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突厥学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突厥学研究丛书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43.21 6.4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陈浩|责编:石斌//王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83024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018161

上书时间2024-05-1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拓跋魏的语言
第一突厥汗国《布古特碑》释读
东 突厥汗国衰亡的环境和社会政治因素
薛延陀考
跋《暾欲谷碑—以汉文史料为中心的东 突厥汗国史
内陆亚洲帝国形成论—以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为例 
评〔德〕史书仁(S?ren Stark)《突厥汗国时期内陆亚洲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
若干早期内陆亚洲名号考证
突厥语人群历史上政权合法性的模式
关于乌兹别克汗国的几条拉丁文史料

内容摘要
作为商务印书馆“突厥学研究丛书”的第一种,《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既是一部突厥简史——读者从中可以管窥突厥汗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若干重要历史问题,也是20世纪西方突厥历史研究的一部学术史,可以借此了解西方学者研究突厥历史的路径和范式。作为该领域内的第一部“文选”,我们希望《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能对读者了解突厥汗国和突厥语人群的历史有所裨益。
本书所收9篇文章和1篇书评,都是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德国、美国、俄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都有研究突厥历史和语言的深厚传统。当然,中国学者对突厥的研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考虑到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汉语文献相对容易获得,所以就没有将其纳入本书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一取舍,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外国学者在研究突厥和突厥语人群历史时的关怀和问题意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精彩内容
东突厥汗国衰亡的环境和社会政治因素*〔美〕狄宇宙(NicolaDiCosmo)等撰陈浩译突厥游牧政权在公元6世纪中叶兴起于中亚和蒙古草原(Sinor1990)。551年(译按:一说552年),在反对旧主柔然的叛乱之后,突厥人肇建了自己的汗国,并开始向西扩张。突厥汗国很快便分成东、西两翼,西突厥隶属于东突厥汗国,都是由阿史那家族统治。两翼的势力逐渐独立,甚至互相敌对,最后发展成东、西两个汗国。东突厥汗国在7世纪早期,利用隋末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向中原政权索要贡赋。在7世纪20年代,东突厥汗国的颉利可汗严重威胁着唐朝的北方。颉利可汗的军队于626年抵达渭水,与唐都长安仅有一箭之遥,不过在从唐朝获得大量物资之后便撤军了(Graff2002)。然而,东突厥汗国在630年遭受唐朝的打击之后便在政治上瓦解了。
历史学家把东突厥汗国的衰亡归因于一场内部危机—招致唐太宗对突厥进行军事干预。此事件以突厥军队的失败和突厥可汗的被俘而终结(Graff2002;Eisenberg1997)。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前,汉文史料中有大量关于627年突厥境内强降雪及其所导致的大面积饥馑和牲畜死亡的记载(《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第5158—5159页)。由气候异常所导致的经济困境,很快演变成一场广泛的政治危机—或许部分是由早前的政治动荡和内部分化所导致的。对突厥政权来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国内属部的反叛,以及他们的统治正当性在内部受到了挑战。
费杰等人(Feietal.2007;Fei2008)从汉文史料中选择了一些关于极端天气和饥荒的事件,来说明气候可能在突厥汗国的骤亡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他们还怀疑,当时的环境变化,是由626年左右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所引起的。最近对两极地区冰川的化学分析表明,这一波动大致发生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Sigletal.2015)。虽然626年气候变化的迹象在南极地区不是很明显,但是当地的硫化物异常却是此事件最好的佐证,这是北格陵兰岛NEEM(译按:NEEM是指一个从北格陵兰岛探取冰核的项目)2000年的记录中除了1783—1784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以外的最大痕迹(ThordasonandSelf2003)。在南极地区没有迹象说明这次火山喷发发生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区域。Stothers和Rampino(1983),以及Stothers(2002)列举了(年代较晚的)中世纪拜占庭和叙利亚史料中的证据,来证明626年左右有一股平流层悬浮体存在。不过,文献中的年代以及他对文献的解读,还不是很明确。
众所周知,大型的、富含硫化物的火山喷发可以造成好几年连续的夏季异常变冷(Robock2000;Cole-Dai2010)。但是,如果往届火山喷发的地点、时间和硫化物的产量不能得到有效的限定,那么气候模式的准确性是要打折扣的(Timmreck2012),有碍它们与以标准量为基础的气候重构数据进行对比(Esperetal.2013;Stoffeletal.2015),以及任何的历史学解读(Büntgenetal.2011;Büntgenetal.2015;Guilletetal.2017;Oppenheimeretal.2017)。即便是在火山喷发事件为人所熟知的区域,在评估距离火山较远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影响时,在两者之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还是需要十分谨慎,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Oppenheimer2011,2015;Büntgenetal.2016)。
我们在这里要提出的问题是,火山喷发所导致的夏季变冷,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东突厥汗国的衰亡,如果是,又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它的衰亡?我们以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形式,遣用历史、年轮和冰核的证据,来重构并阐释东突厥汗国晚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以及社会经济、政治、人口转型的时空模式。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