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诉讼法学
  • 民事诉讼法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事诉讼法学

53.8 全新

仅1件

宁夏银川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怡 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6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常怡 编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2
  • 版次 6
  • ISBN 9787562014966
  • 定价 4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9页
  • 字数 58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在司法部的领导下,法学教材编辑部认真履行为法学教育服务的职能,为满足我国不同层次法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动员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烟台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广东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组织编写了《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等多层次、多品种的法学教材。
  这些教材的出版均经过了严格的策划、研讨、甄选、撰稿、统稿、修订等程序,由一流的教授、专家、学术带头人担纲,严把质量关,由教学科研骨干合力共著,每一本教材都系统、准确地阐述了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做到了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统一,可谓“集大家之智慧,成经典之通说”。这些教材的出版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法学界、法律界的高度评价。
  教材是一定时期学术发展和教学、科研成果的系统反映,所以,随着科研的不断进步,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教科书的不断修订。国际上许多经典的教科书,都是隔几年修订一次,一版、五版、二十版,使其与时俱进,不断成熟,日臻完善,成为经典,广为流传,这已成为教科书编写的一种规律。
【作者简介】
  常怡,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顾问。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兼职教授,汕头大学客座教授,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副博士学位,1991年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强制执行的理论与实务》、《告诉申诉的理论与实务》、《比较民事诉讼法》等30本教材、专著及工具书,在法学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
【目录】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方法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和体系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及任务
第五节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
第三章民事诉讼目的
第一节民事诉讼目的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目的主要学说简介
第三节民事诉讼目的与相关理论及制度的关系
第四章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
第一节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要明确的问题
第二节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性价值
第五章民事诉讼模式
第一节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
第三节中国民事诉讼模式
第四节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律事实
第七章诉权和诉
第一节诉权
第二节诉
第三节诉的要素
第四节诉的种类
第五节反诉
第六节诉的合并与分离
第八章民事判决既判力
第一节既判力概述
第二节既判力的主体界限
第三节既判力的客体界限
第四节既判力的时间界限

第二编总则
第九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共有原则
第三节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第四节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第五节自愿与合法调解原则
第六节辩论原则
第七节处分原则
第八节其他基本原则
第十章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合议制度
第二节回避制度
第三节公开审判制度
第四节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章民事案件的主管和管辖
第一节民事案件的主管
第二节民事案件管辖概述
第三节级别管辖
第四节地域管辖
第五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第六节管辖权异议
第十二章诉讼当事人
第一节当事人概述
第二节原告和被告
第三节共同诉讼人
第四节诉讼代表人
第五节第三人
第十三章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诉讼代理人概述
第二节法定诉讼代理人
第三节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四节证明责任
第五节证明标准
第六节证据的收集、调查和保全
第七节质证
第八节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十五章期间、送达
第一节期间
第二节送达
第十六章法院调解
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述
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法院调解的程序
第四节法院调解文书的效力和对反悔的处理
第十七章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节财产保全
第二节先予执行
第十八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一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第二节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第三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四节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十九章诉讼费用
第一节诉讼费用概述
第二节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第三节诉讼费用的交纳和管理
第四节诉讼费用的负担和司法救助

第三编审判程序
第二十章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第一审普通程序概述
第二节起诉和受理
第三节审理前的准备
第四节开庭审理
第五节对诉讼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二十一章简易程序
第一节简易程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
第三节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
第二十二章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一节民事判决
第二节民事裁定
第三节民事决定
第二十三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上诉案件的裁判
第二十四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第二节法院行使监督权对案件的再审
第三节对检察院抗诉案件的再审
第四节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五节再审案件的审判
第二十五章特别程序
第一节特别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宣告公民失踪案件
第四节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第五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六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二十六章督促程序
第一节督促程序概述
第二节支付令的申请和受理
第三节支付令的制作、发出和效力
第四节支付令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二十七章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节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第二节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三节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四节除权判决
第二十八章海事诉讼特别程序
第一节海事诉讼概述
……

第四编执行程序
第五编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
第六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民事诉讼制度
第七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