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的世界(欲望与认知心理学)/欲望动力心理学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欲望的世界(欲望与认知心理学)/欲望动力心理学书系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15.22 3.8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振学

出版社中国商业

ISBN9787504495044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861480

上书时间2024-05-1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欲望的世界(欲望与认知心理学)》由张振学著。人类现有的世界观或许会因为本书的出现而发生一次重大的改变!本书的特点是通过解读世界而解释自我,或者通过解读自我而解释世界!世界和自我或者自我和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就像一枚硬币,是一个东西的两面!或者说,就像一本书一样!文字的书写是世界的,意思的表达是自我的。

作者简介
张振学,男,1962年生,做过教师,记者,编辑,出版过多部社会科学类著作,并多次荣登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后常年从事欲望动力心理学研究工作,围绕欲望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全新而实用的观照视角,提出并创建了欲望层次心理学、欲望场心理学、欲望动力心理学、质能结构主义心理学和现代量子心理学理论,并成为这一理论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目录
前言:一本解释世界并改变自我的书
第一篇  欲望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欲望是人生第一推动力
  第一章  欲望概述
    一、欲望的定义
    二、欲望的内涵与外延
    三、欲望效应
  第二章  欲望的基本特征
    一、欲望的自我体验性特征
    二、欲望的动机驱使性特征
    三、欲望的目标期待性特征
    四、欲望的休动间歇性特征
    五、欲望的循环往复性特征
    六、欲望的倾轧代偿性特征
    七、欲望的自我膨胀性特征
    八、欲望的衍生联动性特征
    九、欲望的层次递升性特征
第二篇  欲望层次理论——欲望产生的认知路线图
  第一章  本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一层次
    一、本能的概念
    二、欲望与内部感觉的关系
    三、欲望与注意的关系
    四、从本性欲望到自我意识
    五、本性欲望的结构机理
  第二章  感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二层次
    一、欲望与外部感觉的关系
    二、从感性选择到感性欲望
    三、感性欲望与本性欲望的关系
  第三章  知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三层次
    一、欲望与知觉的关系
    二、目标感应型知性欲望与经验积累型知性欲望
    三、欲望认知定律
    四、欲望定理
    五、知性欲望与感性欲望、本性欲望的关系
  第四章  情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四层次
    一、欲望与情觉的关系
    二、情性欲望产生于主体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之中
    三、从情性欲望到自我表达
    四、从情性欲望到社会关系
  第五章  理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五层次
    一、欲望与理觉的关系
    二、理性欲望与规则意识
  第六章  慧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六层次
    一、欲望与悟觉的关系
    二、慧性欲望是对理性规则的反观与超越
  第七章  神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七层次
    一、欲望与灵觉的关系
    二、人类欲望层次与社会层次的演绎关系
    三、神性欲望的超现实性
  第八章  动性欲望:人类欲望的第八层次
    一、欲望层次相激效应
    二、动性欲望与其他欲望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  欲望层次演绎原理——欲望层次与人生境界的联动与循环
  第一章  欲望的联动与循环
    一、欲望层次结构的循环关系
    二、人类欲望循环定律
    三、欲望层次结构的反衍关系
    四、欲望层次与神经支持
  第二章  人生境界与欲望层次同梯度俯仰效应
    一、本性境界:通过本性洞察人格的真实之美
    二、感性境界:有所感才能有所动,感动不是任性的理由
    三、知性境界:知之愈多,通往世界的路就愈宽
    四、情性境界:感情体现圆滑,情绪暴露棱角
    五、理性境界:理智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六、慧性境界:唯有智慧之光才能把自我意识照亮
    七、神性境界:超越自己是通往人生胜境的惟一出路
    八、动性境界:欲望力决定行动力
后记

内容摘要
人类是怎样认识世界的?人类世界观是怎样形成的?张振学著的《欲望的世界(欲望与认知心理学)》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基础,以人类认识过程和认识层
次的基本理论模型为主线,根据欲望与认知之间所存在的共轭性递升关系,建立并论证了人类欲望层次与认知层次同步共轭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书还进一步阐述了欲望层次与人生境界之间所存在的联动与循环关系以及同梯度俯仰效应,从而为我们解读人生
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独出机杼的理论指南和考察
视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