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余卫星通信
  • 业余卫星通信
  • 业余卫星通信
  • 业余卫星通信
  • 业余卫星通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业余卫星通信

全新正版 可开发票 极速发货

59.94 6.7折 89.8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张宁|

出版社人民邮电

ISBN9787115609069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8元

货号32042871

上书时间2024-05-0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宁
男,1979年10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现为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乌鲁木齐监测站总工程师、中国通信协会公共安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从事无线电管理与技术、无线电监测等研究。
李英华女,1981年9月出生于湖北,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处长、高级工程师,从事无线电系统间电磁兼容性分析、无线电管理政策等研究。
刘明星
男,1984年11月,2009年毕业于华侨大学。现为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乌鲁木齐监测站卫星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从事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和监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卫星互联网的频率使用和监测方法。

目录
第 一章 概论.1
1.1 业余无线电通信简介 . 1
1.1.1 业余无线电通信起源 . 1
1.1.2 业余电台 4
1.2 业余卫星通信简介 6
1.2.1 发展历史 6
1.2.2 发展现状 9
1.3 业余卫星通信频段 12
1.3.1 业余卫星通信频段划分 . 12
1.3.2 业余无线电常用频段 15
1.4 业余卫星通信相关无线电管理政策 20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 22
1.4.2 卫星通信相关管理规定 . 22
1.4.3 《业余无线电台管理办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23

第二章 卫星通信简述 26
2.1 卫星通信系统 26
2.1.1 系统组成 . 26
2.1.2 测控系统 . 28
2.1.3 电源系统 . 31
2.1.4 姿态控制系统 36
2.1.5 有效载荷 . 37
2.2 卫星轨道 . 44
2.2.1 开普勒定律 44
2.2.2 卫星轨道参数 46
2.2.3 卫星轨道类型 48
2.3 卫星信号的传输损耗 51
2.3.1 大气吸收损耗 52
2.3.2 电离层效应 54
2.3.3 其他损耗 . 56
2.4 主要卫星通信技术 57
2.4.1 卫星通信编码方式 57
2.4.2 卫星通信调制方式 59
2.4.3 卫星通信多址方式 60
2.4.4 卫星通信组网形式 60
2.4.5 业余卫星通信常用技术 . 60

第三章 卫星研制和发射 65
3.1 卫星研制 . 65
3.1.1 卫星设计 . 65
3.1.2 平台选择 . 67
3.1.3 载荷制造 . 68
3.1.4 业余卫星制造 69
3.2 卫星发射 . 71
3.2.1 卫星发射概述 71
3.2.2 卫星网络资料申报、协调、维护 76

第四章 业余卫星地球站 80
4.1 基本结构 . 80
4.1.1 卫星通信地球站 . 81
4.1.2 业余卫星地球站 . 84
4.2 天线选择 . 85
4.2.1 全向天线 . 86
4.2.2 定向天线 . 88
4.3 收发信机 . 91
4.3.1 收发信机硬件设备 91
4.3.2 软件定义的无线电 94
4.4 常用卫星跟踪软件 . 106
4.4.1 Orbitron 卫星观察器 . 106
4.4.2 PreviSat 卫星跟踪软件 . 108
4.4.3 GPREDICT 卫星跟踪软件 . 112
4.4.4 追星 3.3 软件 . 116
4.4.5 PstRotator 天线旋转控制软件 . 117

第五章 业余卫星通联实践122
5.1 实验前期准备 122
5.1.1 天线选择 122
5.1.2 卫星跟踪软件选择 . 125
5.1.3 接收设备选取 126
5.1.4 通联地点选取 130
5.2 业余卫星信号接收实验 130
5.2.1 RS-44 卫星信标信号接收 130
5.2.2 国际空间站信号接收 133
5.2.3 PSAT-2 卫星信号接收 134
5.2.4 NOAA 系列卫星信号接收 . 135
5.2.5 利用自动对星系统开展实验 136
5.3 通联建议 137
5.3.1 天线选择 137
5.3.2 馈线选择 138
5.3.3 通联卫星选择 139
5.3.4 滤波器的选择 140
5.3.5 前置放大器的应用 . 141
5.3.6 卫星工作状态的确定 144
5.3.7 多普勒频移的影响 . 144

第六章 业余卫星通信发展现状147
6.1 业余卫星通信相关国际组织 147
6.2 业余卫星通信爱好者的工作内容 . 148
6.3 我国的第 一颗业余卫星 150
6.4 我国业余卫星现状 . 152
6.4.1 我国业余卫星组织 . 152
6.4.2 我国在用业余卫星 . 153
6.4.3 我国待部署卫星 160
6.5 国外业余卫星现状 . 161
6.5.1 美国业余卫星 161
6.5.2 日本业余卫星 168
6.6 退役的业余卫星 174
6.6.1 我国退役的业余卫星 174
6.6.2 国外退役的业余卫星 177
参考文献.191

内容摘要
业余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开展的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是一种可以使无线电信号实现超视距传播的现代化通信方式,也是简便的体验卫星通信全过程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业余无线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联是业余无线电通信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大量业余卫星的发射,引发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研究和探索卫星通信的极大兴趣,推动了业余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业余卫星通信发展的历史,讲解了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和卫星的系统组成,介绍了当前在轨的业余卫星和业余卫星通信的操作方法,分享了组建地球站开展业余卫星通联的经验,力求帮助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选择合适的通联卫星和地球站设备,能够亲身体验业余卫星通联的乐趣。
本书作为科普读物,主要面向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普及业余卫星通信的相关知识,也可作为学校开展业余无线电兴趣活动、研学实践等的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