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士风度--近现代中国的性别牺牲与文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烈士风度--近现代中国的性别牺牲与文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2.07 6.2折 5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符杰祥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15204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30923763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符杰祥,1972年生,山西临猗人。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知识与道德的纠葛: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学者的选择》《文章与文事:鲁迅辨考》《国族迷思:现代中国的道德理想与文学命运》等多部,科研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前言
上篇  从“列女”到“烈士”:近现代中国的“西方美人”与性别政治
  第一章  “中国苏菲亚”是怎样炼成的:秋瑾与“西方美人”的文化政治
    一、晚清帝国眼中的“西方美人”
    二、与苏菲亚在“新小说”中相遇
    三、被秋瑾遗忘的茶花女
    四、在书写与遮蔽之间
  第二章  在苏菲亚与茶花女之问:丁玲的“西方美人”与近现代中国文武兴替思潮
    一、苏菲亚与茶花女的镜像之辨:丁玲的1927
    二、苏菲亚与茶花女的抑扬之间:丁玲的文学重塑
    三、苏菲亚与茶花女的浮沉之影:文武兴替中的交错演变
  第三章  从“列女”到“烈士”:秋瑾之死与近代中国的女性、牺牲、烈士文章
    一、颂扬命令:危机时代的女性解放与女性牺牲
    二、秋瑾之死:从“列女”到“烈士”的性别麻烦
    三、神圣机制:烈士塑造的去性化与厌女症
  第四章  “忠贞”的悖论:丁玲的烈女/烈士认同与革命时代的性别政治
    一、“死之歌”:“忠臣烈女的故事”
    二、认同的悖论:新女性、烈女与女烈士
    三、死烈崇拜:烈士/烈女必死
    四、“丁玲之死”:烈士想象与烈士文章
    五、“以死明志”:烈女或是烈士
中篇  殉道问题与气节悲剧:周氏兄弟的“道”与“路”
  第五章  “道”与“路”的纠葛:鲁迅的士文化探源
    一、“道”与“路”之义理梳辨
    二、“道”与“士”之历史溯源
    三、“道”之“路”的内在困结
  第六章  “道”与“路”的困结:鲁迅的士文化批判
    一、鲁迅对“士”之“道”的历史同情
    二、鲁迅对气节悲剧的反思
    三、“道”与“士”的异化问题
    四、中国土文化的道路困结与悲剧命运
  第七章  在烈士的另一边:周作人的道德文章与“沦陷”悲剧
    一、“真的科学精神”:“重知”与“重伦理”之辨
    二、反“气节的八股”:民族危机与气节批判
    三、“文人不谈武”:“正经文章”与救亡“责任”
    四、“思想革命尚未成功”:启蒙理想与“沦陷”悲剧
下篇  “为了忘却”:鲁迅的“记念”文字与纪念文章
  第八章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的创作手稿
    一、从《为了忘却的记念》说起
    二、是“原稿”,还是“清稿”
    三、是“副稿”,还是“底稿”
  第九章  “记念”的修辞术:鲁迅的纪念文章
    一、“记念”与“纪念”:书写的差异
    二、“记念”或“纪念”:修辞的选择
    三、“记念”对“纪念”:修辞的法则
  第十章  “忘却”的辩证法:鲁迅的启蒙之梦
    一、“偏苦于不能全忘却”:“一个青年的梦”与“《呐喊》的来由”
    二、“忘却”的意义:回忆的发明与启蒙的赋予
    三、“梦”的重塑:“铁屋子”寓言与“启蒙主义”
    四、“忘却”的辩证法:“苦闷的象征”与启蒙的超克
后记

内容摘要
 近现代中国风云动荡,是一个极端的年代,也
是一个革命的时代。无论是思想的革命、文学的革命,还是政治的革命、社会的革命。也因为有革命、有理想,也必然有殉道、有牺牲。正如张灏先生
在其谭嗣同研究的著作中所言及的,危机时代,往
往会激发一种强烈而崇高的烈士精神。本书所讨论的,就是通过重读秋瑾、
丁玲、周氏兄弟等人的人生与文学故事,探索烈士精神在革命时代的发扬与压抑、传统道德在现代革命中的矛盾与冲突、女性解放在革命政治中的性别与牺牲、烈士文章的生产机制与美学精神、纪念文章的修辞艺术与记忆哲学等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