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理论篇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理论篇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8.19 4.0折 69.8 全新

库存7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森林//马振凯

出版社北方文艺

ISBN9787531737230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8元

货号30479127

上书时间2024-06-27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从事公文写作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他根据自身经验和体会,结合最新的规定要求,全面修订升级了《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使内容更新更全更突出。本书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实用性公文写作教材。作者另有一本《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案例篇:晚晴第一奏折里的写作秘笈》也即将出版,与本书珠联璧合,一为理论篇,一为案例篇,相互印证学习,相信能给读者的公文写作水平带来质的提升。

目录
修订弁言
例文目录
引言
I入门心法: 价值观是第一位
?以道驭术 
?遵道而行,会心不远 
?“观世音菩萨” 
?金蔷薇的故事 
?让文风清新起来 
【延伸阅读】 《我们在割稻子》 (《大公报》) 
ⅡIIIIIIIII
Ⅱ初窥门径: 公文那些事儿
?公文姓公 
?文有常法 
文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文须谨慎 /
【延伸阅读】 谏逐客书(李斯) 
Ⅲ Ⅲ来了
Ⅲ登堂入室: “六宜”与“六忌”
一、立意宜高,忌平 
?意犹帅也 
?破题“三字经” 
?立意要“四思” 

二、主题宜明,忌杂 
?题好一半文 
?船老大多了要翻船 
?如何确定主题 
?标题处理方法
三、结构宜紧,忌散 
?不板不乱 
?提纲与腹稿 
?开头与结尾 
?言之有序 
四、内容宜实,忌空 
?内容以实为要 
?把准“三脉” 
?观点、素材与意群 
?八种逻辑关系 
五、语言宜活,忌陈 
?角色意识 
?准确,再准确 
?简为文章之至境 
?接地气 
?文贵创新 
六、文气宜通,忌断 
?意气、气势与气脉 
?起承转合 
?统稿:踢好临门一脚 
?常见问题把脉 
【延伸阅读】 怎样写好文件(节选) (胡乔木) 
ⅣⅣ 进阶攻略: “四步成文法”
一、领悟:虚己应物 
?学必悟 
?颖悟与通达 
?悟性的开启 
?为文三悟 
二、构思:神与物游 
?神思与虚静 
?灵感的奥秘 
?运思四法 
三、布局:胸有丘壑 
?无三不成文 
?用好分析工具 
四、炼字:语意两工 
?文章不厌百回改 
?炼字、炼句与炼意 
?八个环节 
【延伸阅读】 作文与运思(朱光潜) / 232
Ⅴ 终极要诀: 功夫在诗外
?学好三门课 
?练好三门功 
?做好三件事 
?勿忘工匠精神 
【延伸阅读】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毛泽东) / 258
ⅥⅥ 高手无招: 不忘初心
?专业主义与“道路自信”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文章寸心事,得失千古知 
【延伸阅读】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附录:
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 
加强文稿起草基础工作的八项规程 
重大文稿起草流程规范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
我与我的周旋(代后记)

内容摘要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多年积淀之所得,作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体会,提炼总结了公文写作的诀窍和要旨,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剖析,直入公文写作之堂奥,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文秘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有志于提升写作能力的广大职场人士,均能从中获得裨益。

精彩内容
以道驭术中国人最喜欢讲道,道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周易》上也写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这些话里可以发现,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较玄奥,难以把握,但又很重要。道往往和术、器等相对而言,说明这是一种超越了具体器物和方法层面的抽象原理,或者可以理解成事物的本质性特征,事物背后的基本原则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你看不见它的存在,但它却在深层次支撑着你、影响着你。
《孙子兵法》中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可见,道是第一位的,技法是被排在最后面的。而现代人虽然也学习《孙子兵法》,但多是注重其计谋和策略的论述,而其根本的、最重要的道的思想却常常被忽视,可以说是舍本逐末了。
在公文写作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道”,在我看来,这就是公文写作应该秉持的价值观。要写好公文材料,要成为文章大家,方法和技巧绝不是第一位的,摆正价值观才是第一位的。价值观层面的建设到位了,在公文写作的道路上才能行得稳、走得正,才能有足够的支撑和底气,不会一开始就陷入一味寻求方法技巧的歧途当中,或者陷入不断怀疑职业价值的焦虑当中。
所以说,价值观是“道”,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巧都是“术”,始终做到“以道驭术”,才是写好公文材料的第一法宝。
在我看来,为文有三层次,首先是情怀,其次是见识,再次是文字。情怀处于第一层次,指的就是价值观,是思想底牌;见识指的是视野,是经验,是逻辑,是思维方式;文字指的是笔法,是语感,是格调。如果一开始就本末倒置了,就很难有真正的建树。
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认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提出“文以贯道”,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将其发展为“文所以载道”,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载的货物,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如果不能承载“道”,“车”就是在“空驶”,不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实际价值,徒耗人力物力罢了。
文章之道,或者说价值观是从哪来的呢?它不是文章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也不是作者之外的人附上去的,而只能来自写作者本身,是写作者所秉承的价值观、思想品格和精神信念的体现。一个人有正确的价值观,有高尚的精神力量,撰写的文稿也一定具有气质、品格和感人之处。而一个品格低下的人或许偶尔也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但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他会抖搂出自己的价值底牌。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就说:“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鲁迅先生指出:“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这就是说,作者的理想、情操和审美眼光,对文章的品格和价值是起决定作用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