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服北极点/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征服北极点/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54 5.9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伯特·E.皮里|译者:陈静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30271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886723

上书时间2024-05-2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罗伯特·E.皮里著的《征服北极点》为北极探险活动实录,美国探险家皮里讲述自己率领探险队经过25年的一次又一次失败,最终在爱斯基摩人的帮助下,代表人类首次踏上了地球的最北端。1891年皮里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对前人从未达到过的北格陵兰进行认真的探测。他到达了格陵兰的北部沿岸,从而证明了格陵兰是一个大岛。因此,格陵兰的最北部被命名为皮里兰。在探险过程中,皮里还发现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陨石。这块陨石重90吨,现保存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其后的12年间,皮里对格陵兰又进行过多次探测航行,学会了像爱斯基摩人那样生活。然而,皮里每次航行都设法去接近他的最终目标——北极。1909年,皮里组织了一支精悍的探险队,探险途中队员定期轮换,最后由皮里和一名黑人助手马修·汉森向北极发起冲击。他们于4月6日到达北极。1911年,因为这一功绩,皮里被任命为美国海军少将。

作者简介
罗伯特·E.皮里(RobertE.Peary),美国探险家。1856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20年卒于华盛顿。 1877年毕业于顷因州的鲍道因学院,1881年开始美国海军中任土木工程师。1909年组织一支精悍的探险队,4月6日到达北极。1911年,因其功绩被任命为美国海军少将。

目录
前言
第1章  计划
第2章  准备
第3章  启程
第4章  到达约克角
第5章  来自爱斯基摩人的迎接
第6章  北极绿洲
第7章  奇人异俗
第8章  招募新兵
第9章  海象捕猎
第10章  叩响北极之门
第11章  冰封营地
第12章  继续与冰搏斗
第13章  终于抵达谢里登角
第14章  在冬季营地
第15章  秋季工作
第16章  北极最大的游戏
第17章  终见麝牛
第18章  长夜
第19章  罗斯福号的虎口脱险
第20章  罗斯福号上的圣诞节
第21章  北极冰雪橇原貌
第22章  成功的要素
第23章  终于穿越冰封之海
第24章  第一片未结冰水面
第25章  一些爱斯基摩人失去勇气
第26章  波鲁普的最远北方
第27章  告别马文
第28章  我们打破所有纪录
第29章  巴特莱特抵达87°47'
第30章  最后冲刺开始
第31章  离北极只剩一天
第32章  我们抵达北极点
第33章  告别北极
第34章  重回陆地
第35章  在谢里登角的最后几天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注释

内容摘要
本书为北极探险活动实录,美国探险家皮里讲述自己率领探险队经过25年的一次又一次失败,最终在爱斯基摩人的帮助下,代表人类首次踏上了地球的最北端。1891年皮里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对前人从未达到过的北格陵兰进行认真的探测。他到达了格陵兰的北部沿岸,从而证明了格陵兰是一个大岛。因此,格陵兰的最北部被命名为皮里兰。在探险过程中,皮里还发现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陨石。这块陨石重90吨,现保存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其后的12年间,皮里对格陵兰又进行过多次探测航行,学会了像爱斯基摩人那样生活。然而,皮里每次航行都设法去接近他的最终目标——北极。1909年,皮里组织了一支精悍的探险队,探险途中队员定期轮换,最后由皮里和一名黑人助手马修?汉森向北极发起冲击。他们于4月6日到达北极。1911年,因为这一功绩,皮里被任命为美国海军少将。

精彩内容
第1章计划把征服北极比作赢下一盘象棋似无不妥,在其中,所有通向有利结局的不同步骤远在游戏开始前都预先得到计划。这对我是一场熟悉的游戏——我已经玩了23年的游戏,只是境遇不尽相同。那是真的,我一直被击败,但是随着每次失败关于这场游戏的新鲜知识会到来,包括它的错综复杂、它的重重困难、它的难以捉摸,而且随着每次新鲜的尝试,成功一步一步靠近;以前显得不可能或者充其量是完全没把握的事情,开始呈现可能性的一面,并且最后甚至是很有可能。每次失败在它们的所有环节就其成因被分析,直到变得有可能确信那些成因可以在将来被防范,并且伴随着相当多的好运气,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败局可以转变成一次最终的全面胜利。
真实情况是,许多见多识广的聪明人对这个结论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其他许多人都分享我的观点,并且毫不吝惜地提供他们的同情和帮助,终于到现在,我最最纯粹的快乐是了解他们的信心没有被错置,正如过去很多次努力的境遇一样,他们对我的信赖和对我为之付出生命中最美年华的任务的信仰都被充分地验证。
不过虽然就计划和方法而言,北极点的发现确实几乎可以跟一盘棋局相比拟,当然,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象棋里,头脑在跟头脑竞赛。在北极的探索中,那是人类头脑和毅力跟原始物质环境难以捉摸的蛮荒之力搏斗,它常常在未知或者我们所知甚少的法则和推力下运转,因此很多时候看来任性、捉摸不定和不可预言,没有哪怕一丁点的确定性。因为这个原因,在驶离纽约的那一刻前,虽然有可能对进攻冰封北方的主要行动进行计划,却没有可能预料这个对手的所有行动。倘使这有可能,我1905—1906年创造当时最远北方的87°6′纪录的探险将会触及北极点。不过每个熟悉那次探险纪录的人都知道,它的全面胜利受挫于我们强大对手的那些无法预料的行动之一——在那次,持续一季的异常猛烈的大风破坏了极地包裹,使我与支持队伍离散,因为没有足够的补给,以至于当几乎在目标的攻击距离之内时,不得不因为饥饿危险的迫近而返回。当胜利最后看来几乎唾手可得时,我被一次绝不可能被预见的行动所阻挡,而且当我遇上它时,我只能无助地面对它。正如大家所知,我和那些跟着我的人不仅仅被挫败而且还几乎丧命。
不过所有这些现在只是当故事来讲讲。此刻,那是一个不同或者多一些启示的故事,尽管那些华丽失败的纪录都不是没有它们的启示。而这一点看来适合在开始时提出成功建立在多年努力之上,因为力量来自反复的失败,智慧来自早先的错误,经验来自没有经验,而决心来自上面每一点。
也许,考虑到最终事件以如此惊人的方式证明了我曾给出预言,将罗斯福号驶离纽约踏上前往北方的最后旅程两个多月之前发布的行动计划在某些细节上跟行动最终被执行的方式做比较也许会很有趣。
1908年5月初,在一份公开发表的声明中,我描绘了如下的计划:“我将使用同一艘船,罗斯福号;将在7月初离开纽约;将沿着同一路径向北,途径布雷顿角的悉尼(Sydney)、贝尔岛海峡(StraitofBelleIsle)、戴维斯海峡、巴芬湾和史密斯海峡;将使用同样的方法、装备和补给;将组建最低限度的白人队伍,以爱斯基摩人做补充;将跟以前一样在鲸鱼海峡(WhaleSound)地区带上这些爱斯基摩人和狗,并且跟1905—1906年的冬季一样,将全力推进我的船到格兰特地(GrantLand)北岸相同或类似的冬季营地。
“雪橇行进将如往常一样在2月开始,不过我的路线将做如下变化:首先,我将沿格兰特地北岸向西远至哥伦比亚角(CapeColumbia),可能会更远,而不是跟我以前一样在摩斯岬(PointMoss)离开这片陆地。
“其次,离开陆地后,我的路线将比以前更偏西北,为的是避开我上次探险中发现的格兰特地北岸与北极点之间东移的浮冰,为它们留出空间。另一个必要的改变将是我的雪橇分队在途中将更加紧密地保持队形,为的是避免队伍的一部分由于浮冰移动而跟剩余的人分离的可能性,那会造成没有充足的补给提供给被拖长的行进队伍,正如前次探险中所发生的那样。
“在我脑海中,我上次探险中在向上游推进和返程时都遭遇到的这条‘大水道’(一道未结冰水面)本质上无疑是这部分北冰洋的一个持久特性。我将把这条‘水道’作为我带着满载雪橇的离岸点,而不是在格兰特地北岸,我有能力做到,对此我深信不疑。如果能够完成,它将缩短到北极点的路线接近100英里,并且明显地简化命题。
“在下次探险的回程行进中,我将可能有意做上次我无意中做的事情;那就是,撤退到格陵兰北岸(斜顺着浮冰流向的路线),而不是试图返回到格兰特地北岸(斜对着浮冰的流向)。这一计划的一个附属物可能会是格陵兰北岸上由最先回到船上的支持队伍建立的补给站。”这项计划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第一,史密斯海峡或者‘美洲’路线的利用。这在今天必须被接受为一次坚决的有进取心的上攻北极的所有可能路线中的最佳路线。它的优势是相对于在北冰洋整个外围任何其他已发现的地点离北极点近100英里的陆地基础,返回路上长距离的海岸线,以及在轮船遭遇任何灾祸事件时,安全和不依赖协助地(对我来说)已知撤退路线。
“第二,比北极地区任何其他可能基地控制更大中心极地海及其周围海岸范围的冬季基地的选择。谢里登角(CapeSheridan)实际上离克罗克地(CrockerLand)、离格陵兰东北岸剩余的未知部分以及离我1906年的‘最接近北极’处是等距的。
“第三,雪橇和爱斯基摩犬的使用。人和爱斯基摩犬是仅有的具有如此调节能力来满足北极旅行广泛要求和偶然性的两种选择。飞艇、汽车、受过训练的北极熊等都是不成熟的,除非是作为一种吸引公众注意的方式。
“第四,极北地区原住民(鲸鱼海峡爱斯基摩人)作为雪橇队伍普通成员的使用。看上去没有必要来详述这一事实,传统上在那个特定地区生活和工作的人必定展现一支严肃的北极队伍人员所具备的最有可能用到的素质。这是我的计划。工作目标是美洲部分的北极地区剩余最大问题的澄清,或者至少按照他们通常的比例进行处理,还有就是为美国巩固事实上在过去三个世纪里曾是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度努力和竞争目标的伟大的世界战利品。”这项计划的细节在这里被如此明确地罗列,那是因为它们若被忠实地贯彻将构成北极探险编年史里或许是独一无二的篇章。如果你愿意,请将这项计划跟它被执行的方式相比较。确切地说,正如计划所安排的,探险于1908年7月6日在纽约起航。7月17日驶离悉尼,8月18日离开伊塔(Etah),9月5日抵达罗斯福号的冬季营地谢里登角,与三年前它抵达相同地点的时间不超过一刻钟。整个冬季都忙碌于狩猎、各种方面的旅行、制作我们的雪橇装备以及从罗斯福号沿格兰特地北岸运送补给品到哥伦比亚角,那里将是我们离开陆地向北极挺进的地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