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大清权监李莲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大清权监李莲英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0.63 4.6折 45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牧

出版社团结

ISBN9787512668157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449942

上书时间2024-06-27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李莲英祖籍杭州,生于河北大城一个农民之家。9岁时自愿净身入宫,抱定沐浴皇恩、光耀门楣的决心。入宫后,他为人处世活络,很快就熟悉了宫中生活。为了得到慈禧的宠爱,他不惜只身前往青楼苦练梳头绝技;慈禧抱病在床,他数月衣不解带,日夜伺候在床前;为了结交权臣,他不惜将同乡的女儿作为礼物供人享乐;为了巩固、提高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他竟然异想天开,想通过慈禧让胞妹入皇宫,做光绪的妃子,以跻身皇亲国戚之列……王牧著的《大清权监李莲英》是一部人物传记。李莲英的一生,不仅是一部中国头号大太监的心酸血泪史和腾达发迹史,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皇权争斗史。本书自李连英儿时的超凡不群,到青年时的邀宠苦干;从中年时的权倾天下,到老年时的衣锦还乡均给予了详尽细腻的描述……深度挖掘历史,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李莲英。

目录
第一章 一代权监的童年
  1 李莲英故乡大城县
  2 曾经辉煌的先祖们
  3 童年生活非常优厚
  4 算命先生这样预言
  5 为避祸难决定进宫
  6 “净身”太监的劫难
第二章 从小太监到大总管
  1 初进皇宫拜师学艺
  2 才艺双全获得赏识
  3 为学梳头青楼偷艺
  4 投主子所好喜得宠
  5 讨好慈禧衣锦还乡
  6 获千年人参显尊贵
  7 为了升官假装生病
  8 终于晋升为大总管
第三章 八面玲珑,善于钻营
  1 为表忠心充当耳目
  2 助慈禧除顾命大臣
  3 慈禧赐名:李莲英
  4 获宠幸李莲英过寿
  5 假虎威戏弄众大臣
  6 设计为安德海敛财
  7 安德海遇难假施救
  8 设计骗遗诏除大患
  9 慈安死因另有蹊跷
第四章 背靠慈禧好做事
  1 屡次与光绪帝作对
  2 落井下石害死珍妃
  3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 不当奴才想当国舅
  5 趁皇帝新婚捞私钱
第五章 谁说太监不能当权
  1 借慈禧威名压言官
  2 戊戌政变中欺光绪
  3 看准时机巧帮荣禄
  4 和袁世凯称兄道弟
  5 培植亲信初探官场
  6 仗势干涉考场公正
第六章 生活奢侈,敛财有道
  1 敛财享受广置豪宅
  2 一人为官全家荣耀
  3 庇护族人挥金如土
  4 50万两白银的葬礼
  5 太监娶妻世所罕见
  6 庇护自己人乱王法
  7 敲诈勒索敛来巨财
第七章 宦海沉浮,忠心不改
  1 勾结端王力压洋人
  2 吃败仗后随驾西逃
  3 西逃献饼慈禧赏识
  4 主子被擒莲英求情
  5 几经周转终于脱险
  6 为留后路讨好光绪
  7 卖官鬻爵只为钱财
  8 慈禧西安行宫生活
  9 蛊惑慈禧废黜溥儁
第八章 末日黄昏,黄粱一梦
  1 千里奔波终回京城
  2 黄雀叼帖莲英受赏
  3 为献宠物,害同乡
  4 慈禧发病转投新主
  5 靠山一倒急着退隐
  6 得恶报一切终成空

内容摘要
 李莲英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不仅是一部中国头号大太监的心酸血泪史和腾达发迹史,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皇权争斗史。李莲英聪明伶俐,随机应变,不离慈禧身边,为她充当耳目,参与朝政出主意,卖官鬻爵敛财富,成为首屈一指的人物。
在慈禧垂帘听政的几十年中,不管是挪用军费建颐和园,还是协助慈禧扫除政敌;不管是签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还是立溥仪为帝,李莲英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王牧著的《大清权监李莲英》图文并茂,语言流
畅,故事有趣,深入浅出地解析李莲英的成长、发迹、强权史,真实再现晚清权谋、后宫争宠的宫廷生活。

精彩内容
 6仗势干涉考场公正清代大城县人考秀才,考场在通州。大约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有一年主持通州试场的考官姓孙。这个人喜好钻营,巴结权势,他早就想结交李莲英,以图沾光得势,可是苦于没有资格去拜见李莲英。
这一年孙某任通州主考,自以为时机已到,可以借机去拜见李大总管,倘或李家有个考生,献献殷勤,日后或许会得到好处。于是就鼓起勇气去李府登门拜见李莲英。
可惜李莲英总是不在家,多次都未能如愿。但他并不死心,第四次去,正好李莲英刚回到家里,这才得以见面。其实按官阶地位、权势,李莲英平时对这样的人物是不屑一
顾的。可正巧这年李莲英的一个侄子准备去通州考秀才,李莲英为了让主考关照一下,才答应传呼孙某进府。孙某也算是个桑梓小官,见到李莲英按照礼节叩头礼毕,就直入主题,问此次通州考试,李莲英大总管有何吩咐。李莲英正想怎样开口,如今见他主动提起,就告诉他,有本家一个侄子要去通州参加考试,多加关照就是了。
孙某见李莲英终于跟自己谈正事了,觉得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说:“好办,好办。请李总管李老爷示知少爷的名讳,卑职一定照办。”于是,李莲英令人取来笔墨纸砚,把侄子的名字写上,交给他。孙某本以为能见到李莲英就是无上的光荣,如今李莲英还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心里很是得意,到处吹嘘自己和李莲英的关系。更可笑的是,他的那些同僚竟然都相信了,可见李莲英的权威确实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
只可惜乐极生悲,到录取考生时,孙某却把李莲英交给他的条子丢了。失魂落魄的孙某把家中、官廨到处都翻遍了,也没找到,于是吓得战战兢兢,坐立不安。有心想再去李府问问,可又不敢让李莲英知道这件事,免得让李莲英猜疑自己对他不忠心。因为丢失了总管亲笔写给的条子,是对李莲英的“大不尊”,李莲英得知肯定饶不了他。但是如不去问,李府的侄少爷不能中选,就是抗命不遵,大有获罪的危险。
孙某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终日愁得茶饭不思。副主考及其他考官,见前几日还是眉飞色舞的孙某,忽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很是疑惑,就问他有什么烦恼之事。孙主考为了向同仁征求弥补的方法,于是只好说李大总管的侄少爷参加考试,送来书笺,要他关照办理,可书笺遗失,自己又一时间想不起名字,因此十分烦恼。众官员一听,也都大吃一惊,如果李莲英关照了,而到时候又录取不上,不仅孙主考官位不保,恐怕还会殃及各位,于是大家都积极想办法。
经过大家苦心思考,终于想出个办法:凡大城县姓李的考生,全部录取,这样李家少爷既可录取得中,又可掩盖丢失信笺的事儿。就算是将来上级知道了,要调查此事,事关李大总管,也是不会有人敢于冒犯追问的。孙主考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而且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就这样,当年大城县所有李姓考生,全都得中秀才,家家贴了喜报。其中有些学业好的,得中是在意料之中,而平时学业很差,甚至众人都觉得没有希望的,这次居然也得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