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轨丹心(沈志云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轮轨丹心(沈志云传)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35.06 5.4折 6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永秀|总主编:王春法//张藜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04674371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869634

上书时间2024-05-1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田永秀著的《轮轨丹心:沈志云传》向读者系统呈现了沈志云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与思想脉络。对沈志云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导言
第一章  辗转求学
  耕读世家
  长兄引路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逃难湘西
  苦读备考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年年第一
第二章  大学时光
  武汉赶考
  初进唐山工学院
  “书果子”的转变
  实践教学的影响
第三章  留学苏联
  毕业留校
  留苏预备
  留苏生活
  从生产实际到理论创新
第四章  蛟龙困浅滩
  搞半工半读
  十八顶“高帽”
  任职教学方法科
第五章  沈—赫—叶氏理论
  回到基础课部
  如饥似渴更新知识
  参与韶山Ⅳ型电力机车研制
  迈向国际学术舞台
  夜以继日的留美生涯
  沈—赫—叶氏理论
第六章  迫导向转向架的研制
  就任力学研究所所长
  IAvsD学术年会的意外收获
  零磨损迫导向转向架的研制
  低动力作用货车转向架
  高速列车转向架的探索
  欧洲讲学
第七章  建设国际一流的实验室
  倡议建设试验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
  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高铁大发展中的牵引动力实验室
  建设国家轨道交通实验室的期望
第八章  交通运输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
  获选两院院士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诞生
第九章  为发展高速铁路奔走
  高铁“缓建”“急建”之争
  轮轨与磁浮
  中国高铁技术创新辩论
  退一步,进两步
  高铁春风暖丹心
  中国人的高铁梦
结语
附录一  沈志云年表
附录二  沈志云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沈志云,1929年5月28日生,湖南长沙人,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沈志云在机车车辆动力学尤其是轮轨动力学、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理论和随机响应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创建的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被广泛引用;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开创了无轮缘磨损新纪录;主持建立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任中国铁道重载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
铁道学会理事长、成都市科协主席等职,并获詹天佑成就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沈志云为中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高新技术发展和铁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田永秀著的《轮轨丹心:沈志云传》以翔实、客观、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沈志云先生波澜壮阔、爱国奉献、成就卓著的一生,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
实的科学精神和放眼全球、前瞻未来的胆识谋略,激
励和感召后人以先生为榜样,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精彩内容
 苦读备考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逃难的岁月,能够保全性命、保证温饱,已经相当不易。读书就只能是一个奢望了。1941年之后的两年里,沈家从打卦岭逃难到杨家滩,几个月后又搬到洞上。这样,12岁左右的沈志云荒废了学业,小学六年级几乎没有念。
沈志云小学毕业了,要升中学。沈立芸做出一个决定,鼓励弟弟沈志云去报考附近的名校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难民内逃。为了解决内逃人员子弟的上学问题,国民政府曾在川、湘、黔、陕、
甘等省区设立国立中学20余所,以收容从沦陷区逃亡内地的青年学生,当然也招收当地学生。这些学校大都以从沦陷区迁来的有名中学为基础,适当加以组合和扩充,由发给经费并直接领导。据统计,当时20%~30%的大学生是由这批国立中学输送来的,所以当时的国立中学很为一般学子所向往。但是,由于离开了原有校址,迁往内地,这些中学的住房和教学设备都比较简陋,一般多租用当地祠堂庙宇等为主要校舍,有的还分散在偏远山区的县市,校本部与各分部之间相距甚远,办学条件很是艰苦。
当时,湖南的学校为逃避战火,多迁往省内中西部山区地带,如安化的蓝田镇(今涟源)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湘西辰溪等地,以蓝田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1938年,国民政府确定成立国立师范学院,拟
在抗日战争大后方的湘桂黔择定校址。受命筹办“国立师范学院”的廖世承因此考察湖南。当时长郡中学已迁蓝田,校长鲁立刚在长沙书店偶遇廖世承,推荐安化蓝田,说其有“安定文化”“青出于蓝”之寓意。廖世承随后实地考察,看重其“既偏僻又交通便利”,同时辛亥志士李燮和之子李卓然表示可以将其庄园李园租借出来作校舍,“磋商半日,即成立契约”。国立师范学院最终选址蓝田。校址选定在蓝田附近的光明山、李园一带。
1940年,国立师范学院经上级批准,建立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初中同时招生以便国立师范学院的毕业生能够就近实习,同时也为了发展湖南的中学教育和接纳战区流离失所的子弟。与当时的一般国立中学相比,湖南的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有许多的优越条件:首先,学校的硬件良好。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规模远比一般国立中学小,最盛时期学生也不超过五百人。经费由学院统一筹划,比较充足。校舍整齐,本部设在蓝田六亩塘,修建有虽然简陋但却整齐划一的新校舍。一部分高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在国立师范学院所在地光明山下的李园借用一部分房屋,以便大学部的教授和讲师能够就近兼课。
当时大城市沦陷,教学仪器很难采购,但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却因有大学部的支援,一般仪器如显微镜之类和做理化试验的药品往往可以从大学部弄到。做生物等实验时,还能买来鸡、兔之类的小动物进行解剖实验。
另外,几乎全部来自沦陷区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申请到公费,不仅免交学费,还由政府供给伙食费,包吃住。有比较稳定家庭收入的则给予半公费。早期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补贴。初期还发给每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一段“罗斯福呢”——美国支援的救济物资,得奖者可以做一件上装或一
条裤子。这在物资极端缺乏的抗日战争时期,可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奖励。
其次,师资力量雄厚。当时学校的常任老师,特别是英语、数学、国语、物理、化学等主要科目的老
师除由学院的教授讲师兼课外,都是聘请当时省内中学教员中的有名教师担任。先后曾来附中兼课的学院教师有沈同洽、周邦式、厉鼎勋、龙季和、梁镇等教授和讲师。省内比较有名的教师有杜秉正、蒋竹如、
李澹村、谢国度、张文庭、杨笔君、周令本等,也大都是由附中领导从其他学校请来或是在国立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中择优留用。他们很多后来成为教授、优秀
教师和知名学者。
条件如此优越,投考的人数必然众多。当时,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录取常常是十里挑一,并且随着学校声望的提高,愈来愈难考,报考的往往是各校的尖子。有些人甚至认为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可望而不可及”而不敢报考。
这种情况下,尽管沈志云在小学读书比较刻苦、
成绩尚可,要报考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这样的名校也还是颇有难度;加之逃难生活,小学六年级几乎荒废,1942年沈志云笫一次报考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毫无意外地名落孙山。
报考失利,让沈志云很沮丧。哥哥一面安慰沈志云,一面又给沈志云加压。他知道弟弟对读书的渴望,所以不给他退路,希望他能全力以赴。失学的这一
年,沈志云“越发感觉到不念好书没有出路”。
1942年冬,沈志云和父母亲、姐姐一起生活在洞上。洞上生活,一方面是躲避战乱,一方面也在全力地补习功课,准备再考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在年幼的沈志云看来,洞上是一座“大山”:“要么是楠竹山,全是长得碗口粗的楠竹;要么就是茶子山,种的油茶树、油茶林”。洞上的生活条件艰苦,点灯用的油(煤油或桐油)既贵还不好买,而沈志云全力复习备考,晚上不可能不看书学习。于是,沈志云去山上砍了很多楠竹回来,把竹子剖成竹条后浸泡到水里,浸泡一个多月,然后晒干。浸泡晾干的竹条耐燃烧,一根竹条长约1米,宽约2、3厘米,可以燃15分钟,4根竹条就可以燃一个小时。晚上就靠点燃竹条提供照明。在微弱的“竹光”中,“母亲纺纱,姐姐绩麻,我在旁边看书,三个人共用竹片的光,过15分钟就换一根”。清苦中犹有温馨。
P19-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