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

50 7.4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畅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18

宗颐的书摊pn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畅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41018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9页
  • 字数 2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宋明理学与政教秩序的建构问题,通过疏理阳明学派“自然”思想及义理构架,指出阳明学派建立了一种个体性哲学,致力于探究由个体性奠基和生发的公共秩序问题,其思想背景则是宋明时代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解决平民化社会“一盘散沙”的局面)。
【作者简介】
  陈畅,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哲学研究。

【目录】
序 冯达文/1
导论 良知与自然:刘宗周慎独学论域构成及其开展
第一节 问题意识/3
第二节 自然三义与阳明学学术发展/6
第三节 研究方法、路径与结构/27
上篇
第一章 “无善无恶之辩”与晚明理学困境——以管志道、顾宪成为中心
第一节 思想史背景/37
第二节 无善无恶之辩/43
第三节 辩论双方立场分析/69
第四节 评论/79
第二章 孙慎行慎独学的义理结构
第一节 喜怒哀乐说/87
第二节 隐见微显之独/96
第三节 慎独功夫/101
第四节 小结/105
第三章 刘宗周中、晚年思想差异与分期问题研究
第一节 孙慎行对刘宗周思想的影响/111
第二节 刘宗周中、晚年慎独思想之差异/119
第三节 刘宗周思想发展分期/127
第四节 结语/131
下篇
第四章 论刘宗周晚年思想中的“独体”概念
第一节 独:作为气序的喜怒哀乐/139
第二节 体:体用与形上形下之别/150
第三节 小结/157
第五章 何谓自然之道——以刘宗周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批评为中心
第一节 管、顾“无善无恶之辩”中的《太极图说》/163
第二节 刘宗周对《太极图说》的批判性诠释/174
第三节 小结/186
第六章 宋明理学中的研几义蕴——以朱子、白沙、阳明后学、刘宗周为线索
第一节 朱子论几:严防“认欲为理”/193
第二节 白沙论几:静中养出生生活泼的宇宙/199
第三节 中年期刘宗周对白沙端倪说的批评及其困境/205
第四节 阳明后学论几:中和分歧及其辩难困局/214
第五节 刘宗周论几:存发一几、中和一理的解决方案/222
第六节 余论/230
第七章 牟宗三与刘宗周论寂感真几:比较与省思
第一节 牟宗三对寂感真几的论述/236
第二节 刘宗周论寂、感、几/242
第三节 牟、刘论述之对比考察/250
第四节 余论/256
第八章 理学与政教——以刘宗周“一心万化”观的文本解析为例
第一节 思想史背景/261
第二节 概念辨析与形上学结构/272
第三节 思想史与社会政治义蕴/289
第四节 结语/300
第九章 在性理学与经史学之间——论刘宗周“物即是知,非知之所照”格物思想及黄宗羲之阐发
第一节 牟宗三之辨析及其启示/306
第二节 刘宗周气论哲学的思想结构/313
第三节 “物即是知,非知之所照”释义/323
第四节 刘宗周、黄宗羲与明清之际思想转型/334
第五节 结语/340
附录 论《明儒学案》的道统论话语建构/343
参考文献/358
后记/36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