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米拉
  • 巴尔米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巴尔米拉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35.73 6.0折 59.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 保罗·韦纳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76751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31490740

上书时间2024-05-1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的职业是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在专业道路上,我不断与巴尔米拉相遇。自从恐怖组织“达阿奇”(Daech)摧毁巴尔米拉之后,我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及我的研究主题,突然间便灰飞烟灭了。

  

本书则完全不同。这本书要简短得多,它不是一本研究性著作,而是为广大诚实的读者所写。我要借此机会提出一些新的议题,因为时局紧迫。

 

为什么一个恐怖组织要洗劫来自遥远过去的并无冒犯之意的建筑(或者为什么他们要将文物卖掉)?他们为什么要破坏巴尔米拉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的文化古城?为什么要屠杀包括哈立德·阿萨德在内的那么多人?他们用酷刑折磨这位巴尔米拉考古学家,并于2015年8月18日将他斩首。谨以本书献给哈立德·阿萨德。

 

我虽然年事已高,但我原是一名以研究古希腊罗马为业的教授,也是人类之一员。面对这难以理解的破坏,我有责任表达我的愕然,并勾勒出巴尔米拉曾经的辉煌。从今往后,我们只能从书中领略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珍宝了。

 

 


【书摘与插画】

在这里,我将再次成为历史教授,充当读者时间旅行中的导游。

 

今天,如果想去巴尔米拉,需要从巴黎乘四个小时的飞机到大马士革(Damas),然后驱车200 公里,沿着一条显然完全遵循古代驿道重修的柏油马路行驶。沙漠之旅长达四个小时,一路上,大地干涸且布满碎石,贴地生长的小草稀疏、枯黄而细弱;突然,高大的绿色棕榈树林和雪白的列柱廊群映入眼帘,一个失落世界的伟大遗迹,这是从未让人厌倦的惊喜。到达之后,游客们找不到波德莱尔(Baudelaire)梦想的“古代巴尔米拉遗失的瑰宝”(几乎没有人在这里捡到过宝石或珍宝),而是会看到一座现代化的小镇,有各种旅馆和餐馆供游客选择,丰俭由人。

 

当游客转过身来背对小镇,目之所及是一系列令人讶异的建筑,很多已经倒塌了(见图2)。方形和圆柱形的白色

 

石灰石随处可见(整个叙利亚都没有大理石),似乎曾有过一个巨人的孩子以沙漠和棕榈林为背景搭积木玩。1.5 公里长的高墙和列柱廊像接受检阅一般鱼贯而立,四处散落着从建筑物上掉落下来的碎石残片。那看起来不像一片遗址,而像正在拆迁的城市。这里没有用罗马混凝土堆砌起来的轮廓不定的建筑造型(在罗马常常是这样),没有穹顶,没有弧线,只有水平和垂直的线条。巨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线条与结构逻辑清楚明了,让人从精神上感到舒适满意。参观者会认为,眼前看到的这些建筑结构,足以让人在脑海里以此为依据,复原出本来的建筑物;其结构和可见的形制是一样的,内部和外部也是统一的。

 

在考古学家整理过的发掘现场,我们看不到任何现代建筑的痕迹。在这里,时间停了下来,不再向前。最让当代参

 

观者感到吃惊的事物,对古代旅行者而言也很震撼:一座巨大的神庙(今天已被炸毁),以及一条长长的列柱廊,“这些平坦沙漠上的巴尔米拉街道,这些如森林一般的石柱”,已经是荷尔德林(Hölderlin)儿时的梦中之物。与广大的世界通商改变了这个阿拉米的沙漠绿洲,正如贸易让亚得里亚海(Adriatique)上原本污泥遍布、浊水横流的小岛成了威尼斯。列柱廊代表了先锋派的城市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贝尔神庙就是这个沙漠口岸的圣马可(Saint-Marc)。

 

这座神庙不是一个圣物盒,不是一个神龛,像希腊和罗马的神庙那样。这座神庙有窗户,是贝尔神的住所,而它的

 

雕像端居于宝座之上,以彰显其万神之首的地位。神庙的四周是一圈长方形的围墙,边长两百多米。从内部看,四边的围墙与一圈柱廊相连(我们可以称之为列柱回廊)。从外部看,那就是一堵死墙,将神庙与外界隔离开来。(和伊斯坦布尔令人称奇的清真寺一样,虽然院子十分宽阔,但还是与城市分隔开来。)围墙和围墙的尺寸都并不罕见:只要空间允许,不管在哪里,人们都喜欢用这样的围墙将神庙围护起来。

 

列柱回廊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或者是遮阳的设施,它还可以给朝圣的人提供必不可少的宿营之所。商人们在这里售

 

卖宗教物品,人们买了作为还愿物,供奉给神明。而且据我想象,这里也售卖家禽一类的活物,家境不是太富裕的人可以买来作为供品祭神。在后方的墙上,来朝圣的人们可以在石膏墙面上刻字,证明他们曾到此敬神,或者因为神满足了他们的心愿,他们来表达感激之情。特别是在一年一度的神的节日期间,宽阔的院子里一定挤满人群,摩肩接踵。 是谁投资建设了这一系列的建筑呢?我们不知道。有三个可能的答案: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所取得的利润,众多虔诚的朝圣者的敬神之心,以及罗马的皇室。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资金的来源。比如说,根据当时的习惯做法,某些富有的信徒有可能每人捐了一根柱子。某个皇帝或者贵族也有可能为纪念这个地方归属帝国,以投资的形式向神庙赠送了礼物。又或者,神庙的金库本身也有可能拿出部分财宝用作建设。庙里的神明接受捐赠和遗赠,祭司们可以分到部分牺牲,然后他们再把分给自己的那份供品卖掉,神庙和肉铺是有竞争关系的。也许贝尔神庙还是地区性朝圣的目的地,能够吸引很多从远方来的信徒。如果神庙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那它就可以收到人们捐赠或者遗赠的很多不动产,从而获得收益。也有可能神迹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大。

 

贝尔神庙只在公元32 年举行过圣仪。院子和回廊可能是在那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分阶段建成的。很多异教的或者

 

基督教的神庙都是花费许多个世纪建设完成的。贝尔神庙本身并不是特别大。诚然,叙利亚偏爱体形巨大的东西(那是帝国最富有的行省之一,与阿非利加和亚细亚齐名),而且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到黎巴嫩(Liban)巴克贝克(Baakbek)的神庙朝圣,那是古代世界最宏大的神庙之一。而巴尔米拉的神庙从规模上来说还是一座正常的神庙,像尼姆(Nîme)的方形神殿(Maison Carrée),或者土耳其米安德(Méandre)的马尼齐神庙(Temple de Magnésie)一样。土耳其的马尼齐神庙正面有八根柱子,其他几面共有十五根,都是由小城邦出资修建的。



 
 
 
 

商品简介

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棕榈环绕、两山静立的绿洲间,有一座带着神秘光环的古城静静沉睡——巴尔米拉,传说中由所罗门建造的城市。作为穿越叙利亚沙漠必经的补给站,巴尔米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提比略时代被纳入罗马帝国行省,并发展成为公元1至3世纪,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贸易中心。这里是面向全世界开放的沙漠绿洲,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本地叙利亚人在这里和平共处。然而,当巴尔米拉的居民们试图脱离罗马的掌控时,他们被击败了。这座城市开始衰落,留下的只有古城遗迹。风格混杂的雄伟建筑绵延不断,象征其早年积累的巨额财富,成为古代世界蕞具特色的建筑群。巴尔米拉古城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迹完整地保存了城市原貌,对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宗教艺术研究有重大意义。2015年5月,“伊斯兰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开始了有计划的城市摧毁和居民屠杀。贝尔神庙、丧葬之塔、廊柱街等古代遗迹纷纷被炸毁,雄伟复归尘土。在这本紧凑、伤感的小书里,保罗•韦纳——当世最权威的巴尔米拉研究者——用动人而优雅的笔触,讲述了这座湮灭之城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它为什么曾经并依旧相当重要。

 

 



作者简介
    保罗·韦纳(Paul Veyne, 1930—),巴黎高师毕业,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法国当代最出色的希腊—罗马史研究专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古希腊人是否相信他们的神话》、《古罗马的性与权力》、《我们如何书写历史》等,并主编《私人生活史》第一卷《从罗马到拜占庭》。

目录
推荐序 通往罗马世界的入口夏洞奇1

前言15

第一章 沙漠中的财富19

第二章 一座巨大的古代城邦27

第三章 “资本主义者”在当时意味着什么47

第四章 古代的古代65

第五章 臣服于恺撒的巴尔米拉73

第六章 叙利亚的部落,希腊化的城邦79

第七章 挽救帝国87

第八章 巴尔米拉史诗97

第九章 混合的身份121

第十章 与神共进晚餐137

第十一章 巴尔米拉人的宗教145

第十二章 巴尔米拉人像161

结论171

内容摘要
《巴尔米拉:无可替代的珍宝》是第一本对巴尔米拉文化和遗存进行详尽而通俗的介绍的著作。巴尔米拉古城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东北,是罗马帝国时期中东地区的商贸中心,1980年被列为世界遗产,2015年被极端组织占领并破坏。
当遗迹不再,唯有文字可以重现它往日的辉煌。作为著名的当世古典学家和权威的巴尔米拉研究专家,保罗·韦纳用流畅动人的笔触描绘了这座失落之城的历史与文化,并反思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与危险。

主编推荐

·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保罗•韦纳毅然执笔,重建一座多元、自由、开放的罗马边城。文明如此不堪一击,我们究竟该记住什么?

·15幅高清插图再现已毁遗迹,复旦大学历史系夏洞奇教授作序推荐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年度好书,《世界报》《伦敦书评》《华尔街日报》头版推荐

 

保罗•韦纳是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当代最重要的罗马史家。本书是巴尔米拉古城被“伊斯兰国”摧毁后,韦纳有感而发,面向大众撰写的巴尔米拉历史及文化介绍。

书中用平易近人的笔调介绍了巴尔米拉的城市布局、建筑、信仰、市民生活、发迹及衰落历史。《巴尔米拉》一经出版,便成了风靡全法的畅销书,不足半年售出10余册,全法媒体疯狂报道。不仅《费加罗报》《回声报》《十字架报》《新观察家》《时报》《快报》《巴黎人报》《哲学杂志》等刊登专文报道,法国最重要的书评媒体《世界报书评》更在头版推荐了本书。本书目前已被译为英语、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广泛好评。

巴尔米拉是罗马帝国时代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商贸中心。由于地理位置之便,巴尔米拉发展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它的价值却绝不仅在于它的财富。巴尔米拉的文化、艺术独特性在哪里?原生性、东方化、希腊罗马影响分别有何体现?操着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的八方来客如何在这里共同生活?在韦纳看来,巴尔米拉之所以独一无二,就是因为这里没有对传统僵化的遵循,在多元文化混杂与模仿中,巴尔米拉创造了自身的独特性,并持续繁荣长达三个世纪。

2015年,巴尔米拉被“伊斯兰国”占据,众多居民被屠杀,珍贵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直到2017年,该地才重回叙利亚政府军的控制。通过书写巴尔米拉的自由与多元,保罗•韦纳反思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与危险。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