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青山青史(连雅堂传)(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青山青史(连雅堂传)(精)

全新正版图书,支持七天退换,可开具电子发票。

31.17 4.6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文月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30122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655931

上书时间2024-06-19

轩天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连横,字雅堂,连战祖父、林文月外祖父,台湾文化第一人,半生颠沛,呕心沥血,为台湾作史。
《青山青史(连雅堂传)》中,台湾当代文坛全能才女林文月,以外孙女的角度,还原一代耆儒连雅堂最素朴本然的文人史家面貌。

作者简介
林文月台湾彰化人,1933年生于上海日租界。1952年入读台湾大学中文系,师从台静农等名师,又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比较文学,后回台湾大学任教至退休。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捷克查理斯大学客座教授。著述有学术论文《澄辉集》、散文《拟古》等约二十种,译有《源氏物语》、《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古典名著。

目录
目录
雨墨版序 001
序 006
一、马兵营 001
二、宜秋山馆 005
三、劫灰零乱 015
四、此事古难全 025
五、吾党吾国 039
六、心声新声 053
七、遍地史迹无人识 065
八、匹马斜阳 081
九、书剑飘零 103
十、名山绝业 129
十一、著述愈勤 163
十二、青山青史各千年 187

内容摘要
一春旧梦散如烟,三月桃花扑酒船。
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连雅堂
连雅堂在35岁游历西湖时写下这首诗,那年是1912年,正值民国初建,但台湾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在18岁时亲身经历异族统治之痛,遂发愿撰著《台湾通史》,以司马迁作《史记》的格局记录台湾,以保存历史的真相。连雅堂一生以笔为剑,办报、创作诗文,致力维护台湾语文与古迹,是一代史家、文学家,更是一代人物典范。
身为连雅堂的外孙女,林文月重写这本《青山青史:连雅堂传》,既述先人行谊而成传记,复又展现她散文书写上通陶谢诗情味而自铸新意之古、淡、雅、奇;本书可作为认识台湾和文学印心之路径,殊途,而同归,而指向创作之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上之惺惺相惜。
连雅堂简介:连横(1878~1936)字雅堂,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号武公、剑花,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
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根台湾,心怀大陆”的连横努力发扬中华文化,著有《台湾语典》和《大陆诗草》等,并撰写了《台湾通史》一书,声名远播。

精彩内容
一、马兵营台湾有一句古老的说法:“一府、二鹿、三艋舺。”府,指今日的台南;鹿,指鹿港;艋舺,则是指台北的万华。这三个地方,是昔日台湾的三大重镇。尤其是台南,古称“府城”,是台湾的文化古城,居全台首屈一指的地位。
今日台南市的中心地带,府前路南侧,介于南门路以西到新生路以东的区域,有一幢红砖白柱,屋顶中间有塔隆起,两翼伸展均衡的建筑物——台南地方法院。那是日据时代遗留下的古老建筑物。建构于一九一二年,虽然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小心维护,至今仍保持大部分原貌,十分珍重。而这一带地区,法院的东边,自南至北有碑林,原南门小学、忠义小学、孔子庙、武德殿,稍远处则有台湾文学馆。法院西边,自南至北,有南美商工学校,及规模颇大的商场和旅馆,更远处有创建于明代的古庙总赶宫,等等。商机与古今文化兼容并存着,间亦有老树枝叶扶疏。
其实,在日本占领台湾,建地方法院之前,这一带地区,曾经是明末延平郡王郑成功的骑兵部属所驻军之处。
故而一世纪之前,当地人是称其为“马兵营”。
而百余年前,马兵营也曾经是《台湾通史》的作者,一代耆儒连雅堂的故里。
如今,徘徊于府前路这一带,只见新旧建筑参差,拓宽过的柏油马路上,行人匆匆,车辆奔驰;昔日连家那种植竹为篱,花木扶疏,泉石幽邃的景象已不可得见;更遑论士兵与马匹的雄姿英挺,飞沙扬尘的情况难觅了。
连氏本来是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
连雅堂的七世祖兴位公,生于明桂王永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两年后,明朝亡。兴位公少时遭此变难,胸中长怀隐遁之志。后离开龙溪,渡海来台,卜居于台南宁南坊马兵营。马兵营是明郑驻师的故址
,兴位公选择以此故垒作为移居之处所,正表现了他与古人心同志合的验证。他一生不仕清朝,死后入殓,全家人取明服,以表示生降死不降之志。并且垂为家规:“若入殓之时,男女皆用明服。”这个规矩为马兵营连氏所遵奉,直到雅堂的父亲得政公都如此。
远在明郑时代,台南便是产蔗糖的地方。连氏一族既然不仕清,遂以制糖为业。当然,那个时候,制糖的方法比较简单,没有今日的科学方法。连家的“糖”(制作场),是两个石制大辘轳。用牛力运转,把甘蔗切断后放进入,榨成蔗水。再将蔗汁舀起,利用甘蔗的渣废物当作燃料,熬成黑糖。然后,把黑糖放入大桶,铺上一层层的石灰,便制成白糖。不过,当时所谓“白糖”,并不像现在我们所食用的那么洁白和精致。
在马兵营的故址,移居于此地的连氏便是如此经营着
殷实的制糖事业,代代过着宁静而与世无争的生活。那糖厂的店号,叫作“芳兰”。
二、宜秋山馆光绪四年(一八七八)正月十六日——阳历二月十七日午后十时,宁南坊马兵营的连氏宅内,有一个男婴诞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