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德照亮人生—超越生死的约定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5.01 2.0折 25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震主编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9544223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31203577

上书时间2024-05-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让美德照亮人生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好!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思想,畅谈生活,抒发理想,探索人生。与青少年在一起是愉快的,从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青春活力。
你们成长在新世纪,生活在中华民族快步走向复兴和繁荣强盛的伟大时代。你们目睹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你们见证了神州大地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你们经历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祖国,就像你们一样焕发着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你们是21世纪的新一代,就像一棵棵亭亭玉立的小树,生机勃勃,体现着强劲的生命力,预示着无限的可能性……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加快了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的进程,这使你们得以生活在相对安定和富足的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我们也不能忘记,更多的前辈在贫穷落后的条件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而忘我地工作。现在的和平环境和美好生活,就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你们的祖辈和父辈用他们的汗水浇灌而成的。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这使你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你们的先辈们都曾经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人生交给党和国家安排,甘做整个社会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默默地发挥作用。现在,我们国家不仅成为制造业大国,而且正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进行产业转型。在这种情况下,职业越来越多样化,社会不仅需要螺丝钉,而且更加需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与前辈相比,你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追寻自己的梦想。
青少年朋友们,斗转星移,风云际会。你们恰遇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时代,与你们的前辈相比,你们将有更大的活动和发展空间,将掌握更强大的生产力和创造能力,也将遇到更多更加不可预料的挑战。你们中的许多人将会进入许多过去没有的工作领域,如高科技研究、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空间技术、动漫创作……你们将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
同志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辉煌就是祖国的辉煌!有你们在,祖国就有希望!
青少年朋友们,作为一位年过半百、鬓已染霜的老朋友,我比你们年长几十岁,经历过更多岁月的风霜雨雪,品尝过更多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岁月的流逝并不是没有意义,它让我收获了生活的阅历和经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更积累了人生的体会和心得。我愿意在此把我的一些生活和工作的心得说出来,向你们倾吐我内心的话,更希望与你们共勉。
首先,对于每个人来说,美德是过有意义生活的基本要求。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完全脱离社会而离群索居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在社会比较之中我们才能区分好坏善恶,生活才有意义;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得以维持就要求人们的道德自律,因而美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实际上,如果没有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我们不仅无法和谐相处,而且也难以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试想,如果在课堂上有同学不遵守纪律而大声喧哗,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安心听课或讨论呢?如果没有基本的诚信,同学们之间怎么能进行正常的交往从而获得真挚的友谊呢?如果没有互相的关心,我们怎么能够获得和谐而精彩的生活呢?在这个意义上,美德并不是对人的约束,而是给人幸福和欢乐。美德之光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这光让我们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
其次,美德是美丽的,也是平凡的。美德并不只是存在于轰轰烈烈的事业中,或者只存在于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身上。美德同样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普通大众看似平凡的言行之中。从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悉心照料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爱心的神圣;从同学们团结互助的行为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德行的力量。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辛苦工作的父母或老师递上一杯清水时,美德就在我们的心灵中萌芽扎根了。美德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上,美德之美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道德行为之中,就存在于人们的亲力亲为上。美德之光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光让我们生活得充实幸福。
再次,美德是人生有价值的一种资源,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创造。一个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就实现了多大的人生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不是“吃亏”。一个有道德的人愿意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么他的美德行为不仅能够促进他的人生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他的人生价值。譬如,如果你诚实守信,那么你就会获得大家的信任,这样你做任何工作都将非常顺利;如果你自觉地保护环境过“低碳生活”,好的环境就是对你德行的回报;甚至当你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时,人民对你的纪念和赞美,也成就着你的人生价值。美德是一种力量,这力量促进人的发展。美德之光就是人生的价值之光,这光升华着我们的生命。
后,美德的理想境界是永无止境的。青少年天天在成长,美德也需要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日臻完善和改进,让美德在我们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你们生活在一个创新因而也就具有更多可能性的时代,更多的选择也就为你们进一步发扬光大美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个人做一件符合美德的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符合美德要求的事。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加强道德修养,让心中的美德之花开得越来越灿烂、越来越美丽。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从点滴小事做起,胸怀天下大事,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美德之光就是照向未来的光,这光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编写这套丛书,目的是与青少年朋友们一起分享古今中外美德实践的光辉,让美德的光辉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丛书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既可以增强可读性、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美德价值的实践性。在每篇故事之中,我们穿插了一些小栏目,目的是帮助读者认识问题的要义,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自己分析和判断,让每位读者创造性地塑造自己的美德生活。
一个有德行的人,处处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美德不仅照亮自己的生活,也让社会更加明朗。身体力行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美德之光与自己同在,这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规范。
我们在丛书中所叙述的内容未必十分全面和生动,我希望青少年朋友们用自己的美德行为去充实和光大之。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我希望你们在生活与学习中践行更美的德行,让美德照亮自己的人生!

 

 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韩震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丛书由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主编,由北京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联袂着力打造。全书汇集了古今中外二百余篇蕴含教育意义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激发自己的崇高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作者简介

韩震,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曾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西方哲学史》首席专家及召集人,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国家督学、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英文)主编等。

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译文及各类文章600余篇。




目录
超越生死的约定
赢得天下的诀窍
赤兔马之死
素未谋面的朋友
张孝基还财
永远的守墓人
二十六年“长征路”
严寒中的道德守候
信义深处是感恩
五百万的抉择
智慧填补不了的空白
阳光洒满“诚信林”
不收现金的买卖
一定要考第一名
李嘉图的皮毛靴子
流转百年的幸运
辞职的奖励
最后一件事
忠犬八公的故事
约翰送钱
失而复得的奖票
一米的距离
“诚信”漂流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由中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韩震主持编写的青少年德育类图书,全书以生动的文笔呈现享誉中外的美德故事。
《超越生死的约定/美德照亮人生》主题是约定,收录了《忠犬八公的故事》《失而复得的奖票》《五百万的抉择》等故事。

精彩内容
 超越生死的约定先秦时代,我国有一
位伟大的外交家、艺术评论家,也是孔子最为仰慕的圣人。在历史上,他与孔子齐名,合称“南季北孔”,也被尊为“南方第一
圣人”。他就是季札。
季札,又称“公子札”,是周朝吴国人,因受封
于延陵一代,亦称“延陵季子”。他是吴国国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在同辈兄弟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
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凭季札的德行才干,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答应,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们。他一让再让,隐退于山水之间,表明他淡泊名利的坚定信念。季札虽然不肯接受王位,但却尽心尽力地辅助兄长治理国家,受到了大臣和百姓们的爱戴。
季札奉命出使各国,所到之地留下许多奇闻佳话。在楚国准备攻打陈国的时候,他斡旋调停,避免了一场战乱。他精通诗赋礼乐,在欣赏了《秦风》之后,留下了著名的音乐评论:“这是华夏的声音呀,这博大气势昭示着
华夏必能强大,强大到一
定程度,就能达到周王朝鼎盛时那样了吧!”从乐声中预言了秦国的未来。
他与齐、郑、卫等国的大臣一见如故,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到晋国后,他听到乐声,得知是晋国大臣孙文子在欣赏音乐,就对身边的人说:“晋国刚刚死去的国君还没有安葬,他怎么可以去欣赏音乐呢?”孙文子听了,如梦方醒,避免了灭顶之灾。
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卫、徐等国。到达徐国时,虽然一
路舟车劳顿,但他仍然神态端庄、步履矫健地来到了徐国大殿。徐国国君十
分好客,又久仰季札的大名,就挽留他小住几日。
国君天天设宴款待季札,并且让太子和大臣们出席作陪,两人意趣相投、一
见如故。季札文武双全,他腰间佩戴的那把宝剑剑鞘朴实厚重,剑柄制作精良,还未出鞘就已经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
席间,徐国国君乘兴请季札一显身手。季札推辞不过,走下殿来。只见
那宝剑出鞘的瞬间,满殿金光四射。国君的眼神一
下子被那金光闪闪的宝剑所吸引,不禁脱口而出:“真是一把难得的好剑!
好剑!”这时,徐国国君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把宝剑,待季札舞剑完毕,国君和诸大臣一边给季札夹菜斟酒,一边赞赏季札的剑法出众。季札注意到,国君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自己的佩剑上,问道:“国君喜欢我这把剑吗?”国君语无伦次地说道:“啊……啊,喜欢,喜欢。啊……啊,不不不。这剑是吴国的国宝,是公子的心爱之物,我怎么能夺人所爱呢?”徐国国君一边说着,一边又忍不住说道:“季子啊,能让本王欣赏欣赏这把宝剑吗?”“当然可以!”季札很爽快地答应着
,恭敬地将手里的宝剑递给了国君。国君用右手紧紧握住剑柄,左手慢慢将剑鞘褪去,放在案几上,然后用手指拂过剑刃,再轻轻弹一下剑身,宝剑发出清脆的回声,好像小石子投入水潭的脆响,十分悦耳。
国君就这样细细地把玩着,爱不释手。
季札早已看出了国君的心思,明白他一定是喜欢上了这把宝剑,但自己还有使命在身,出使各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不能马上把这把标志着使者身份的宝剑赠给国君。
他在心里默默许诺:待我完成使命回来的时候,一
定将这把宝剑赠予国君。
离开徐国后,季札马不停蹄地访问了各国。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