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研究/神话学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研究/神话学文库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60.63 4.3折 14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兆元,叶舒宪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512939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0元

货号30919312

上书时间2024-05-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绪 论 

 

*章 学界对于中国百年神话研究的综述

 

从1900年神话的概念在中国出现,中国神话学在中国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中国神话发生以来的百年历史的回顾,中国神话学界已有较为广泛的讨论。

 

马昌仪先生《中国神话学发展的一个轮廓——〈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序言》一文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中国神话学研究的回顾。该文认为:中国神话学经历了萌芽期,即1903年后的*个十年,西方神话学开始传入我国,为中国神话学的建立和建设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1937年,是中国神话学的奠基阶段,鲁迅、周作人和茅盾等文学家,顾颉刚、杨宽等史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梁启超等开创的文化史研究方法,以及一批研究者的努力,使中国神话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1937年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拓展期,一批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少数民族神话田野调查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拓展了神话学研究的空间。20世纪50—70年代,由于极左思想造成的影响,除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与考古发现提供了许多的新材料外,很少学者有成就;而70年代以后,除顾颉刚、钟敬文等老一辈学者继续有所成就外,袁珂、萧兵等神话学研究者不断成长,神话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港台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四十年里也有很多的神话学研究成就。马昌仪先生在进行神话学学术史研究的基础上,还编选了一部《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为认识中国神话学百年发展的历程提供了参考资料。

 

潜明兹老师在《百年神话研究略论》一文中,认为鲁迅是晚清至现代神话学的承前启后者,孕育了科学神话学的胚胎,茅盾则是中国神话学的奠基者,闻一多对神话学研究也有贡献,而古史辨派编著的七大卷《古史辨》值得神话学研究者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神话研究一度被冷落,但对于龙的研究,对于盘古的研究,对于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神话研究还是很有成就的。这篇论文较短,论述也很简略。

 

陈建宪先生的《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一文从资料发掘、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来讨论20世纪的神话学发展。资料发掘部分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研究部分提出中国神话学有人类学的神话学、历史学的神话学、民族学的神话学和文艺学的神话学四个流派;文学创作则从鲁迅的《故事新编》一直说到当代作家创作中的神话母题。陈建宪先生对于20世纪神话学发展的总结,视野空间更开阔一些。尤其是把创作也纳入20世纪神话学发展的范畴,是一个突破。因为我们过去总是研究已有的神话,不会认同新时代的创作。其实,我们的神话研究本身也是在创造神话,研究者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建神话叙事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神话学”一词既有神话研究的意思,同时又有神话作品的意思。因为研究本身也是一种新的神话创作。美国学者戴维·怀特曾经写过《作为神话编撰者的学者——比较的印欧神话和后现代关怀》一文,认为“学者的努力正是对神话编撰者工作的延续”。因此,我们认为陈建宪先生回顾神话学的研究史而特别关注创作史,对神话学研究是有价值的。总的来看,陈建宪先生的研究是以神话研究的过程为中心的一种总结。

 

高有鹏先生的《中国神话研究的世纪回眸》一文,认为中国的神话研究具有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而国外神话学理论的传入,使得中国神话学改变了传统的人文学科附庸的地位,获得一定的学科独立性,通过一批学者的努力,中国神话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中国神话学有很大的不足,一是学科意识不强,二是专业人才不足,三是研究水平不是很高。

 

商品简介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精神符号,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其本身就是社会历史的重要构成。本书讨论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史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展开对神话的解码工作。本书阐述的中国神话变迁史,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社会建构,以及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作者简介

田兆元,华东师范文学硕士、史学博士。曾任上海历史系主任、华东师范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东师范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盟誓史》《中华创世神话六讲》《神话学与美学论集》《神国漫游》《商贾史》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学界对于中国百年神话研究的综述
  第二章  中国神话研究百年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概念的发生到学科的建构
    第二节  从文化的解构到文化的建构
    第三节  中国神话历史研究的初步探索
  第三章  神话史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神话
    第二节  神话矛盾
    第三节  神话史
    第四节  主流神话
    第五节  神话史的要素
  第四章  神话史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  神话文本的要素分析
    第二节  神话学研究的民俗学方法
    第三节  中国神话发展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编  中国神话的早期发生和基本成形(远古—西周)
  史前中国神话及物象叙事
    第一节  自然物——石的神话叙事
    第二节  模拟自然——岩画图像的神迹
    第三节  具象与抽象之间——鸟图腾的神话叙事
    第四节  两合婚盟到神的符号的诞生
    第五节  史前图像神话叙事的至上性
  传说时代的神话
  传说时代神话研究的视点
  炎帝黄帝联盟
  颛顼帝喾联盟与尧舜联盟
    第四节  鲧禹联盟和重黎联盟
  史前神话中的矛盾冲突
  神话中男权取代女权
    第二节  禅让神话与早期国家
  夏商王朝的神话及其走向
  民族神话与国家神话
  龙凤神话与国家形态
  夏祖与社神
  商祖与天神
  夏商国王与祭司
    第六节  王廷与帝廷
  西周神话体系的建立
  西周神话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西周的天神
  西周的社神
  西周的祖神
  小结
第二编  中国神话的发展与再造(东周—秦汉)
  第一章  东周神话:转变与发展
    第一节  体系神话的解体
    第二节  神话派系与神话地域化
  第二章  《楚辞》:个人的神话制作及其意义
    第一节  神灵的人性化与美化

内容摘要
 神话这一文化瑰宝,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担当着精神灵魂的角色。从原始时代开始,中国神话逐渐形成相关的重要的文化认同元素。从兴隆洼的龙崇拜、河姆渡的鸟崇拜,到良渚的龙凤文化的交融、天地崇拜的交融,再到四方文化集聚中原,吴天上帝四灵五方格
局的形成,中国神话数千年传承,绵绵不绝,至今香火鼎盛。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精神符号,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其本身就是社会历史的重要构成。本书讨论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史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展开对神话的解码
工作。作者认为:神话是社会变革和人类精神自我完善的重要力量;民族之间、统治集团之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是神话的根本内容,决定着神话的发展方向。本书阐述的中国神话的变迁史,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社会建构,以及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主编推荐

神话这一文化瑰宝,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担当着精神灵魂的角色。从原始时代开始,中国神话逐渐形成相关的重要的文化认同元素。从兴隆洼的龙崇拜、河姆渡的鸟崇拜,到良渚的龙凤文化的交融、天地崇拜的交融,再到四方文化集聚中原,昊天上帝四灵五方格局的形成,中国神话数千年传承,绵绵不绝,至今香火鼎盛。神话是社会变革与人类精神自我完善的重要力量;民族之间、统治集团之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是神话的根本内容,决定着神话的发展方向。

《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研究》是“神话学文库”(第二辑)中神话学与社会学交叉互动方面的代表作,作者田兆元教授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他要努力呈现中国神话学对社会发展及新经济问题的关注。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