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
  • 【全新正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
  • 【全新正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
  • 【全新正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12.32 5.1折 24 全新

库存1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海伦·凯勒|译者:常文祺

出版社中国画报

ISBN9787514611601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4元

货号3258268

上书时间2024-06-30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文中,作者希望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里,能看见自己的老师、朋友;能去参观自然史和艺术博物馆;能看看纽约城和日常世界;最后还要去看一场戏剧。三天的活动,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创造的高度赞美。她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本书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都是极平常的话语,真实而亲切,自然而流畅。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塔斯坎比亚;19个月大时因猩红热失去视力和听力;7岁,开始跟随安妮·莎莉文老师学习;1900年秋,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更是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享年87岁。

目录
导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短暂的光明
最顽皮的盲童
寻找希望
老师来了
从大自然中学习
爱是什么
快乐学习法
圣诞欢歌
美丽新世界
大海历险记
秋日传奇
冬日狂想曲
妈妈,我会说话了
“剽窃”事件
世界真奇妙
语言之美
纽约读书记
优等生
漫漫求学路
活在罗马城下
文学“乌托邦”
我的七彩人生
一生的朋友
我的大学
与马克·吐温相遇
永不服输
鼓起勇气站上演讲台
铭刻在记忆中的贝尔博士
反战运动
参加电影拍摄
有趣的杂耍剧院
母亲的离世
意外之喜
从黑暗与寂静中走出

内容摘要
 19世纪,海伦·凯勒,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海伦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的一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插图典藏本)(精)》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
给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精彩内容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所有的人都曾读到过那类动人心魄的故事,故事中的英雄常常陷于命系一线、时日无多的境地。
有时候,险境会持续一年之久;有时候,只有区区二十四小时。因此,我们无一例外地会对英雄的命运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个“在劫难逃的人”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度过人生的最后几天,或者最后几小时呢?当然,我所谈到的是那种可以做出选择的、具有人身自由的人,而非那些被严格限制活动范围的罪犯。
这样的故事会引发我们去思考,我们想知道的是,在类似的情境下,我们该怎样做。在那最后的几小时里,我们是否像将死的生灵一样涌进事件、经验以及纷乱的遐想中难以自拔?在回顾往昔时光的过程中,我们寻觅到的是喜乐,抑或愧疚?
有时候,我会把这视为一条绝佳的生命法则——把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就好像我们明天就要死去一样。我以为,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一定会无比强烈地彰显出生命的价值。我们应当以一
种友善的、富有活力的以及热切的感恩之心来度过每一天,而所有这一切,常常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光阴面前消逝殆尽。诚然,确有一些人会采用伊壁
鸠鲁主义者“吃,喝,享乐”的座右铭来抗拒光阴,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受到“终有一死”这个不争事实的煎熬历练。
在那些故事中,在劫难逃的英雄通常会在最后一
刻被突如其来的好运所拯救,与此同时,他的价值观
也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发生改变。他会对生命的意义及其固有的精神价值留下更为深刻的体会。我们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那些生活在,或者曾经生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事,都会给人带来一
种甜蜜而温馨的感觉。
然而,就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会把生命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物。谁都知道,有朝一日我们都会死去,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那一天描绘成遥不可及的“将来事”。在我们拥有一个快乐而健康的身体的时候,死亡完全是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东西。我们很少会去想这种事。光阴绵延伸展,似乎是一种没有尽头的风景。所以,我们都会埋头于我们那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几乎没有意识到,我们对待生活的乃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我所为之担心的就是我们在运用自身才能和感官时同样的麻痹状态。只有聋人才会觉察到听力的可贵,只有盲人才会意识到,那些视力健全的人受到了多么慷慨的祝福。在那些已经失去视力和听力的成年人身上,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对于那些视觉和听觉从未受到过损害的人而言,他们很少能够将这些受到祝福的才能“物尽其用”。他们的眼睛和耳朵会不分主次地吸纳所有的景物和声音,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因而对事物的了解也就趋于浮泛浅薄。人人都知道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直到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珍惜曾经拥有的一切;直到生病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健康的可贵。
我时常想,在步人成年后的某个时期,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遭受到几天失明和失聪的打击,那么,这一定是一种福分。因为黑暗会令我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会让我们懂得声音的美妙。
偶尔,我也会对我的那些视力健全的朋友们进行“检验”,我想知道他们都能看到哪些东西。最近,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拜访我,那天,她刚刚在森林里做了一次长时间的散步,于是我问她都观察到了什么。“没什么特别的。”她回答道。我本该对这种轻描淡写的回答心生疑窦,我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长久以来,我已经对“所见甚少”的说法深信不疑了。
P13-1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