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章运动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宪章运动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7.6 6.1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R.G.甘米奇|译者:苏公隽|校注:张自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2071

出版时间197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2620740

上书时间2024-05-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贵族
中产阶级
新议会
激进派议员
工业协会
地方协会
宪章印发给地方各郡
社会问题

第二章 
战役开始
享利·文森特
工业区的民主运动
费格斯·奥康纳和爱尔兰派
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
民主报刊
示威
格拉斯哥的示威
泰因河畔的集会
约翰·泰勒医生
乔治·朱利安·哈尼
罗伯特·洛厄里
达勒姆郡
詹姆斯·威廉斯和乔治·宾斯
英格兰中部

第三章 
运动的进展
伯明翰集会
宪章运动在伦敦
议会广场的集会
民主协会
约克郡和兰开夏郡
理查德·奥斯勒
约瑟夫·雷纳·斯蒂芬牧师
斯蒂芬斯的演说
斯蒂芬斯的讲道
斯蒂芬斯和济贫法
克索尔猎场的示威
约翰·菲尔登
皮普草地的示威
理查德·马斯登
彼得·布西
彼得·墨里·麦克道尔
英格兰西部
约翰·弗罗斯特
查尔斯·琼斯

第四章 
……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附录一 赖德和库珀的来信
附录二 人民宪章
附录三 兰开斯特的审判
索引
19世纪30年代大不列颠各郡位置示意图

内容摘要
 《宪章运动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由甘米奇所著。是一部记叙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为争取实现“人民宪章”而进行英勇斗争的著作。
本书作者R.G.甘米奇(1815-1888)是英国工人运动的活动家,在1938至1853年间参加了宪章运动,并担任过“全国宪章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他直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当时记载写成本书,对宪章运动的许多领导人物的身世及活动作了详尽的描述。他广泛引用他们的演说,而且对宪章运动的早期活动情况,刻画细致,弥觉可贵。作者夹叙夹议,文笔练达,并善于烘托气氛,在全书不少章节中,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场面和群情激昂的图景,因此,宪章运动尽距今已相隔一百多年,但在作者笔下,当时轰轰烈烈的情景跃然纸上,使人感到历历如在眼前,另一方面,作者对宪章派内部矛盾的阶级根源缺少分析,对宪章运动各流派间的斗争的描述不够客观,尤其以奥康纳的评价显得偏激。尽管如
此,本书仍不失为一部比较系统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它对于我国读者了解和研究英国宪章运动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是有参考价值的。
《宪章运动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所附地图一幅,是我们根据《英国政治史》第11卷书后所附地图绘制的。

精彩内容
 在诋毁奥布赖恩;他虽然曾在伯明翰雇用一名采访记者,却从未刊登有关协会会议事项的公正报道,因为如果予以刊登,那就必然使他所期望的效果成为泡影。这种片面的行动使大多数的地区通过了指责奥布赖恩和协商会议的决议。奥康纳所雇用的每个奴仆(他们不在少数)感到自己必须和他的主人亦步亦趋。但是宪章运动团体中最明智的人士仍然站在正义一边,向《北极星报》提供了符合他们见解的决议,但这些决议不是全部遭到扣压,便是暂不予以发表,直到那些恶毒的诽谤在社会上生根以后。奥布赖恩为自己进行正当的申辩的途径非常狭窄;因为他没有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刊物,而《北极星报》却具有凌驾一切的无上权威。可是,虽有各种反对势力,奥布赖恩仍被邀
请到一些地方去演讲;但一个有组织的体系却被用来扰乱他所参加的集会,并破坏他的声望。莱斯特是广泛感到奥康纳势力的城镇之一。1842年春季,该城镇的工人阶级陷于极大的贫困。成千上万的人失业无依,只由教区提供了一些工作机会;而从事这项工作,每人每天所得的只是两便士半的难以糊口的微薄工资。许多人被这种严酷艰苦的生活逼得几乎发疯,因此很容易对富人动火,如果领导他们的人感情非常激烈,而且又能使他自己暴躁的性情影响他的追随者的话,情形尤其如此;而具备上述特点的一个领导者正是托马斯·库珀。
我们这里扼要介绍的这个人物系出生于莱斯特;但他父亲去世时,他尚在襁褓中,他的母亲带着他迁
往林肯郡的盖恩斯巴勒,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竭力挣扎,以求使母子俩得到温饱。但这也往往非常困难,因此为了使他的孩子能够活命,母亲不时被迫节食。
她那伟大的母爱使她后来经常自动禁食,以便满足他日渐增长的求知欲。库珀早年一贫如洗,甚至没有鞋袜,往往被迫赤足,对他来说,这并非耻辱。那时候,他身体虚弱,这当然是毫不奇怪的。十五岁时,他被送去做鞋匠,这是一种低下的职业,他从事这项手艺直到二十三岁。在库珀忍受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期
间,他并没有虚度年华,而是以其他各种知识来充实他的头脑。他开始学习语言和数学。他在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法文方面获得了相当高的造诣,在几何、代数方面也有同样的成就。后来,他又学习了一点意大利文、德文和其他语言。在这个期间,他努力使自己精通各种学识,但他当鞋匠所得的收入每星
期只有十先令;当时他母亲的身体相当衰弱,为了维持他们母子俩的生活,他往往要作出十分艰苦的努力。库珀有些习惯和科贝特大致相同,而每晨早起的习惯甚至超过了后者,夏季凌晨3时就起床,一直散步到6时,他也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孜孜不倦的阅读。二十三岁时,他生了一场大病,一位朋友劝他抛弃旧业,从事教师生涯。于是,他在盖恩斯巴勒创立了一所学校,办得十分兴旺。大约在三十岁那年,他迁往著名的城市林肯,在那里仍从事教学工作。库珀在林肯市担任《斯坦福德信使报》的采访记者,该报在销路方面,迄至最近时期为止,在地方报刊中居于首位。最初,他当记者的薪金每年只有二十镑;但逐渐提高,终于年薪达到了一百镑,后来他迁往斯坦福德t协助《信使报》的编辑工作,年薪达三百镑。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他便迁往伦敦,有时不得不同逆境作斗争;他曾被迫出卖书籍,最后甚至典当衣服来维持生计。他有时在一些杂志社找到一些零星工作;最后担任了《格林威治日报》的编辑,然而,这份报纸不久便停刊了。刚好在摆脱上述报刊的编辑职务以前,库珀
被他page244-2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