6.2.4  经济社会价值
  6.3  传统声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6.3.1  声景观遗产的保护原则
    6.3.2  声景观遗产的科学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传统村落是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和场所文化的空间记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口传心授进行传播与传承,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等,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场所。贵州作为民族和传统村落数量均最多的省份,各民族独特的声音文化及其空间载体形成了蕴含着丰富历史与文化信息的声景观,并活态传承至今。本书即是对传统村落内声景观自然、文化与社会属性所开展的非遗价值定位,旨在通过传统声音研究、聚落景观研究与非遗保护相结合,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切实推动传统地区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的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