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精)
正版授权,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
31.34
6.4折
¥
49
全新
仅1件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陕西师大
ISBN9787569500486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30274490
上书时间2024-12-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目录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 002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 005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 007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 010
第二编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 014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 017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 020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 023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 026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 029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 032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 035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 / 038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 / 041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 043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 046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 049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 / 052
第三编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 056
第二章 秦汉之际 / 059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 064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 067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 070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 073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 076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 079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 082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 086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 089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 092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 096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 099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 107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 111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114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 117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 120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 123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 126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 129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 132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 135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 138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 141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 144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 148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 152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 156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 159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 162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 165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 168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172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 176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 180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 185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 188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 192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 196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 199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 202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 205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 209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213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 216
第四编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际 / 220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 224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 002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 / 005
第三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 / 007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 010
第二编 上古史
第一章 我国民族的起源 / 014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 017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 020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 023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 026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 029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 032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 035
第九章 春秋的霸业 / 038
第十章 战国的七雄 / 041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 043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 046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 049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 / 052
第三编 中古史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 056
第二章 秦汉之际 / 059
第三章 前汉的政治 / 064
第四章 新莽的改制 / 067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 070
第六章 两汉的制度 / 073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 / 076
第八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 / 079
第九章 两汉的学术 / 082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 086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 / 089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 / 092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 / 096
第十四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 / 099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对峙 / 107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 111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114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 117
第十九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 / 120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 123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 126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 / 129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制度 / 132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 135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 138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 / 141
第二十七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 144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 / 148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乱 / 152
第三十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 156
第三十一章 变法和党争 / 159
第三十二章 辽夏金的兴起 / 162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 / 165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关系 / 168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172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 / 176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 180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 185
第三十九章 元的制度 / 188
第四十章 元帝国的瓦解 / 192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 196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 / 199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 202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 205
第四十五章 明的制度 / 209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 213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 / 216
第四编 近代史
第一章 明清之际 / 220
第二章 欧人的东略 / 224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 227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 231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 235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 239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 244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247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 251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 256
第十一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259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 262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 266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 269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 275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 279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 283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 287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 291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 294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 298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 301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 305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 309
第五编 现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 314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 317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320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 323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 327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 331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 333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 336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 341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 344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 347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 350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 354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 357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 360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 362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 365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 368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 371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 375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 379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 382
第六编 结 论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 386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 389方科学的传入 / 227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 / 231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 235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 239
第七章 清中叶的内乱 / 244
第八章 鸦片战争 / 247
第九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 251
第十章 英法联军之役 / 256
第十一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259
第十二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 / 262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 266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 269
第十五章 中日战争 / 275
第十六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 279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 283
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 287
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 291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 / 294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 / 298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制度 / 301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 / 305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 / 309
第五编 现代史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 / 314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 / 317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320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 / 323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 / 327
第六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 331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 / 333
第八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 / 336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 341
第十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 / 344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 / 347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 350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 354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 / 357
第十五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 / 360
第十六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 / 362
第十七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 365
第十八章 中俄的龃龉 / 368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 / 371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 375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 / 379
第二十二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 / 382
第六编 结 论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 386
第二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 389
内容摘要
《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具体,少有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到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是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具体,少有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到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是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
精彩内容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
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绝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唯无效,更恐不免加重。我们初和西洋人接触,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败的。
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知所“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也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
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绝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受过什么教育?共些什么朋友?做些什么事情?这都与我有关系。合这各方面的总和,才陶铸成这样的一个我。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质,既不同于欧洲;欧洲人的性质,又不同于日本;凡此都绝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
所以从前的人说:“史也者,记事者也。”这话自然不错。然而细想起来,却又有毛病。因为事情多着呢!一天的新闻纸,已经看不胜看了。然而所记的,不过是社会上所有的事的千万分之一。现在的历史,又不过是新闻纸的千万分之一。然则历史能记着什么事情呢?须知道:社会上的事情,固然记不胜记,却也不必尽记。我所以成其为我,自然和从前的事情,是有关系的;从前和我有关系的事情,都是使我成其为我的。我何尝都记得?然而我亦并未自忘其为我。然则社会已往的事情,亦用不着尽记;只需记得“使社会成为现在的社会的事情”,就够了。然则从前的历史,所记的事,能否尽合这个标准呢?
怕不能罢?因为往往有一件事,欲求知其所以然而不可得了。一事如此,而况社会的全体?然则从前历史的毛病,又是出在哪里呢?
我可一言以蔽之,说:其病,是由于不知社会的重要。唯不知社会的重要,所以专注重于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情。如专描写英雄、记述政治和战役之类。殊不知特殊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普通社会上的。有怎样的社会,才发生怎样的事情;而这事情既发生之后,又要影响到社会,而使之改变。特殊的人物和社会的关系,亦是如此。所以不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得求其原因于社会,察其对于社会的结果。否则一切都成空中楼阁了。
从前的人不知道注意于社会,这也无怪其然。因为社会的变迁,是无迹象可见的。正和太阳影子的移动,无一息之停,人却永远不会觉得一样。于是寻常的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
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绝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唯无效,更恐不免加重。我们初和西洋人接触,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败的。
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知所“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也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
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绝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受过什么教育?共些什么朋友?做些什么事情?这都与我有关系。合这各方面的总和,才陶铸成这样的一个我。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质,既不同于欧洲;欧洲人的性质,又不同于日本;凡此都绝非偶然的事。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
所以从前的人说:“史也者,记事者也。”这话自然不错。然而细想起来,却又有毛病。因为事情多着呢!一天的新闻纸,已经看不胜看了。然而所记的,不过是社会上所有的事的千万分之一。现在的历史,又不过是新闻纸的千万分之一。然则历史能记着什么事情呢?须知道:社会上的事情,固然记不胜记,却也不必尽记。我所以成其为我,自然和从前的事情,是有关系的;从前和我有关系的事情,都是使我成其为我的。我何尝都记得?然而我亦并未自忘其为我。然则社会已往的事情,亦用不着尽记;只需记得“使社会成为现在的社会的事情”,就够了。然则从前的历史,所记的事,能否尽合这个标准呢?
怕不能罢?因为往往有一件事,欲求知其所以然而不可得了。一事如此,而况社会的全体?然则从前历史的毛病,又是出在哪里呢?
我可一言以蔽之,说:其病,是由于不知社会的重要。唯不知社会的重要,所以专注重于特殊的人物和特殊的事情。如专描写英雄、记述政治和战役之类。殊不知特殊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普通社会上的。有怎样的社会,才发生怎样的事情;而这事情既发生之后,又要影响到社会,而使之改变。特殊的人物和社会的关系,亦是如此。所以不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得求其原因于社会,察其对于社会的结果。否则一切都成空中楼阁了。
从前的人不知道注意于社会,这也无怪其然。因为社会的变迁,是无迹象可见的。正和太阳影子的移动,无一息之停,人却永远不会觉得一样。于是寻常的人就发生一种误解。以为古今许多大人物,所做的事业不同,而其所根据的社会则一。像演剧一般,剧情屡变,演员屡换,而舞台则总是相同。于是以为现在艰难的时局,只要有古代的某某出来,一定能措置裕如,甚而以为只要用某某的方法,就可以措置裕如。遂至执陈方以药新病。殊不知道舞台是死的,社会是活物。
所以现在的研究历史,方法和前人不同。现在的研究,是要重常人,重常事的。因为社会正是在这里头变迁的。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风化,特殊的人所做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风化,当然不会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风化,则山崩只是当然的结果。
一切可以说明社会变迁的事都取他;一切事,都要把他来说明社会的变迁。社会的变迁,就是进化。所以:“历史者,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历史的定义既明,历史的价值,亦即在此。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民族和种族不同。种族论肤色,论骨骼,其同异一望可知,然历时稍久,就可以渐趋混合;民族则论语言,论信仰,论风俗,虽然无形可见,然而其为力甚大。同者虽分而必求合,异者虽合而必求分。所以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难;而民族的大小和民族性的坚强与否,可以决定国家的盛衰。
一国的民族,不宜过于单纯,亦不宜过于复杂。过于复杂,则统治为难。过于单纯,则停滞不进。我们中国,过去之中,曾吸合许多异族。因为时时和异族接触,所以能互相淬砺,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开化虽早,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极其优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虽屡经改变,而仍不失其本来。经过极长久的时间,养成极坚强的民族性,而形成极伟大的民族。
各民族的起源发达,以及互相接触、渐次同化,自然要待后文才能详论。现在且先做一个鸟瞰。
中华最初建国的主人翁,自然是汉族。汉族是从什么地方迁徙到中国来的呢?现在还不甚明白。既入中国以后,则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粤江流域渐次发展的。古代的三苗国,所君临的是九黎之族,而其国君则是姜姓。这大约是汉族开拓长江流域最早的。到春秋时代的楚,而益形进化。同时,沿海一带,有一种断发文身的人,古人称之为越。吴、越的先世,都和此族人杂居。后来秦开广东、广西、福建为郡县,所取的亦是此族人之地。西南一带有濮族。西北一带有氐、羌。西南的开拓,从战国时的楚起,至汉开西南夷而告成。西北一带的开拓,是秦国的功劳。战国时,秦西并羌戎,南取巴、蜀,而现今的甘肃和四川,都大略开辟。
在黄河流域,仍有山戎和狁,和汉族杂居。狁,亦称为胡,就是后世的匈奴。山戎,大约是东胡之祖。战国时代,黄河流域,和热、察、绥之地,都已开辟。此两族在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