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25.92 4.7折 5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侯斌//冯晓花//杨智慧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61333

出版时间2015-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3339295

上书时间2024-05-1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侯斌、冯晓花、杨智慧编著的《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不但介绍和梳理了费舍尔、皮尔士、南尼等人关于语言象似性的理论,还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探讨分析了英汉语言在语音、词形、词义、句法中的象似性现象,并且论及认知语言的象似性和象似性及符号学变量在语言中的交互性。

作者简介
杨智慧,男,1976年生,天水师范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在读博士。
冯晓花,女,1972年9月生,陕西省蓝田县人,硕士,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多年从事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主持天水师范学院校级项目一项,并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侯斌,男,1977年8月生,甘肃省成县人,硕士,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多年以来从事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并从事符号学及相关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天水师范学院校级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校级项目两项。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9篇。

目录
第一章  形式对意义的模仿——南尼谈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
第二章  费舍尔对表音文字的象似性的分析
  第一节  语音听觉象似性
  第二节  语音发声象似性
  第三节  语音联想象似性
第三章  迈耶对模拟音意义理据的探究
  第一节  对模拟音的对比和商榷
  第二节  模拟音名称的多样化
  第三节  模拟音存在的范畴和相对性
  第四节  模拟音象似性的根本特性——抽象性
第四章  杰西·帕尔眼中的符号象似性
第五章  约翰·迪利关于象似性符号的考古学和认识论探讨
  第一节  认识论的符号性特征
  第二节  认知论与符号学
第六章  约瑟夫·莱斯德对皮尔士象似性符号的理解和分析
  第一节  皮尔士的符号概念的三个方面及其表征特征
  第二节  皮尔士符号研究的范畴理论
  第三节  符号的分类及其表征作用
第四节  象似符号、指示符、代码符
第五节  客体事物和其象似性属性之间的关联
第七章  皮尔士的三分法符号及符号象似性
  第一节  符号的二分法和符号的三分法
  第二节  皮尔士符号的三组三分法
  第三节  符号象似性
第八章  句法象似性:句子修饰语的自然次序
  第一节  句法象似性总说
  第二节  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象似性现象
  第三节  从句法角度看修饰语次序的排列
  第四节  从语义角度看修饰语次序的排列
  第五节  从语用角度看修饰语次序的排列
  第六节  象似性在修饰语次序排列中的体现
第九章  认知语言的象似性
第十章  汉语字形象似性和英语词形象似性对比
  第一节  皮尔士的符号象似性观
  第二节  汉字字形象似性
  第三节  英语词形象似性
第四节  对比讨论
第十一章  英语词义和汉字字义象似性对比分析
  第一节  英语词义象似性
  第二节  汉字字义象似性
第十二章  德雷斯勒论象似性和符号学变量在语言中的交互性
附录Ⅰ 文学文本中的象似性现象: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李尔王》中的自然意象和服饰意象与其叙事结构
  第二节  《李尔王》双重情节  中的二项对立与其叙事结构
  第三节  《李尔王》中的功能对立与该剧的主题结构
  第四节  《长生殿》中的二项对立功能及其叙事结构
  第五节  水仙之舞的象似性:通向自我身份认同之路
  附录Ⅰ参考书目
附录Ⅱ  术语表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以费舍尔和皮尔士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
和所指代的事物之间存在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发音、词的表意、句法的结构和顺序、以及文学文本中。
侯斌、冯晓花、杨智慧编著的《形式对意义的模仿--语言文学中的象似性现象》对这些语言学家这方面的研究和他们关于符号和符号的象似性的论述等进行梳理和介绍,并且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对英汉字形、字义中的象似性做了对比分析。最后还通过分析文本《李尔王》、《长生殿》和《咏水仙》,以实例表明了象似性在文学文本中的体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