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18 2.8折 22 全新

库存26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兰坡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2450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2元

货号31516315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贾兰坡  1908年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1929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未上过大学。
有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3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当练习生,当年被派往周口店跟随裴文中搞发掘。1935年,裴文中到法国留学,贾兰坡担起了主持周口店发掘的工作。1936年11月15日至26日,贾兰坡在11天之内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而再次震惊全球学术界,这是继裴文中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发现。
一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已出版有四百多篇(部)作品。
他的成功是其孜孜不倦、刻苦自学的结果。

目录
目次

导读

一、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二、“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
三、北京人头盖骨
四、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
五、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
——一场历时4年之久的争论
六、找到了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化石
七、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八、人类使用的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
九、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
十、21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
十一、保护北京人遗址
附录古人类化石表

知识链接

内容摘要
★畅销多年,几代读者★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自主阅读建议阅读图书★版本完善,编校精良,注释详尽《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是统编语文课本里明确提到的推荐四年级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该书是考古学家贾兰坡为广大青少年创作的科普读物中影响最大的一本。他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在讲述人类起源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将自己参与古人类遗址的发掘工作从而发现“北京人”头盖骨的过程娓娓道来,同时也解答了“北京人”头盖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丢失之谜。作者以科普作家惯有的相对平实客观的叙事风格,简明扼要把这一场考古的“盛宴”叙述得深入浅出,既有专业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可读性。
本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著名贾兰坡之子贾彧彰先生的导读文章,书后附有我社编辑精心编写的“知识链接”。导读深入浅出,知识链接翔实、实用,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精彩内容
一、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
人很早就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科学的落后,人们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说人是用泥土造的,也就是“神创论”。“神创论”在世界上流传很广,东、西方都有这样的神话故事传播。
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抟(tuán):同“团”,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土造人。古人认为,世界上最初没有万物,后来出现了盘古氏,他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天一天天加高,地一日日增厚,盘古氏也一天天跟着长大。万年之后,成了天高不可测、地厚不可量的世界,盘古氏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支撑着天与地。他死后化成了太阳、月亮、星星、山川、河流和草木。天地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出现了,只是世界上还没有人。这时女娲出现了,她取土和水,抟成泥,捏成人,从此世上就有了人。
在国外的神话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埃及的传说中,人是由鹿面人身的神哈奴姆用泥土塑造成的,并与女神赫脱给了这些泥人生命。在希腊的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出了动物和人,又从天上偷来火种交给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生存技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神话传说被宗教利用,成为宗教的经典,并撰成教义,使之在人们中广为流传。关于“上帝造人”,古犹太教《旧约全书》的“创世记”部分,说上帝花了6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第一天创造了光,分了昼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分了天地;第三天创造了陆地、海洋、各种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分管时令节气和岁月;第五天创造了水下和陆上的各种动物;第六天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及五谷、牲畜;第七天上帝感到累了,休息了。在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说”中说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天地之后,世界仍一片荒芜,于是他降甘露于大地,长出了草木。耶和华用泥捏了一个人,取名“亚当”,造了一个伊甸园,把亚当安置在里面。伊甸园中有各种花木,长着美味的果实。后来耶和华上帝感到亚当一个人很寂寞,在亚当熟睡之时,抽出他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上帝把各种飞禽走兽送到他们跟前。后来,夏娃偷吃了禁果。上帝把亚当、夏娃贬下尘世,随后发了一场洪水作为对世间罪恶的惩罚,并造了一条诺亚方舟,来拯救世间无辜的生灵。
不管是女娲抟土造人还是上帝造人,这些神话和传说都并非出于偶然,而是人们很想了解和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不得其解才造出了“神创论”。
我小时是在农村度过的。逮蝈蝈儿、掏蛐蛐儿、捉鸟、拍黄土盖房是我们那个时代儿童最普遍的游戏。每逢我玩后回家,母亲都要为我冲洗,有时一天两三遍。母亲边搓边唠叨:“要不怎么说人是用土捏的呢!无论怎么搓,都能搓下泥来。”我6岁时到离我家不远的外祖母家读私塾,也常听老师和外祖母这样说。可见“人是泥捏的”的传说流传得多广、多深了。
汉画像石西王母和伏羲、女娲图何时出现的传说,不得而知,想来在有文字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与“神创论”唱反调的还得说是中国的学者。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春秋时代(我国历史上一个时代名称,前770年—前476年)的管仲(约前723年—前645年)在《管子·水地篇》上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意思是说,水是万物的根本,所有的生物都来自于水。他的这句话说出了生命的起源。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在诗歌《天问》中,一口气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对女娲抟土造人也提出了质疑:“女娲氏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女娲氏既然也有身体,又是谁造的呢?
最使人惊奇的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鱼、猿、人”的石刻画,原石横长1.86米,纵高0.85米(现藏于曲阜孔庙),作者不知是谁。在原石的左半部,从右向左并排排着鱼、猿、人的刻像。让人看了之后,很自然地会想到“从鱼到人”的进化过程。
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乔治·比丰虽然也曾指出,生命首先诞生于海洋,以后才发展到了陆地——生物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器官在不同的使用程度上也会发生变化的科学论证,但是并没有指出从鱼到人的演化关系。
指出从鱼到人的演化关系并发表著作的是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威廉·格雷戈里。1929年他发表的《从鱼到人》,把人的面貌和构造与猿、猴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相比较,把我们的面形一直追溯到鱼类。在当时,由于获得的材料有限,在演化过程中缺少的环节太多,有人嫌他的说法不充分,甚至指责他的某些看法是错误的。把从鱼演化到人的一枝一节都串联起来,谈何容易,你知道演化经过了多少时间吗?鱼类的出现,从地质时代的泥盆纪起,到现在已有3.7亿年了,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啊!
能够说明演化资料的来源,并非是虚构的,而是来自于地下。地层内就是一部巨大的“书”,它包罗万象。有许多许多东西是由地下取得的,就拿脊椎动物化石来说吧,其实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龙骨”。它们绝大多数是哺乳动物的骨骼,由于在地下埋藏的时间较长,得以钙化。但是要成为化石,还要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死亡后,能尽快地被埋藏起来,使其不暴露,然后,经过隔离氧化,年代久之即可成为化石——我们所要研究的材料。虽然许多人将脊椎动物的骨骼叫作“龙骨”,但从来也没人见过想象中的“龙”。我跑过除西藏以外的很多省份也找不到“龙”的蛛丝马迹。所谓的“恐龙”,原意为巨大的蜥蜴之类的爬行动物,原是日本学者用的译名,我们也就随之使用了。
从鱼到人进化图(早期)除了化石的形成条件,还要能发现它们,直到把它们一点一点地发掘出来,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中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从发掘到复原,使之完整地再现于人们的眼前,再加上翻制模型,都必须有很高超的技术。
丛书资料请用最新版详情图。图另给发行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