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31.55 4.9折 65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麦高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7532700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5元

货号31576139

上书时间2024-05-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重庆大厦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有南亚和非洲的商人及避难者,印度的临时工,还有囊中羞涩的各国旅客。本书将要描述的重庆大厦是一栋代表 “低端全球化”的摇摇欲坠的大楼,位于香港旅游区中心,并与加尔各答、拉各斯、达累斯萨拉姆等地区紧紧相连。尽管许多香港人认为重庆大厦像一个神秘世界,被错放在城市中心,但它的存在正是拜香港所赐。我在此简述香港的地理历史背景,以明晰重庆大厦的周边环境。
  香港于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97年才回归中国。在殖民时代,香港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口岸,英国公司曾经在此停靠船只,以便运载鸦片进入中国内地,之后又以**关税在此进行自由贸易。香港人口渐渐全球化,虽然以华人为主,但也包括了许多其他族裔的人。十九世纪末的书籍记载香港的闹市 “满是英国人、德国人、英印混血、广东人、来自加尔各答的美国人、孟买的帕西人、巴格达的犹太人”,这种景象与今日的重庆大厦并没有太大差别。另一处十九世纪末的记载评价香港“可谓是世界上*国际化的城市,在街道中随处走上一个小时,就能见到各族人士,比在五旬节看到的还多;各肤色和宗教信仰的人们摩肩接踵、和平相处”。这也是重庆大厦现在的样貌,只不过如今出现了一些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歧视现象。
  香港在历史上曾是一个贫瘠之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批国人迁至香港,令当地人口迅速增加。香港在七十年代是工业生产的中心,在八十年代末成为中国货品集散地。同一时期,异于内地的香港本土意识和身份认同渐渐形成。九十年代的香港已经较为富裕,人均收入比中国内地、甚至其曾经的殖民者英国还高。2007年,香港的人均收入以购买力计算已经是美国人的93%,远远高于多数欧洲国家,并且是内地人均收入的八倍,当然香港同时也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的地区之一。这也是为什么重庆大厦这个“边缘地带”一样的角色,在香港显得如此不协调的缘故。香港人对重庆大厦的不屑或恐惧,源于“我们香港人已不再是发展中地区,香港已经很富裕了,为什么这些非洲人和南亚人还要来我们的新居呢”。
  同样道理,书中也记录了重庆大厦的一些商人对中国内地人的不满,不论是非洲人、南亚人,还是香港人,他们都对从北方而来的中国内地人有一丝不安。尽管来自内地的有钱人在香港随处可见,中国内地经济也越来越有超越香港的趋势,可是香港人仍视内地为经济较劣等的地区。虽然重庆大厦是一个异类的孤岛,但它也是一个人们得以生活工作的地方,属于香港的一部分。南亚人和非洲人来到重庆大厦白手起家,其经历无异于许多到香港创业成功的中国内地人。即便如此,这些移民族群并没有太多的相互理解和同情。
  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历史对重庆大厦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自早期殖民到现在,香港出现越来越多的南亚人。如果没有这一群南亚人,1962年建立的重庆大厦不可能成为如今的国际市场。我曾陪同一位目光犀利的记者参观重庆大厦,他指出,这个地方除了有各种族裔之外,还余留了一些英国殖民的色彩。确实,我们能在大厦见到很多东非人和南亚人,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会讲*常见的国际社交语言——英文,这也是重庆大厦中的通用语。殖民色彩也可能来源于,即便在今日,持这些国家护照的人比较容易得到无需签证逗留香港的便利。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媒体都在关注香港的去殖民化,以及回归中国后的“香港故事”。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香港社会自回归之后一直保持稳定,它有一套自身的法律系统和出入境管制,其内部行政系统大致上也能独立运行。香港长久以来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政府常常被贴上商业化的标签,特别是那些与地产商千丝万缕关联的官员等等,依然存在。大厦在1997年后有几个显著变化:非洲商人在2000年左右开始来到香港,国际难民也大批到来;重庆大厦本身的修缮和保安系统有所提升;许多中国内地游客也会来重庆大厦住宿……不过这些变化与香港回归没有什么关系。一些大厦内的小贩常跟我说:“重庆大厦依然如故。”
  重庆大厦坐落在尖沙咀,位于九龙半岛**处。香港主要由四个地区构成:离岛,包括香港国际机场所处的大屿山;港岛,也是香港金融中心和旧区之所在;九龙,比港岛稍微低档一些,人口也稍微密集一些,但却是香港旅游中心,也是*拥挤的地区;新界,连接中国内地,香港一半以上人口的居住地。这几个地区加起来才不过一千平方公里,加上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四通八达,住在重庆大厦的人出发去香港各地耗时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这里稍稍描述一下香港的几个地方。深水埗,一个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地区,在重庆大厦以北三公里,有许多廉价的裁缝店。非洲商人常常特地去那里订制批量的衣服销售至非洲市场;国际避难者也会去这些地方买二手货,因为物价比重庆大厦的货品还便宜。湾仔,一个夜生活丰富的地方,从尖沙咀越过维多利亚港即可到达;有些重庆大厦的人会跑到那里寻求女人和酒精,不过他们多数人在金钱上捉襟见肘,只能做做白日梦罢了。锦田,通常是一个许多游客参观的新界小镇,但重庆大厦的商人去那里购买香港人报废或遗弃的二手汽车零件。还有位于中港交界的罗湖,商人们在这里过境,去内地南部的商城和工厂购物,临时工则去那里更新签证。重庆大厦的商人住在香港各个角落,但不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以上是他们*常去的几个地方。
  本书**章将更加详细地描绘重庆大厦的地理环境,这里先勾勒几笔——重庆大厦位于游客众多的弥敦道36-44号,毗邻高档的半岛酒店和假日酒店,走几步路即可抵达簇新炫目的购物城,步行十分钟是旅游地标天星码头,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班客船渡过维多利亚港。重庆大厦周围遍布港铁接驳口,每五分钟就有一班列车驶往中港边界,总路程大约四十分钟。从这几句简短介绍已可显现重庆大厦在香港的中心地理位置,它正好安插在高楼林立的黄金地带,周围遍布世界上*贵的楼市。也是这种地理环境之下,重庆大厦冠有“黑暗中心”的名头。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看上去十分老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如同孤岛一般,但它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交易场所。据估计,从重庆大厦出货的手机,大约占撒哈拉以南手机交易的20%。这种与中环所代表的香港全球化枢纽角色反差极大的角色,被作者麦高登称为“低端全球化”。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大厦居民与国际商品、金钱、理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作者简介
麦高登,康奈尔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教授,著作包括《全球文化/个人身份:在文化超市中寻求家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日本人和美国人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及《中国香港:培育国家认同》等。

目录
地点

 关于重庆大厦

 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重庆大厦为何存在以及为何值得关注

 大厦

 历史

 业主立案法团

 生意

 我的亲身经历

 人群

 商人

 业主和经理

 临时

 避难者

 家庭佣

 性工作者

 瘾君子

 游客

 不同人群如何互动

 商品

 重庆大厦中的商品流通

 贩卖商品

 占买家的便宜

 仿冒品

 制造商和中间商

 手机店的骗术和辛酸

 各色商人

 商人之间的代沟

 商人的技巧

 中国内地的诱惑

 海关险境

 商品和商人的意义

 法律

 无处不在的法律阴影

 法律界线里外的冲突

 警察的角色

 签证与居留权

 避难者与法律

 “真假”避难者

 避难者的生活

 避难者的待遇变化

 未来

 重庆大厦不断变幻的想象

 重庆大厦如何改变人们

 文化身份认同

 在全球的意义

 重庆大厦的未来/世界的未来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内容摘要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被《时代》杂志选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大厦。这栋看上去老旧的大厦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被新式商场环抱,毗邻高档酒店。但它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的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交易场所。通过具有教育意义并令人入迷的故事,麦高登教授展现了大厦居民与国际商品、金钱、理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主编推荐
全球化并不只由麦当劳、可口可乐、索尼、苹果这样的大型企业所代表,也不仅仅涉及大楼、律师、财政预算;重庆大厦所展现的“低端全球化”,更便于我们理解广州越秀区、三元里、义乌这样的中国内地城市的商业模式;通过灰色打工、行李箱、绞尽脑汁过海关、订货谈判,重庆大厦调和各种冲突,向世界各地延伸出连接线,而世界也就由这一座大楼反映出来了。

精彩内容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被《时代》杂志选为“全球化很好案例”的大厦。这栋看上去老旧的大厦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被新式商场环抱,毗邻高档酒店。但它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的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交易场所。通过具有教育意义并令人入迷的故事,麦高登教授展现了大厦居民与国际商品、金钱、理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