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精)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6.84 5.5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春祥

出版社金城

ISBN9787515509884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071255

上书时间2024-05-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笔名陆布衣,陆天等,现为杭州日报社编辑。八十年代开始写作,曾出版语文类著作两种。近年业余主要从事杂文随笔创作,一处杂文集《用肚皮思考》(作家出版社)、《鱼找自行车》(大众文艺出版社),有多篇作品被转载并获奖。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朱铁志
正腔第一:古阿斯指环“必读书目”和紧箍咒
被中介了的名人
被物化了的幸福
吃的道德或政治
关于“剩女”和BM 男人
好色袁随园
介于聪明和愚笨之间的狐狸
金钱是一种思想形式
科学院和如意馆(外五则)
名著是这样译成的
乳香炭敬及其他
讨厌厚报时代
卫生局长的酒旗幌子
温暖的“莉莎条款”
树上还有几只鸟?
现在而今眼目下
向邮票学习
一棵树
一个人的对
做一个规则动词
种子里的苹果
米是从商店里花钱买来的吗?
树之疡
温情道具
我们和那蛙有血缘关系
有目的的无目的
因为山在那里
养生最难是去欲
寒士论
东坡药方四帖
儿子 进士 二十年
有形菜和无形菜
周武王的十七戒
疲惫的莫高窟
大漠孤烟直
我们为什么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古阿斯指环
海瑞的一封告诫信
滴答

乐腔第二:凡·高割掉哪只耳朵阿Q 被“事业编制”
挖走了(修订版)
对不起孔子
掉裤子事件
凡·高割掉哪只耳朵?
范长江是小品演员?
贺商州要建平凹文艺苑
局级干部赤古
即将诞生的语言天才
墓碑上取款
拍马屁的老虎
谁制造了流行?
谁能猜出船长的年纪?
鱼要找自行车
雍正赐我两眼镜
坚决把臭脚捧到底
看那孩子们的“崇低理想”
礼物不是礼物
胡博导韩博导
拉普拉普鱼
情爱方程式
所有的牛都是黑的
知识就像内衣
鞋的态度
唐蒙之死
信天缘和漫画的普通人生
腐败的麻线
请领导原谅我深夜关机
城里的鸟儿

荒腔第三:我的拒泡经历 年被枪毙的两个稿子
与腐败有关的 个字母
《官场词典》征稿启事
两只名鸟的身世调查
我是顶尖科学家
电视剧《潘金莲》脚本改编的讨论
会做思想工作的短信
“确认武大郎祖籍”的申请报告
猪妈妈告状
病例报告
《本草纲目》新方五帖
悼子虚
W 县长日记
李三亩年谱
包装协会章程
“诗歌生成器”
一份经典导游词
老B 做台账
将会议博彩一下
致爱和乐全能全脑之陈功雄博士
我的拒泡经历
我是大唐干部陆司马
子见南子
采薇
关雎
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
两万零一年”的通知
庄子试妻
后记:乐的文

内容摘要
 《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精心选编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杂文作家的精品文章,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作者为纬,突出思想性、文学性、史料性,全面展示建国后特别是新时期杂文创作的整体风貌,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可为后人留下一份可资信任和检索的翔实资料。本书系由著名杂文家朱铁志先生主编。
分册《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精)》精选了陆布衣70余篇杂文精品。文集秉承了他一贯的创新精神,创造出嬉笑谐侃、绵里藏针的杂文风格。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正腔第一:古阿斯指环;乐腔第二:凡高割掉哪只耳朵;荒腔第三:我的拒泡经历。杂文以世说为形,机智为意,将世相百态尽收布衣之中。

精彩内容
 “必读书目”和紧箍咒儿子大了,什么样的思想都有。这不,他对我这个暑假郑重布置的“必读书目”基本无动于衷,而对他的体育节目或活动,各类报纸,微型小说还有游戏等等却乐此不疲。我的必读书目是什么呢?比如语文,有多少篇经典散文、经典古文要背,还有若干篇学生作文要模仿。于是拿学校压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必读书你读了多少?他说《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老早就看了,《骆驼祥子》、《童年》不愿意看,《朝花夕拾》看了糊涂。我只好对妻子叹息,这孩子不听话,但也无奈。
单位来了不少新人,我问其中的一位:你们大学里有“必读书目”吗?她说:有啊,长长的一串。问:你读了多少?很少的,这些书“年事”已高。再问:你们周围有多少同学读完“必读书目”?恐怕没有吧。
我于是再在网上键入“必读书目”四字搜寻,结果大吃一惊:某知名网站上就有相关网页几十万个,而且分类极细。粗略看了一些,这个“必读书目”还真令人目不暇接,既有大学的,比如北大、清华、北影等等,也有中学的。我还看到了一个很搞笑的“必读书目”,在一个不太有名的影星的网页里,居然也
有一个“某某影迷必读书目”。
忽然又记起,媒体上经常会有什么文化名人之类的主儿为读者开的一串串的“必读书目”。前段时间,某出版社还策划了一套“影响我的十本小说”的书,弄几个名人,将他们读过(真的全读过?)的书编辑起来,再加点儿导读体会什么的,就大模大样地放在书店里卖钱了。
我虽然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书也乱七八糟翻了不少,而且每有意会,常常在报刊上大放厥词。但奇怪的是,一些熟人在我好几个满架的书柜前找来找去,总借不到他喜欢的书,原来我的书他们不太要看,没有流行的,书名有的还怪怪的。这样想来,我给儿子开的“必读书目”也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难怪他不接受。
把这些事情连贯起来,就产生了以下一些想法。
第一,什么是“必读”?按我的理解,凡冠以“必”字的,一定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小学生不读完“必读书目”就不能毕业,初中生不读完就不能升高中,高中生不读完就没资格考大学。否则就不要像纳税那样称其为”必”。第二,谁开的“必读”?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难回答的,开单子的一定是某个方面的专家(尽管是许多专家的综合),但正是因为他(或她)是某方面的专家,就注定这个单子的局限性。文艺家只会开文艺的书单,科学家也只会开他专业方面的书目,纵然他们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有限得很。第三,谁一定要“必读”,少读甚至不读又会怎么样?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无端要别人这样而不要那样,也是在谋财害命。哪个出色的学生没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呢?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随意性大是事实,但“强按牛头不喝水”也是事实,我儿子就顶撞:将课外阅读当做任务,那还有什么意思?!也真是这样,他虽然只读初中,但这些年书确实看了不少。郁达夫在大学里仅外国小说就读了一千多本,凭的也只能是兴趣。
我看过一个关于两性调查的笑话,说是唐僧师徒在女性心目中的位置,猪八戒最受欢迎,沙僧次之,悟空再次之,唐僧最没人爱,原因在哪?一是软弱,二是只会念紧箍咒。这“必读书目”就颇有些像紧箍咒。如果是这样的话,不管是谁,紧箍咒都是让人讨厌的。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