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透视制度化水平(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研究)/复旦教育研究曦光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透视制度化水平(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研究)/复旦教育研究曦光丛书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3.08 5.1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威|责编:杜鹃|总主编:熊庆年

出版社上海三联

ISBN9787542670144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900019

上书时间2024-06-24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大学制度功能完善:建设一流大学的国际共识
    1.1.2  现代大学制度变革:我国大学治理的关键难点
    1.1.3  成文规则体系优化:我国大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1.2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具体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2.2.3  “成文规则”的内涵、性质与功能
    2.2.4  “大学成文规则”的性质、特征与有效性
    2.2.5  “制度供给”与成文规则的制度化水平
  2.3  文献评述
3  制度化评价的理论阐释、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大学制度化评价的理论阐释
    3.1.1  制度化评价的基本标准
    3.1.2  成文规则的制度化评价方法
  3.2  大学治理制度化评价的模型构建
    3.2.1  专家访谈
    3.2.2  模型构建
  3.3  大学成文规则与制度化关系的关系假设
4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系统性研究
  4.1  系统性概述
  4.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系统性问题
    4.2.1  规则完整度:重要治理章程和新制度存在缺失
    4.2.2  规则密度:制度建设力度分布不均
    4.2.3  规则交叉度:不同制度的内容存在较多重合
    4.2.4  规则内聚度:同一模块制度政出多门,关系松散
    4.2.5  规则层次性:层级不分明,同层级之间界限不清
  4.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系统性的典型问题
    4.3.1  关键性制度存在缺失
    4.3.2  制度建设缺乏统筹性
    4.3.3  制度设计松紧度不一
    4.3.4  制度设计缺乏前瞻性
    4.3.5  制度建设缺乏稳定性
  4.4  小结
5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程序规范性研究
  5.1  程序规范性总述
  5.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程序规范性问题
    5.2.1  参与性:委员选拔程序不详,民主性不足
    5.2.2  中立性:议题提出与投票表决均存在“漏洞”
    5.2.3  合法性:制度制定程序不严格,合法性后置
    5.2.4  严密性:程序衔接存在漏洞,监督程序缺乏
    5.2.5  公正合理性:制度程序主观性较强,简单随意化
  5.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程序规范性的典型问题
    5.3.1  学术委员会的程序问题
    5.3.2  学生管理制度的程序问题
    5.3.3  安全管理制度的程序问题
    5.3.4  学术规范制度的程序问题
    5.3.5  学生处分的程序规范问题
  5.4  小结
6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内容规范性研究
  6.1  内容规范性总述
  6.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内容规范性问题
    6.2.1  依法合规:制度内容无上位法或与上位法冲突
    6.2.2  结构健全:制度内容结构不完善,缺乏闭环管理
    6.2.3  表达明确:语言不规范或存在模糊语言
    6.2.4  可操作性:内容空洞笼统、难以实施
    6.2.5  可兼容性:规则与制度环境、文化不兼容
  6.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内容规范性的典型问题
    6.3.1  大学章程的“雾里看花”
    6.3.2  教学事故的内容判定过严
    6.3.3  评选先进的内容不规范
    6.3.4  科研经费管理的内容缺陷
    6.3.5  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漏洞
  6.4  小结
7  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动态性研究
  7.1  动态性总述
  7.2  S&H两所大学制度的动态性问题
    7.2.1  规则年龄:制度较为年轻,成长快慢不一
    7.2.2  修订密度:规则修订不稳定,频次过高或过低
    7.2.3  修订周期:规则变更受政策或领导人影响严重
    7.2.4  规则废止效应:正负面效应并存
    7.2.5  规则漂移:制度的精神或意义逐渐丢失
  7.3  我国大学制度体系动态性的典型问题
    7.3.1  制度建设落后于新问题
    7.3.2  制度更替产生“灰色模糊区”
    7.3.3  废止制度不及时产生“制度僵滞”
    7.3.4  “破而不立”产生“制度真空”
    7.3.5  制度变革超前产生负面效应
  7.4  小结
8  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8.1  P大学的“癸未变法”之路
  8.2  T大学的经管学院改革
  8.3  N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
  8.4  X大学的民办研究型大学探索
  8.5  总结与启示
9  结论与反思:大学成文规则体系建设困境的破解之道
  9.1  研究结论: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问题与困境
  9.2  追根溯源:大学成文规则体系失范的深层原因
    9.2.1  现代大学制度的舶来性质
    9.2.2  制度对于外部权力的天然依附
    9.2.3  “习惯法”和潜规则的盛行
    9.2.4  法治意识与规则文化的薄弱
    9.2.5  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9.3  理论反思:大学成文规则体系重构的矛盾规律
    9.3.1  规则普适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9.3.2  规则滞后性与超前性的对立统一
    9.3.3  规则规范度与自由度的对立统一
    9.3.4  规则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对立统一
    9.3.5  成文规则与非成文规则的对立统一
  9.4  策略路径: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完善优化
    9.4.1  加强制度文本评估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通过对高校规则文本的深入分析,综
合考察我国大学的制度化水平。作品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成文规则体系的观测模型,并以此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调查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对两所高校内部制度文本进行了系统性、程序性、规范性、动态性的全局
扫描和诊断。并通过观照国内外著名精英学府的成文规则,以寻找我国大学成文规则体系建设的差距。同时,利用全国《大学章程实施现状调查》的数据,从实践层面对我国成文规则体系建设的症结问题进行诊断和反思。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制度化水平的一些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带来启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