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与说话的艺术/南怀瑾讲述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与说话的艺术/南怀瑾讲述系列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21.54 5.1折 42 全新

库存7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口述:南怀瑾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58894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681137

上书时间2024-06-20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原为台湾老古文化公司以《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和《南怀瑾谈说话的艺术》为题分别出版,现合为一书,以简体字予以重排,以飨读者。
本书每篇的篇幅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读来十分有趣味。并可在处理与亲友、同事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方面给到读者以些许启示和经验,读者可从中感悟为人处世的精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目录
出版说明
上篇  领导的艺术
  领导者的智慧
    用人至重
    攻心为上
    经济的三脚架
    百姓能安居乐业
    不被捧坏
    要有社会责任
    做明白人
    自知知人
    超脱毁誉
    用人不疑
    派系问题
    如何明罚?明察?明赏?
    专权
    优与不敏
    廉而过洁?
    不能过忠
    分寸之拿捏
    敌人就在身边?
    懂得请教
  领导者的器度
    犯颜进谏
    不偏信耳目
    全才难求
    处理纠纷
    冬天的对话
    罪在朕躬
    善于用人
    博采众议而有取裁
  领导者要能识人
    识人如辨物
    人性的正反面
    正臣的风范
      圣臣
      大臣
      忠臣
      智臣
      贞臣
      直臣
    恕臣之道
      率直之臣
      辞讷聪敏
      冒险犯难
      秉公守法
      不欺世盗名
      人微言不轻
      孤特而执节
    不正之臣

内容摘要
 《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与说话的艺术》选编自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其中《谈领导的艺术》分为“领导者的智慧”、“领导者的器度”、“领导者要能识人”三大部分三十三题;《谈说话的艺术》分为“义利之辨”等四十题,可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为处理好亲友、团队、公司等各种关系,获取有益的经验与智慧。

精彩内容
 领导者的智慧用人至重中国文化大致分为君道、臣道和师道。君道是领导的哲学与艺术;臣道也包括了领导的艺术。
曾子曾经提出一个原则:“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我们的历史经验中,“用师者王”,像周武王用姜太公,称之为尚父,这称呼在古代是很尊重的,当然不是现代所说干爹的意思,但非常非常尊重,是对尊长一
辈的人,才能称呼的。
历史上列举汤用伊尹,周文王用吕望(姜太公),都是用师,就是领导人非常谦虚,找一个“师”来“用”,便“王天下”成大功。
至于齐桓公用管仲,汉高祖用陈平、张良之流,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者霸”的好例子。
至于“用徒者亡”,是指专用服从的、听命的、乖乖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攻心为上孟子向齐宣王说,假如我自己的故国——邹,和现在南方的强国——楚国打仗。你看是哪一方面胜利?齐宣王说,那当然是楚国会打胜的。
于是,孟子说,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小国当然不能去敌对大国,你齐国虽有千里之广的土地,但却只占了天下的九分之一而已。你现在以九分之一的力量想去征服其他九分之八的力量,以达到称霸天下,统一中国的目的,就等于邹国去打楚国一样,最后一定是失败的,而失败的后果就严重了。
所以你最好从根本思想上,重作考虑,放弃用武力统
一天下的想法,改变国策,从实施仁政做起,使天下读书人——知识分子,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做你的干部;所有的农人,都喜欢到齐国来耕种;所有的商人,都愿意到齐国来做生意;而观光客们也都愿意到齐国来游览;国际上,所有对他们领导阶层不满意的,都到齐国来投靠你。
到了这个地步,虽然你不动一兵一卒,谁又能和你相对抗呢?
经济的三脚架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必须先要了解群众、资财、权力三者之间,犹如三根木杆捆在一起的三脚架,缺少一杆就站不起来了。尤其对一个国家的“治国”之道,没有良好的经济财政,必然就没有一个完整美好的政权,那是古今中外千古不易的大原则。
你只要看看每一朝每一代的兴亡史迹,就能发现最后促使衰败的,必定是先由财政、经济上产生的崩溃。
在中国文化一贯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以儒家道家为主流的学术思想中,认为要解决经济、货财的问题,使“国家天下”得到“治平”的境界,只要从政治上做好,便可达到“物阜民丰”,国家和人民,就都可以“安居乐业”了。
百姓能安居乐业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强国富民的均富政治,建立安和康乐的社会?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